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鲻鱼

鲻鱼 鲻鱼:Mugil cephalus),又乌支、子、梭白眼、犬乌头等,是鲻鲻科鲻属动物。 鲻鱼体较长,前部近,后部侧扁;头中等大小,两侧略隆起,视宽扁,宽短;眼中大,,位于头的前半部;前后脂眼睑发达,伸达瞳孔;孔每侧2个,位于眼前上,前利,中央有一突起;两颌具绒毛状齿,单排列;较大,,位于口腔后部,不游离;鳃孔宽大,鳃耙细长,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前鳃......
目录

外形特征

鲻鱼体较长,前部近,后部侧扁,体长为体高的4.1一4.8倍,为头长的3.8一4.1倍。头中等大小,两侧略隆起,视宽扁,宽短。眼中大,,位于头的前半部。前后脂眼睑发达,伸达瞳孔。孔每侧2个,位于眼前上,前利,中央有一突起。两颌具绒毛状齿,单排列。较大,,位于口腔后部,不游离。鳃孔宽大,鳃耙细长,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前鳃盖及鳃盖边缘无棘。鲻鱼 鲻鱼 假鳃发达。鳞大,体鳞为栉鳞,头部为鳞,除第一鳍外,各鳍均有小鳞,第一鳍基部两侧、胸鳍腋部、鳍基底上部和两鳍中间各有一长三角腋鳞。侧线不明显,体侧鳞片中央有一不小管。两鳍短且相远。第1鳍有4硬棘;第2鳍较大,鳍,具1一2硬棘;位,具1硬棘5鳍条。尾鳍叉,上稍长于下。体腔大,腹膜黑色管状,幽门部特化球。肠细长,多弯,约为体长的7倍。幽门盲囊大,2个。鳔大,壁薄。体青灰色,色较浅,体侧上半部有几条暗色纵带。鳍条浅灰色鳍基部有一黑色斑块。由于体型细长,呈棒棰型,沿海群众又称其为"棰"。

市场上的鲻鱼, 条重750~1 000 g, 每千克价12~16元, 鲻鱼是人民喜食的海味, 体延长, 前部近, 后部侧扁, 一般体长20~40cm , 体重500~1500 g。全身被鳞, 眼大, 眼睑发达。细小成绒毛状, 生于上下颌的
边缘。鳍2个, 鳍有8鳍条, 尾鳍深叉。体、、头部呈青灰色, 白色, 因肉细嫩, 味鲜美, 且卵可制, 为贵产品。

生活习性

属广温性类,从水温8-24℃的海域均见,要栖息环境为沿岸沙泥底水域。幼时期喜欢在河、红树林等半淡咸水海域生活,甚至可到河流中,随着成长而游向外洋。以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及有机碎屑与微藻为食。在中国台湾每年冬至过后,乌会洄游南下产卵,而台湾海峡,因此有“信”之称。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黑海等温带和热带近岸海区。中国沿海均产。

繁养方式

一般3一4龄、雌4 ~6 龄成熟。产卵群体中雄占优势,但个体较小。生殖期约在10-1月。产卵场 在外海。怀卵量为220 ~ 720万粒。卵浮性,球,卵径0·7-1毫米,油球1个,微黄色,油球径0.28 ~0.4米。初孵仔全长 2.4 毫米,春天到达沿岸的幼约 20-30毫 米。鳍生长迅速,当龄可长达200毫米、0.25 公斤,2 龄约 为520- 350毫 米、0.5公斤,4-6龄为450-550 毫 米、1·2-2 公斤。在苏联曾发现过年龄高达16龄的 个体和体长为750毫 米、重5~ 6 公斤甚至12公斤的鳍

鲻鱼养殖

鲻鱼的养殖

在中国北沿海地区,利用池塘单独鲻鱼的数量并不多见,其原因是产量低而不稳定,要养殖式是粗养和混养,人为地将鲻鱼同相互有利的不同养殖品种,一定数量搭配,在同一个池塘中进混养,成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生态互补的生态环境,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济效益。

混养品种搭配

鲻鱼与其他养殖品种混养模式要有鲻鱼对虾贝类混养,鲻鱼对虾混养,鲻鱼海参混养,鲻鱼与贝类混养,鲻鱼与梭子蟹混养,鲻鱼与其他海水类混养,在淡水养殖中还有很多通过驯化处理与四大家和南美白对虾混养等。通过生产实践验,采取以上混养模式,都可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单位面积产量和济效益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海水养殖中鲻鱼对虾贝类混养最为理想,其优点是三者栖息在不同水层,养殖的贝类栖息于软泥表层,对虾要生活在水体的底层,鲻鱼要活动于水体的中上层,互不侵占生活空间,充分提高了水体利用率。此外三者食性各有不同,能充分利用水中饵料,提高了饵料利用率,净化水质,减少病害发生。贝类的滤食和鲻鱼对池塘上层绿藻、蓝藻和底层有机碎屑的大量摄取,又起到了清化水质作用,改善池塘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有利于三者同生存。

养殖池塘条件

选择养殖池塘必须根据不同混养品种的生活习性,选择适宜于各混养品种生存的池塘条件,例如:鲻鱼对虾、贝类混养,选择池塘首先要考虑的是底质,以泥沙质为好,池塘底部要平坦并能排净池水。其次是鲻鱼对虾的生活习性选择面积适宜,进排水便,养殖水质清新而无污染,水深保持在 1.3~1.5 m,盐度不低于 15,pH 在 7.5~8.5,池塘放苗前要照混养不同种类的栖息要求进池塘底质整修,消毒以及肥水工作。

苗种的选择与放养

1、苗种选择

混养鲻鱼可选择当年 3-4 月份,从海区直接捕捞 1 龄小规格鲻鱼苗种,体长一般在 2~3 cm,体重0.1~0.3 g,进苗种养殖。也可选择过暂养的2龄大规格苗种,体长 16~18 cm,体重 40~60 g,进养殖。

2、苗种放养

鲻鱼苗种的放养时间最好选择在 4 月份,水温在 10 ℃左右比较适宜,进苗种养殖的池塘,放养量为 300~500 尾/667 m2,成养殖池塘放养量为100~180 尾/667 m2。苗种运输时,在捕捞过数和装苗环的操作要仔细,尽量避免损伤体,影响成活率。装苗可采用装桶或薄膜袋充法运输。当苗运输到的地后,要先测量装苗水温与养殖池水温是否一致,如相差较大要将装苗水温调至养殖池水温基本一致,再将苗种轻轻放入养殖池中。

养殖管理

1、饵料的投喂与施肥

饵料投喂要是指混养的其他品种,鲻鱼在养殖前期,由于池塘天然饵料充足,不需要投放任何饵料。养殖中期随着混养品种摄食量的加大,池的天然饵料始不能满足各混养品种的需求,这时要据其他混养品种的次适当增加投饵量。例如鲻鱼混养可适当增加投放对虾饵料。鲻鱼可充分利用对虾摄食后剩余的残饵,达到满足鲻鱼快速生长的需求。在养殖后期随着各混养品种摄食量进一步的增大,池的天然饵料已远远不能满足各养殖品种的需求,由于对虾收获后,池的各种生物饵料明显减少,此时池水要及时追肥或及时投放适量麸皮和其他类饵料,以保鲻鱼有足够的饵料摄食。

2、水质管理

养殖期间要做好水质调,水质处理至最要,鲻鱼苗种放养后,水深要保持在0.5~0.7 m,若温度降低,水位要调至到 1 m 以上,养殖前期以添水为,养殖中后期以换水为,换水量应控制在15%~20%,随时观察水质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始终保持池水肥嫩而爽,严防水质突变造成养殖品种缺氧浮头。

3、病害防治

养殖鲻鱼虽然发病率很少,但苗种体质娇嫩,喜跳跃,往往在运苗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体损伤严重而死亡,因此在捕捞、运输、放养鲻鱼苗种时要加倍小心认真操作,避免损伤体。苗种放养时要进处理,养殖期间发生水霉病时,应采取加强水质管理措施,防止水质老化,可投放掺有大蒜的饵料投喂,可有效地防止病害的发生。

收获

鲻鱼的收获时间可据市场情具体确定,通常在 11 月份,水温降至 8 ℃以下鲻鱼就停止生长,成一般已达到 750~1 000 g/尾以上。因此要适时进收获,可采取放干池水或铺大网起捕。

养殖

1、鲻鱼养殖不宜单养,采取与其他品种混养有很多优点,与其他类是不可比的,其要优点是:生长速度快,鲻鱼十分发达,饵料的消化能力强,在混养过程中667 m2放养成 100 尾左右,不需要对鲻鱼有特殊的管理,不用投喂任何饵料可正常生长,当年可达到商品规格。

2、适应能力强。鲻鱼是一种广盐性类,可生活在各种不同盐度、不同水质中,对池水缺氧适应性比其他类强,往往因池塘水质败坏,混养的其他品种缺氧死亡,鲻鱼仍能存活。可起到报警作用。在夜间,鲻鱼往往喜欢跳跃或集群于水面吞食“小花”并发生“啧,啧”声,当池水溶氧量下降到一定程度,鲻鱼活动和摄食声音消失,这可警示养殖人员池水可能缺氧,混养的其他品种类将会出现浮头,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补救。

3、有利于净化池水。鲻鱼要摄食池底的有机碎屑和泥沙底中的藻类以及浮于水面“水”的衰老蓝绿藻,起到了清洁工作用,有效地改善了池底污染,净化了池水水质。病害少。在养殖过程中,很少出现鲻鱼发病,只有人为操作不当,在苗种捕捞运输过程中,造成体损伤,偶尔发生水霉病,只要在苗种捕捞放养过程中,避免损伤体就可有效避免病害的发生。

主要价值

鲻鱼富含蛋白质、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镁、硒等养元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特是冬至前的鲻鱼体最为丰满,皆腴,特肥美,常被作为宾馆楼的海鲜佳肴。

鲻鱼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尤适宜体质虚弱,养不良,胃气虚,不思饮食、小儿疳积贫血等病症人群食用。
制作指导
1. 鲻鱼肉细嫩,味鲜美,多供鲜食,食法与梭类似;
2. 卵可制做
食疗作用
鲻鱼肉性平,味甘咸;
具有补虚弱,健脾的作用;
对于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贫血等病症有一定助疗效。
其他相
宝本草》:,通利五脏,久食令人肥健,与百药无忌。

鲻鱼养成分列表
(每100克中含)
可食部57 水分(克)75.3 能量(千卡)119 能量(千焦)498 蛋白质(克)18.9脂肪(克)4.8

碳水化物(克)0膳食纤维(克)0固醇(毫克)99灰份(克)1.1维生素A(毫克)0胡萝卜素(毫克)0

视黄醇(毫克)0硫胺素(微克)0.02核黄素(毫克)0.13尼克酸(毫克)2.3维生素C(毫克)0

维生素E(T)(毫克)3.34 a-E0.49 (β-γ)-E0.86 δ-E1.99钙(毫克)19磷(毫克)183钾(毫克)245

钠(毫克)71.4镁(毫克)25(毫克)0.5锌(毫克)0.82硒(微克)16.8铜(毫克)0.03锰(毫克)0.02

碘(毫克)0

红烧鲻鱼

鲻鱼去鳞、鳃、脏洗净,在身两侧斜切几刀(便于入味)
蒜,葱,姜,干辣椒八角均洗净
锅烧热,倒入油(最好是一半荤油一半色拉油),待五成热时,放入鲻鱼炸,成两面呈金黄色时,盛出。
好的搁在边上,用锅底的油再将蒜,葱,姜,干辣椒煸。
接着放料油,盐,糖,水旺,大约十五分钟(中途翻个身),汤汁收的差不多了,即可
鲻鱼肉质丰厚,味鲜美,养丰富,无细肉香醇而不腻。

鲻鱼

原料:鲻鱼1条1500克、姜10克、熟火腿15克、盐10克、熟春笋15克、绍5克、水发香菇15克、冰糖10克、猪油15克、熟猪油15克、葱25克。
做法:一、将熟火腿、熟香笋切成长3厘米、宽2、宽厚0.5厘米的,葱切成3厘米长的段,猪油剥去膜,切丁;二、将鲻鱼去鳞,剖洗干净,斩去头尾,取用的中段,在肉上剞成网纹,半油丁、火腿香菇、春笋、葱段均摆在上面,加入绍冰糖盐,上笼用旺约10分钟取出,拣去姜、葱段,淋上熟猪油即成。
注意事项:旺足,约10分钟即熟,时间一长,肉质发柴,鲜麻味尽失。

鲻鱼

制作过程:取鲻鱼一条重约750克,配以猪油丁20克,熟火腿10克,水发香菇10克,笋10克,酱瓜末5克。先将洗净,在沸水中烫,再冲洗后,摆在长盘,用上述配料在上摆成卉图案,加适量的黄盐、白糖、葱段、姜等,上笼以旺15分钟,至成白蒜瓣状。上席时去葱段、姜,淋上麻油。其时色味美观,清香四溢,确有独特之处,故“白鲻鱼”。

剁椒鲻鱼

菜系:苏菜菜谱

料:鲻鱼1条约750克。
调料:浏阳剁椒150克,盐25克,味5克,鸡5克,料20克,色拉油50克,葱段、姜共计50克。
制法
1、将鲻鱼去鳞,打一刀,用盐、鸡、味轻轻擦一遍,放盘中,然后上笼大10分钟。
2、锅中放色拉油烧至五成热,放入葱段、姜、蒜、浏阳剁椒大香浇在鲻鱼上即成。
特点:色泽红艳,剁椒味浓,味咸鲜。
制作键:鲻鱼选料不宜过大,要急肉质才鲜嫩。

黄芪鲻鱼

料:鲻鱼500克,黄芪60克
料:陈皮6克,姜10克
调料:植物油10克,盐3克,味2克
做法:
1. 把鲻鱼去鳃、鳞、脏,洗净,下油起锅用姜爆至微黄。
2. 陈皮用水浸泡黄芪洗净,与鲻鱼一起放入锅,加清水适量,武沸后,文煲1~2小时,加入盐、味调味供用。
健康提示:此汤具有健脾,补的功效。
食物相克黄芪黄芪白鲜皮,反藜芦,畏五灵脂防风陈皮陈皮不宜与半夏、南星同用;不宜与温热药同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手震颤

下一篇 神经束损伤断裂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