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云南铁角蕨

植株高5-20厘米。直立,密被鳞片鳞片披针,长2-4毫米,膜质,黑褐色,有虹色光泽,边缘流苏状。密集簇生;叶柄纤细,长1-5厘米,粗约0.5毫米,红棕色或褐色,有光泽,上面有浅纵沟,疏被黑褐纤维状小鳞片;种中文云南 科拉丁:Aspleniaceae属拉丁:Asplenium中国植物志:4(2):086【拼音】Yún Nán Tiě Jiǎo Jué【......
目录

基本内容

种中文云南

科拉丁:Aspleniaceae

属拉丁:Asplenium

中国植物志:4(2):086

【拼音】Yún Nán Tiě Jiǎo Jué

凤尾草

【来源】蕨类云南Asplenium yunnanense Fr.,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云南

性味】苦,

【功能治】清热,利尿,消炎。治感冒高热,小儿惊膀胱炎,尿道炎,骨折

【用法用量】0.3~1两,外用适量捣烂外患处。

【摘录】《 全国草药汇编》

云南铁角蕨图册

植物形态

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长3-15厘米,中部宽0.8-2.5厘米,两端渐狭,先端为深羽裂,或往往延伸成鞭状,着地生,向下为一回羽状至二回羽状;羽片10-20对,下部的对生,向上互生,平展,无柄(但基部不与叶轴合生)或有极短柄,下部的向基部逐渐远离并缩小,渐变为扇形,中部羽片较大,相3-8毫米,彼此疏离,间隔宽超过羽片,长 (2-) 10-15毫米,宽2-7毫米,头或钝头,端缺刻往往有1个胞,基部不对称,上侧截形而与叶轴近平,不覆盖叶轴,下侧楔形,边缘深羽裂几达;裂2-4对,斜展,较疏离,线形,钝头并有2-3个齿,两侧全缘,各裂几同大或基部上侧一较大。叶脉上面略隆起,下面仅可见,侧脉二叉,基部上侧裂的往往为三叉,纤细,斜展,不达边。草质,干后草绿色,无毛;叶轴淡禾秆色,或下部(有时仅下面)与叶柄同色,略有光泽,有少数黑褐纤维状小鳞片,上面有狭纵沟,纵沟两侧边缘稍带草绿色。孢子囊群近,长约1毫米,棕色,斜展,生于小中部或下部,自向外,不达边,每裂通常有1枚,基部上侧裂有1-2枚,成熟后常满布于羽片下面;囊群盖灰绿色,后变灰棕色,膜质,全缘,少数生于小下侧的边。

产地生境

河北丘)、河南(大东山)、广西(那坡)、四川(康定、木里、泸定、小金、雷波、芦山、雅江、冕宁、九龙、金川、宝兴、石棉、西昌)、贵州(册亨、安顺)、云南(大理、德钦、维西、鹤庆、洱源、宾川、丽江、昆明、嵩明、顺宁、禄劝、双柏、广南、文山、砚山、屏边、蒙自、大姚)、西藏(吉隆、察瓦龙)。生林下石缝隙中,海拔1 100-3 300米。印度北部、缅甸北部和越南北部均有分布。模式标本产地:云南(大理)。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足部震颤

下一篇 纵行骨折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