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肢体栓塞

动脉栓塞系指栓子自心脏或近侧动脉落,或自外界进入动脉,被流推向远侧,阻塞动脉流而导致肢体或器官以至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周围动脉栓塞时,患肢出现疼痛、苍白、远处动脉搏动消失、冷、麻木和运动障碍。此病起病急骤,发病后肢体以至生命受到威胁,及早诊断和分秒必争地施恰当的治疗至为重要。(一)发病原因栓子的来源有源性和非源性2大类:1.源性周围动脉急性栓塞80%~90%来源于心脏......
目录

原因

(一)发病原因

栓子的来源有源性和非源性2大类:

1.源性周围动脉急性栓塞80%~90%来源于心脏病,2/3并房颤。常见的心脏病有病、冠病、急性梗死、肌病、充衰以及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亚急性细菌性膜炎和心脏(房黏液)等。

(1)器质性心脏病中以病和冠病最为常见。前者病人多较年轻,男女比例为1:2;后者以老年病人居多,男女发病率相仿。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以前,病是动脉栓塞最要的病因;而60年代以后,则以冠病为前冠病占70%以上,病则不到20%。并房颤是周围动脉栓塞的高危因素,周围动脉栓塞的患者约77%并房颤。另据统计,慢性房颤并发急性动脉栓塞每年为3%~6%,而阵发性房颤,动脉栓塞发生率要低很多。陈旧性梗也是动脉栓塞的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无论是否并房颤,长期的抗凝治疗[要是华法林和(或)阿司匹林]不但可以有效地降低卒中的发生率,也明显地降低周围动脉栓塞率。

(2)急性梗死也是动脉栓塞的常见原因,多半发生在梗死6周之梗后并发动脉栓塞的病死率高达50%,肝素抗凝可以降低动脉栓塞的发生率。梗后并室壁,是动脉栓塞的又一来源,约有一半的室壁有附壁成,5%并发动脉栓塞。

(3)在律失常型心脏病中,病态窦房结征(SSS)约16%,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约1.3%并发动脉栓塞。其他较少见的可并发动脉栓塞的心脏疾病有细菌性膜炎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等。细菌性膜炎(SBE)的栓子常栓塞末梢小动脉,如手掌、动脉,除了造成动脉栓塞和组织外,还使炎症播,是细菌性膜炎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5%~35%;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将有25%的患者发生1次以上的动脉栓塞,而且80%栓塞在颅,其中10%是致命的,多见于未能坚持终身抗凝治疗者。房黏液体部分落可导致周围动脉栓塞,但非常少见。

2.非源性非源性动脉栓塞较少见。要包括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溃疡或狭窄、动脉植物管损伤、肿成等。

(1)动脉的附壁栓是仅次于心脏病的动脉栓塞的重要来源:动脉栓塞的动脉动脉动脉、?动脉锁骨动脉,其中以?动脉(25%)、锁骨动脉(33%)并发动脉栓塞最为多见。

(2)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栓:常发生在动脉或髂动脉成的栓块较大,栓塞的动脉管径亦相应较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面溃疡固醇晶体进入环,也能导致动脉栓塞,栓塞管径为200~900m的末梢动脉,特点是栓子小、数量多,栓塞后不仅堵塞末梢管,而且固醇结晶溶入管壁后还成为炎性肿,诱发管周围炎,加重组织。粥样硬化固醇结晶栓塞,常在动脉造影或腔治疗后发生,多累及动脉网膜动脉、下肢末梢动脉等。表现为持续性压、功能不全,以及蓝症或肢体青斑,尚无有效的治疗法,药物溶栓可能有效。

(3)管损伤:尤其是医源性损伤因素有增高的趋势。多见于侵入性检查与治疗,导管表面的栓,甚至折断的导丝、导管等,都能造成动脉栓塞。其他的管外慢性损伤,如胸廓征,以及异常的颈肋或第1胸肋对锁骨动脉的压迫,常能使之产生附壁栓,而成为上肢动脉栓塞的栓子来源。长期扶拐走亦能挫伤动脉而导致附壁成。

(4)肿:多见于原发或转移性肺癌,预后极差。

(5)静栓:较少见,也称反常性动脉栓塞(paradoxicalembolus),是静的卵孔或室间隔缺损进入动脉系统。多伴有栓塞和动脉高压。

检查

1.定性诊断患者突然发生严重的肢体缺征象,相应动脉搏动消失,即有5P征者,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动脉硬化,特是伴有房纤颤,近期发生梗死或动脉的病员,可明确诊断。2.定位诊断栓子阻塞的位置可通过:

①最初疼痛的位置;

②正常搏消失的平面,皮温皮色等改变的平面;

③非创伤性检查(如多普勒超声等);

④肢体环紊乱的范围;

⑤栓子易于停留于动脉分叉处等特点来确定(表1)。

3.程度诊断据临床体征和检查结果,可将急性动脉栓塞分为3类:

(1)轻度缺:此类患者有严重的间歇性跛,静息痛较轻,从发病到就诊往往有几天时间,体征除患肢苍白、皮温下降外,无运动和感觉障碍动脉塞远端尚无继发栓或范围较小,侧支环丰富。此类患者可有较充裕的时间做相应的检查和手术前准备,可据具体病情,考虑采取抗凝溶栓保守治疗。

(2)中度缺:临床患者大部分属此类。静息痛明显但能忍受,有轻度的感觉障碍,如对轻触觉敏感性下降,但无运动障碍,需积极地进手术前准备,及时手术取栓。

(3)严重缺:患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腓肠僵硬,皮肤有紫斑或水泡等,常需肢以挽救生命。有些者指出,严重缺的患者如动脉取栓重建术,病死率高达50%~75%。如果患者全身情况允许,无功能不全,仅有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但无肉僵硬、筋膜室综征和皮肤紫斑等时,Fogarty导管取栓术对大部分患者还是安全、有效的,但术后多数常会遗留患肢麻木、足下垂等神经损伤的后遗症。

鉴别诊断

1.急性动脉成多数为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继发成,造成急性动脉。鉴诊断要点为:

①起病不如动脉栓塞急骤,肢体苍白、发冷的平面较为模糊。

②既往有慢性动脉的病史,如间歇性跛及由动脉不足起的养障碍性改变。

动脉造影可见广泛的粥样硬化动脉管壁不光滑、不规则扭段性狭窄或塞、已有较多的侧支成等表现,与动脉阻塞同时存在(表2)。

2.急性髂-成严重的急性髂-成如青肿时,肢体极度肿胀动脉的压迫和强烈的动脉痉挛,可以造成动脉障碍及远端动脉搏动消失。但全下肢明显肿胀,浅静代偿性扩张,皮肤温度正常或略升高等临床表现,是深成的特征,可与动脉栓塞相区。多普勒听诊能清晰闻及动脉搏动声,/指数通常0.5。

3.心脏量降低急性梗死、充衰、血症脱水以及严重创伤等,都可使心脏量急剧减少,管升压素分泌增加,全身管收缩,四肢管灌注锐减,肢体冷,甚至出现皮肤斑、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但除心脏本身疾病的表现外,肢体冷等应同时累及四肢,在抗休克容量恢复、心脏原发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后,肢体动脉低灌注状况也随之缓解。

4.夹层动脉较少见。动脉夹层动脉累及一侧或双侧髂动脉,可导致下肢动脉急性缺。通常夹层动脉症状较突出,患者有压、剧烈的部或胸部疼痛等症状

5.?动脉动脉急性动脉成导致管腔塞,在相应的解剖部位可扪及搏动性肿块,双功彩超可实有动脉及腔成。

6.青肿是下肢深静急性成的一个特殊而又严重的类型。肢体极度肿胀、青紫、浅静扩张、足胫后动脉搏动不能扪及。但肢体仍然是温暖的。

7.动脉膜分离

动脉膜分离起腔假性窦道压迫动脉腔可伴有远端动脉栓塞性阻塞。但这些病人常有胸痛,长期压病史,听诊有杂音,胸纵隔增宽等有助于诊断。

此外,周围动脉成,动脉受压综征(poplitealentrapmentsyndrome)以及麦角中毒(ergotintoxication)都可能产生间歇性跛,严重缺血症状需加注意鉴

动脉栓塞的肢体常具有特征性的所谓5P征:疼痛、麻木、无、苍白和运动障碍。

(一)疼痛:大多数病人的症状是剧烈疼痛,部分病人可仅感酸痛,个病人可无疼痛感觉。

(二)麻木、运动障碍:患肢远端呈袜套型感觉丧失区,由周围神经起。其近端有感觉减退区,感觉减退平面低于栓塞部位。

(三)苍白、冷:由于组织,皮肤乳头层下静流排空,皮肤呈蜡样苍白。若积聚少量液,在苍白皮肤间可出现在青紫斑块。肢体周径缩小,浅表静萎瘪。皮下出现细蓝色线条,皮肤冷,肢体远端尤为明显,皮温可降低3~5℃。

(四)动脉搏消失或减弱:栓塞部位的动脉有压痛,栓塞以下后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

凡突然发生肢体疼痛伴急性动脉表现,相应动脉搏动消失者,诊断大致成立。

急性动脉栓塞在没有侧支环代偿的情况下,将导致急性肢体缺征象:无(Pulselessness)、疼痛(Pain)、苍白(Pallor)、感觉异常苍白(Paresthesia)和运动障碍(Paralysis),即5P征。上述现象的出现及其程度与缺程度有

1.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发生在栓塞动脉段的远端动脉。有时由于流的冲击,栓塞远侧动脉可能触及传导性搏动。如栓塞不完全,可触及减弱的远端动脉搏动。此外动脉栓塞还将起受累动脉的压痛,一般发生在肢体缺改变的近端。

利用超声多普勒听诊器或流记录仪,不能闻及正常的动脉音,或无动脉出现,是更可靠的检查法。

2.疼痛动脉栓塞后,大多数病人有急骤发生的肢体剧烈疼痛。疼痛部位始于栓塞处,以后逐渐延及栓塞的远端肢体。疼痛部位可移位,当落的栓子骑跨在动脉分叉处,表现为剧烈的腹痛;如栓子被流冲至动脉时,即转变为部疼痛。患肢有触痛,肢体的动或被动活动均可致痛,因而处于制动状态。

3.苍白、皮肤温度降低由于栓塞动脉远端供障碍,皮肤呈蜡样苍白。如果皮下静丛尚有少量液,则在苍白的皮肤底色上有大小不一的青紫斑。因流量减少,致使浅静瘪陷。

皮肤温度改变与动脉栓塞的部位有,当动脉分叉段栓塞时,部及双侧下肢皮温降低;髂动脉栓塞时,同侧大腿皮温下降,而动脉栓塞者于大腿中部以下皮温降低,动脉栓塞,小腿中段及其远侧皮温降低。锁骨动脉动脉栓塞,症状涉及整个上肢;动脉栓塞,症状涉及前;动脉或胫前、后动脉单支的栓塞,因有丰富的侧支环,症状局限且较轻。

皮肤温度改变可有下列几种检测法:

①检查者用食中指中侧接触患肢,自近端向远端移动,可以觉察到患肢皮肤温度降低的平面所在。

②用同法对比双侧肢体同一平面的皮温,可以查出患肢皮温低于非栓塞侧肢体。

③利用皮肤测温计对比测定双侧肢体,可以测出皮温降低的程度和平面。

4.感觉和运动障碍当周围神经已有缺性损害时,肢体远端可出现皮肤感觉缺失区,其近端有感觉减退区和皮肤感觉敏感区。栓塞时间长,已有周围神经损害及组织的缺坏死时,可起指、运动障碍,手、足下垂等症状

检查者用手触摸患肢皮肤,或用针刺的简单方法即可测出患肢皮肤感觉障碍。被动活动患肢的指或,可以明确有无深感觉丧失。

5.组织坏死一旦动脉栓塞病程较长,终将发生不可逆的组织坏死。除了末端动脉栓塞造成指或的干性坏死外,动脉阻塞时组织坏死范围广泛,肢体冷,色泽暗紫,并呈网状青紫;皮肤出现水泡性渗出液;组织增厚、发硬。此时,已有明显的全身症状靡,高热,寒战率加快,甚至压降低等毒血症状。

缓解方法

高脂血症压、吸烟、糖尿病、肥胖和高密度脂蛋白低下等,是本病的易患因素,因此在预防上亦是重点。严格地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以有效地达到预防的的。

参加体育活动。运动能促进环,使液稀薄,粘滞性下降。如打太极拳、体操、跳舞、骑自车、慢跑、游泳、舞剑等。

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它不沉积在管壁上,还能促进已沉积在管壁上的极低密度脂蛋白溶解,使流通畅,防止动脉硬化。运动和饮食调,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还可常吃些洋葱大蒜辣椒、四季豆、菠菜黄瓜胡萝卜、苹果、葡萄等。

药物预防。遵医嘱每次服用少量阿斯匹林,可使环氧化酶乙酰化,失去活性,防止成,而大量服用,能抑制前列腺素I2生成,加速液凝固,栓,故不宜大量服用。复方丹参有活化瘀,使液流畅作用,每天三次,每次服三

晚睡前水,可防止成,平时也要养成饮水习惯,每天饮水1000-1200毫升,有利于环,降低液粘稠度,对预防栓很有好处。

多吃洋葱海带、卷菜、深海鱼油、黑木耳韭菜、生菜等,适当饮、饮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云南铁扁担

下一篇 云南金莲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