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手小形方

手小病的临床表现之一。病会出现短指()畸症状,指发育比常人短等症状病(Kaschin-Beck病)是一种地病。流于我国北地区。最早在东北发现此病,后来又在西北地区发现。在西北地区,又称柳拐子病。发病大都集中在一个地区,成为疫区。本病大都发生在青少年时期,男性多见,在幼年时离疫区,很少发病,在12岁以后离疫区,也可得病,但发病较迟。病因尚未阐明当前因......
目录

原因

病因尚未阐明当前因要有3种病因说。

一生物地球化

最初由原苏联者提出认为本病由1种或几种元素过多、不足或不平衡所起。早期曾认为与水土钙少及锶多、钡多有。后来又张因病区水土和副食中含磷锰过多而致病。这些都未能人病人体或实验研究中找到确切据。

我国科家发现病与环境低硒有密切系:①我国本病病区分布与低硒土壤地带大体上一致大部分病区土壤总硒总量在0.15mg/kg以下,粮食硒含量多低于0.020mg/kg;②病区人群、尿头发硒含量低于非病区人群,病人体可查出与低硒相联系的一系列代谢变化;③病区人群头发硒水平上升时,病情下降;④补硒后能降低病的新发率促进干骺端病变的修复。

但也有一些重要事实不支持低硒是本病的病因:①有些地区低硒并不发生病,如陕西的榆林、洛南以及四川云南一些克山病病区;有些地硒并不很低,却有本病发生,如山东的益都山西的左权、霍县,陕西的安康青海的斑玛等;②补硒后不能完全控制本病的的新发;③细胞培养表明,软细胞生长对硒并无特殊需要;④低硒的动物实验不能造成类似本病的软坏死。

前比较多的人倾向于认为低硒只是本病发病的一种条件因素。

二真菌毒素说

认为病区谷物被某种镰刀菌污染并成耐热的毒性物质居民因食用含此种霉素的食物而得病。这一说最初在1943―1945年间由原苏联者提出,并未得到术界普遍承认60年代以后,我国者杨建伯等继续进这一面的研究,注意到病区玉米中检出最多的真菌是尖孢镰刀菌;并在病区玉米粉和面粉中检出多量镰刀代谢产物苏糖醇和木糖醇其含量与病病情之间存在量效应联系。用病区谷物分离的镰刀菌接种于非病区玉米制成菌粮,10%比例加入正常饮料喂养雏鸡可起雏鸡膝关节带状坏死。

真菌霉素说当前面临的要问题是:①在流上如何解释病区近离灶状分布问题用温度、湿度、粮食收割贮存条件等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②各病区分离出的菌种不尽相同(例如有些病区分离出的的优势菌种是互隔交链孢霉而不是镰刀菌)病区与非病区间的差不够规律;③细胞培养明,镰刀菌毒素(如禾谷红色镰刀菌的TDP-1、孢镰刀T-2等)对软细胞并无选择性毒性作用。

三有机物中毒

认为本病系由于病区饮水被腐殖质污染所致在我国许多病区,民间早就把本病起因归之于水质不良。日本者泷泽等人研究饮水中植物性有机物与病的系认为有机物中阿魏酸对羟基桂皮酸可能为致病因素。

我国在1979―1982年的永寿县病科考察中测得水中腐殖酸总量和羟基腐殖酸含量与病患病变率呈正相,与硒含量呈负相。近年来对病区饮水中有机物的分离鉴定表明病区与非病区腐殖酸结构的核部分无明显差异,小分子有机物如酚醌类、含硫和氮的苯并噻唑类化物在病区饮水中较多出现用遇子自旋共振(ESR)进检测,发现病区饮水中有明显的自由基信号。

近年来有些者认为低硒、真菌毒素和饮水中有机物3者在本病发门见山上可能有其在联系。即粮食受真菌污染和饮水受有机物污染的共同结果都产生外耕牛性自由基(半醌自由基),增多的自由基进入人体可损伤软细胞;在病区环境缺乏足够的硒的保护情况下,便起发病。

这一观点所面临的要问题是自由基和过氧化损伤为何只选择性作用于软细胞,而对其他组织不带来明显损害。

四实验动物模型研究

为了探讨病因与发病机制多年来国外许多者都致力于本病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

我国研究者一般都以软损害作为判定动物模型的基本指标但以往用大白或狗所做的实验,在骺关节所看到的多是在性软细胞坏死、基质变性较小的无细胞区等缺乏特征的轻度改变,和对照组相比缺乏质的差,因而难以判断其价值近年来比较成功的是在恒河幼猴用病区粮、水所进的实验。在饲以病区水或粮6个月或18个月后大部分猴的关节和骺深层出现灶状、带状坏死及坏死后的一系列继发变化,基本上重现了病的病理发展过程和要病变特征实验结果提示病区水和粮中都有致病因素存在;这类致病因素对实验动物的致病作用并没有随该病区病情减轻而变弱;单用病区水亦可起明显软坏死,故基本病因不太像是某种微量元素的缺乏。

迄今未能明动物界存在着自然发生的病以往所称病区家畜或狗的关节肿大、跛,与人类病均相甚远国外提到可与本病相比拟的有2个:

(1)家畜的病(osteochondrosis):这种病在关节和骺可出现坏死和可发展为继发性关节病等面与病相似但其最典型改变是软细胞分化障碍和局部肥大软细胞堆积,这和病有所不同。病虽可见骺厚薄不均但现有材料并未明在软坏死之前,却先有肥大软细胞堆积作为基础。

(2)鸟类的胫发育不良(tibialdyschondroplasia):其基本病变是骺基质不能钙化停止。虽然有时被人认为相当于家畜的病,但由于没有软坏死且关节不受累,因而和人类病并无共同之处。

检查

短指()畸:指发育比常人短,手小。或因各指()发育障碍程度不同,其长短失去正常互相间的比例系。

鉴别诊断

应与手指的各种畸情况进诊断;

1.指是手指发生屈的变化,手指的屈,常有家族史,始不明显,渐渐屈加重,常伴有其他全身性综征如Doun综征。

2.巨指()巨指()症是一种以手指或足体积增大为特征的先天性畸,在四肢先天性畸中的发生率很低,约为0.9%。

短指()畸:指发育比常人短,手小。或因各指()发育障碍程度不同,其长短失去正常互相间的比例系。

缓解方法

对于本病的治疗要有以下法:

1针对可能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的药物

这类药物适用于早期病人旨在阻断病情发展,促进病变修复。常用的有:

⑴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针对病人体有低硒的改变和膜损伤的表现而采用一般用亚硒酸钠服,每含亚硒酸钠1mg,用量通常为10岁以下儿童每周服110岁以上儿童每周服2,服用至少6个月以上。同时服用维生素E每日10―20mg,能增强效果,永寿病考察表明以X线下干骺端变化来判断,服药1年时疗效达81.9%,与病人离病区到非病区后病变修复过程相近由于硒的生理适宜用量范围较窄,因此要严格控制量,不可滥用。

⑵硫酸软(康得灵):针对病人有硫酸软素代谢障碍而采用0.12g,每次5,每日2次3个月为一疗程。

⑶硫酸盐:也是针对硫代谢障碍常用复方硫酸钠,每含无水硫酸钠0.36g,柠檬酸0.09g还有适量淀粉、硬脂酸镁等赋。用量10岁以下每日410―15岁每日5,15岁以上每日6。每日2次饭后服用6―8个月为一疗程。也可用硫酸镁,10岁以下每日2g10―15岁每日3g,15岁以上每日4g。每日2次饭后服用6―8个月为一疗程。还可服1%稀硫酸,每日服1次每次5―10mg,加温水200ml,饭后服用。

2针对关节疼痛、活动障碍的药物

这类对症治疗药物甚多可用于各个时期的病人。常用药物有:

水杨酸类:可用肠溶型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杨酸据报道不仅有止痛作用,还能抑制蛋白质水解酶,促进病变修复但长期服用应注意其副作用。

⑵中药类:常用的有又乌(川乌草乌等组成)、马钱子、上痛等。

3针、理疗

理疗也是止痛、解痉和改善关节功能的对症疗法。除传统的针罐、按摩之外,还可因地制宜采用泥疗蜡疗、矿泉等疗法,也可使用热电刺激疗法离子导入疗法等。离子导入的溶液可用5%硫代硫酸钠

4手术治疗

对严重关节关节挛缩或时有关节交锁的Ⅱ、Ⅲ度病人可施外科手术,剔除关节游离体清理关节部,矫正畸。常能收到良好效果。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上肢麻木

下一篇 手指甲周围起皮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