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锥栗

锥栗 锥栗(拉丁:Castanea henryi (Skam) Rehd. et Wils.),称“珍珠”,壳斗科植物锥栗为落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米。互生,卵状披针,长8-17厘米,宽2-5厘米,端长渐尖,基叶缘齿尖。雄花序生小下部腋,雌花序生小上部腋。广布于秦岭南坡以南、五岭以北各地,除中台湾海南外,生于海拔100-1 800米的丘陵与山地。种子含......
目录

物种起源

因其果实尖,如锥,故命锥栗

锥栗,俗称榛子。野生于武夷山东南麓的中国锥栗之乡一建瓯市及政和县。历史上有之贡闽榛就产于此,据《本草纲》记载:之果也,能通,益,久食必强健。 锥栗是我国特优济林干果,是一种天然的绿色食品。2000年3月建瓯市被国家林业局、中国济林协会命为中国特优济林锥栗之乡;2000年5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授予建瓯锥栗福建牌农产品。取得了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建瓯市位于 福建省武夷山东南麓。是我国南重点集体林区,素有绿色金库之称。这里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年平均温度18.7℃,年降雨量1670mm。非常适宜锥栗杉木毛竹等树种生长。 建瓯是锥栗的发源地、产区。据史料记载:建瓯栽培锥栗已有1800年历史。历史上有的“贡闽榛”就产于建瓯市。近年来,建瓯市委、市政府把大力发展锥栗作为调整 农村产业结构的重中之重来抓,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了科技、资金的投入力度,有力地推动了锥栗产业上规模、上档次。锥栗栽培面积41.26万亩,要优良品种有乌壳长、黄榛、白仔、油榛等,年产锥栗5000吨,产值达3300万元。测定,建瓯锥栗 蛋白质含量在7.6%以上、脂肪含量在2.0%以下、水溶性总糖含量在13.1%以上,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感香、甜而不腻、养丰富、键等特点。产区群众习惯用锥栗粉代米给儿童食用,是老少皆宜地天然木本粮食。福建省政和县 中国第二个锥栗之乡,地处闽北山区,这里出产的锥栗榛子销全国,远销海外。政和县处在 南平市V锥栗榛子)产业带上,锥栗榛子)年产量在200万公斤以上。加工后制成的即食锥栗榛子)、手剥锥栗榛子)也远近闻

形态特征

锥栗是壳斗科属的大乔木。落乔木,高达30米,高达30米的大乔木锥栗胸径1.5米,冬长约5毫米,小暗紫褐色托叶长8-14毫米。披针,长10-23厘米,宽3-7厘米,部长渐尖至尾状长尖,新生的基部狭楔尖,两侧对称,成长的基部或宽楔形,一侧偏斜,叶缘的裂齿有长2-4毫米的线状长尖,无毛,但嫩黄色鳞腺且在叶脉两侧有疏长毛;期的叶柄长1-1.5厘米,结果时延长至2.5厘米。期的叶柄较短,雄花序可成簇,花柱无毛;果实坚果期为5-7月,果期为9-10月。因其果实尖,如锥,故命锥栗种子含有淀粉,属淀粉植物

雄花序长5-16厘米,簇有1-3 (-5)朵;每壳斗有雌花1(偶有2或3)朵,仅1(稀2或3)发育结实花柱无毛,稀在下部有疏毛。成熟壳斗近,连刺径2.5-4.5厘米,刺或密或稍疏生,长4-10毫米;坚果长15-12毫米,宽10-15毫米,部有伏毛。

生长习性

物候期:期5-7月,果期9-10月。

锥栗喜光,耐旱,要求排水良好。病虫害少,生长较快。

分布范围

锥栗原产于中国,现广布于中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安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广布于中国秦岭南坡以南、五岭以北各地,但台湾海南不产。 喜温暖湿润环境,喜酸性土壤,一般生长于生于海拔100-1800米的丘陵与山地。

锥栗

繁殖栽培

栽培

嫁接

锥栗一般繁殖式为嫁接繁殖

选用品种纯正的、生长状况良好、根系发达的无性系嫁接春苗,并让其在未萌动前插种。选择吸收肥水能力强、根系发达的野生小毛榛作为砧木,在其生长2-4年后进挖取,并移栽到定植。同时注意加强肥水管理,种值时可以进大肥的法。在进挖坑种植时,宜挖长宽高均为80厘米的坑来进肥床早育,同时控制每亩大田的种植密度,初植时采用4×4米的株,进栽品种与非栽品种在4:1左右的比例,并在第2年的冬季时候深翻扩,对每棵锥栗加入有机肥50千克左右,施加钙镁磷化肥1千克,为其提供足够的养分。再在4到5月时施加一次速效肥,加速砧木的生长。同时选择适的接穗进推广与繁殖,并理控制品种搭配的比例与授粉树的配置,同时注意早、中、晚品种的适当搭配,防止其因为单一品种栽植而出现授粉不良的情况出现。待其生长状况稳定时始进嫁接工作,通常将嫁接工作选择在春季2、3月份和秋季9、10月份,来提高嫁接的成活率。嫁接时可以采用随采随接的法,并使用“三刀法”进接穗。在接穗成活后,除掉砧木上萌蘖,同时固定接穗上的新梢,在新梢长到大约40厘米时始摘芯。

修剪

嫁接后2、3年,每年可以对锥栗3次修剪。在进修剪时,在干高50-60厘米处定干短,选留生长位适宜的3-4个条作为培养,修剪控制其张角度为50到60度,并注意及时摘芯,调树体养配送,以隔绝端优势,促使其长成低干、矮冠的状的成,进一步改善树冠里面的通条件,促进早结丰产,并使盛果期延长。

管理

呈弱酸性并含有较多有机质的砾质壤土为其最适宜生长环境,在春秋进浅锄,在秋末冬初进施基肥,并在春季与夏季进追肥,土壤中的有机物较多时,也容易起杂草的生长,因此需及时进中耕与化除草,保持土壤的肥沃与疏松状态。

病虫防治

要害虫

锥栗要害虫有蜂、实象、虫、锥栗毒蛾类、蚧类等。

防治措施

栽培管理措施理种植和修剪可适当稀植能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冬季修剪、剪去病虫,特蜂为害严重的林,进强度修剪防治效果显著,冬季中度修剪还可在干上越冬的蚧类虫密度明显下降。秋冬季深翻垦复,把杂草埋入土中,被害虫越冬场所,可明显减轻剪象、实象、小卷蛾的危害。

保护和利用林间天敌:可在林间套种绿肥或其他豆类植物,早期也可以实锥栗与山苍籽混交。要避免不必要的抚育和人为破坏,建立相对稳定的天敌种群,同时注意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理施药,减少对天敌的杀伤。锥栗林中的天敌要有斑翅长尾小蜂、黄长尾小蜂、跳小蜂、杂广肩小蜂、家蚕追寄蝇、斯氏线虫、猎蝽、飘虫类等。

生物防治:应用白僵菌防治珊毒蛾、木毒蛾、黑褐盗毒蛾、皮夜蛾有良好效果。7-8月份应用苏云金杆菌对皮夜蛾、珊毒蛾进喷雾防治,重点喷树的中、下部苞,防治效果显著。在冬季进人工刮除大蚜卵块,或用石硫合剂涂白。在条象成虫产卵期,每周及时收集落地包和果1次,集中烧毁,可消灭大部分虫源。

防治:在害虫暴发成灾时可用。

种类介绍

峨眉锥栗(变种)

Castaneahenryi(Skan) Rehd. et Wils. var.omeiensisFang

幼嫩新密被灰白或灰黄色状伏贴绒毛,中脉侧脉有稀疏的单毛,成长的毛逐渐落变为无毛。果期与锥栗相同。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峨眉山。生于海拔1000-1500米的树林中。可能是锥栗的自然杂交种。

主要价值

济价值

锥栗是中国重要木本粮食植物之一。果实可制成粉或罐头。木材坚实,可供枕木、建筑、船舶、家具等用。 壳斗木材和树皮含大量鞣质,可提制栲锥栗材质坚实,耐水湿,又是枕木、建筑、造船、家具的速生优质用材济树种。

食用价值

锥栗果实果味甜、养丰富,可供食用。

药用价值

锥栗在唐代医孙思邈的《千金》中记载:“之果也,肾病宜食之。 ”锥栗,味甘,性平,有健,补的功效,消瘦肾虚,疫弱等症 。因是高大乔木,树干挺直,生长迅速,属优良速生树种 ;其木材材质坚硬,耐水湿,可作枕木、建筑、船舶、家具等用材;果实果味甜、养丰富,可供食

《本草纲》记载,锥栗有补,治脚不遂、内寒腹泻、活化瘀等作用。

、壳斗:苦、涩,平。用于湿热泄泻种子:甘,平。用于肾虚,痿弱,消瘦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腕关节扭挫伤

下一篇 钻秆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