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一把篾

功能治清热利尿瘀活,祛湿。治膀胱炎,尿道炎,湿骨痛,跌打损伤,蛇咬伤,疮疖肿毒。【拼音】Yì Bǎ Miè【来源】为葡萄植物一把篾或藤。全年可采。切晒干。【原态】常绿藤本,有卷须。棕黑色,表面有黄色腺点;韧皮纤维长而结实,可成束撕掌状复叶,有长柄,小长5~12厘米,宽2~3厘米,略呈镰刀状弯,边缘有锯齿伞房花序腋生,绿色浆果,大如豌豆,熟时棕红色。【......
目录

一把篾·版本一

【拼音】Yì Bǎ Miè

【来源】为葡萄植物一把篾或藤。全年可采。切晒干。

【原态】常绿藤本,有卷须。棕黑色,表面有黄色腺点;韧皮纤维长而结实,可成束撕掌状复叶,有长柄,小长5~12厘米,宽2~3厘米,略呈镰刀状弯,边缘有锯齿伞房花序腋生,绿色浆果,大如豌豆,熟时棕红色。

【生境分布】生于林中潮湿处。

【功能治】清热利尿瘀活,祛湿。治膀胱炎,尿道炎,湿骨痛,跌打损伤,蛇咬伤,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服:汤,0.5~1两。外用:捣

一把蔑·版本二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草药选》

【拼音】Yì Bǎ Miè

【英文】Root or stem of Delavay Rockvine

乌蔹莓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葡萄植物崖爬藤,攀援灌木棕黑色,表面有黄色腺点,韧皮纤维长而结实,可成束撕;小红色,无毛,有多数白色皮孔;卷须粗壮,与对生,单一或分枝为鸟复叶;7小,总叶柄长约6.5cm,疏被皮孔;中央小,长达15cm,宽约3.7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带尖头的锯齿中脉在表面成沟状,面突起,小叶柄长达1.5cm;侧生小较小,稍贪斜,长约6cm,宽约3.5cm,小叶柄长约5mm;两面无毛。单性或杂性,聚伞花序腋生,长5.5-7.5cm,分枝成伞状,近无花梗,被微柔毛;雌花萼片无毛,边缘波状,有毛;花瓣4,黄绿色,长,无毛;雄蕊4,丝线状,花药不育花盘与子房贴生;子房扁球部有4裂的柱头浆果,直径约1cm,熟时棕红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Tetrastigma delavayi Gagn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藤,冬季挖,洗净,切,鲜用或晒干。

【原态】七崖爬藤,攀援灌木棕黑色,表面黄色腺点,韧皮纤维长而结实,可成束撕;小红色,无毛,有多数白色皮孔;卷须粗壮,与对生,单一或分枝为鸟复叶;7小,总叶柄长约6.5cm,疏被皮孔;中央小,长达15cm,宽约3.7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带尖头的锯齿中脉在表面成沟状,面突起,小叶柄长达1.5cm;侧生小较小,稍偏斜,长约6cm,宽约3.5cm,小叶柄长约5mm;两面无毛。单性或杂性,聚伞花序腋生,长5.5-7.5cm,分枝成伞状,近无花梗,被微柔毛;雌花萼片无毛,边缘波状,有毛;花瓣4,黄绿色,长,无毛;雄蕊4,丝线状,花药不育花盘与子房贴生;子房扁球部有4裂的柱头浆果,直径约1cm,熟时棕红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中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

性味】味酸;辛;性

【功能治】清热利尿;解毒消肿。热结膀胱;小便涩痛;肿毒;跌打损伤;蛇伤

【用法用量】服:汤,15-30g。外用:适量,捣

【摘录】《 中华本草》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一把蔑

下一篇 内收型骨折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