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云实根

云实根是一种中药药材,可治感冒咳嗽身痛痛,痛,牙痛,跌打损伤,便毒。【出处】《纲》 【拼音】Yún Shí Gēn 【来源】为豆科植物云实皮。全年可采。 【原态】植物态详云实条。 【性味】 苦辛,温。 ①《草木便》:甘涩,温。 ②《贵阳民间药草》:辛,温,无毒。祛,除湿。治感冒咳嗽身痛痛,痛,牙痛,跌打损伤,便毒。 ①《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乳蛾......
目录

云实根·版本一

基本介绍

【出处】《纲

【拼音】Yún Shí Gēn

【来源】为豆科植物云实皮。全年可采。

【原态】植物态详云实条。

性味

苦辛,温。

①《草木便》:甘涩,温。

②《贵阳民间药草》:辛,温,无毒

功能

,除湿。治感冒咳嗽身痛痛,痛,牙痛,跌打损伤,便毒。

①《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乳蛾,捣汁点水或同白汁服。

②《纲》:哽及咽喉痛,研汁之。

③《草木便》:益,治虚弱,崩淋。

④《分类草药性》:治痛。

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风寒,治咳嗽。除寒湿,治痛,牙痛痔疮

⑥《重庆草药》:祛。治头痛、身肢痛。亦治跌打损伤,痨伤咳嗽

【用法用量】服:汤,3~5钱;或捣汁。外用:捣

,发汗,止咳。治一般感冒,头眩,全身酸痛:云实根三钱,五匹三钱(体虚时,加兰布正一钱)。加水两碗,汁一饭碗,一次服用。(《贵州民间方药集》)

②治凉头痛,肢体筋作痛:云实根一两,或加葱头数枚,服。(《重庆草药》)

③治毒蛇咬伤云实根一两,竹叶椒一两,娃儿藤一两。白一斤,浸三至五天。每次服五钱至一两;另用云实根皮、犁头草半边莲各适量(均鲜),捣烂外。(《江西草药》)

④治阴疮便毒:云实根皮(鲜)适量,白少许;捣烂外,每日换药两次。(《江西草药》)

云实根·版本二

基本介绍

【出处】出自《本草纲

【拼音】Yún Shí Gēn

【英文】Root of Mysorethorn

】牛王茨、阎王刺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云实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Caesalpinia decapetala(Roth)Alston[Reichrdia decapetala Roth;Caesalpinia sepiaria Roxb.]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挖取部,洗净,切或剥取皮。

云实 攀援灌木树皮暗红色,密生倒钩刺托叶阔,半边箭头状,早落;二回羽状复叶,长20-30cm,羽片3-10对,对生,有柄,基部有刺1对,每羽片有小7-15对,膜质,长,长10-25mm,宽6-10mm,先端微缺,基部钝,两边均被短柔毛,有时毛落。总状花序生,长15-30cm;总花梗多刺;左右对称,花梗长2-4cm,劲直,萼下具关节落;萼片5,长,被短柔毛;花瓣5,黄色,盛时反卷;雄蕊10,分离,丝中部以下密生茸毛;子房上位,无毛。荚果近木质,短状,偏斜,长6-12cm,宽2-3cm,稍膨胀,先端具尖,沿缝线膨大成狭翅,成熟时沿裂,无毛,褐色,有光泽;种子6-9颗,长褐色、果期4-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平原、丘陵地、山谷及河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甘肃。

性状

性状鉴 ,弯,有分枝,长短不等,直径2-6cm,头膨大,外皮灰褐色,粗糙,具横向皮孔,纵皱纹明显。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白色,占绝大部分。微,味辛、涩、微苦。皮呈卷筒状、槽状或不规则碎状,长短厚薄不一,外表面灰褐色,粗糙,具状突起及灰黄色横向皮孔,常有内陷环纹;表面浅褐色,略平坦,具细纵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颗粒性,平整切面可见由石细胞成的斑纹。微,味微涩。嚼之有砂粒感。以条大、皮厚者为佳。

显微鉴 横切面:木栓层由数十列木栓细胞组成,有的木栓细胞中含棕色物质;皮层窄紧接木栓层下侧,可见纤维束及石细胞群排列成环带,草酸钙晶在此层亦排列成结晶带,有的结晶嵌于石细胞或薄壁细胞中,靠近木栓层的薄壁细胞常充满棕红色物质。木质部导管单个或数个连接呈放射状,大小不一,木薄壁细胞中亦含有草酸钙晶。淀粉粒众多,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皮横切面:木栓层由20列木栓细胞组成,细胞长,长30-45μm,宽8-14μm,外数列木栓细胞红棕色物质;栓层为5-15列薄壁细胞,多数细胞含草酸钙棱晶,偶有石细胞在。中柱鞘部位有7-20列石细胞呈环状排列,有时有纤维束伴存。皮部占切面绝大部分,要为由数百个石细胞组成的大型石细胞群及由数个石细胞组成的小型石细胞在,石细胞有时有草酸钙棱晶;皮部筛管群常颓废成带状,与2-4列薄壁细胞间隔排列成6-7层;韧皮射线波,宽2-6列细胞。薄壁细胞中常含淀粉粒、草酸钙棱晶及棕色物质。

皮粉末特征:棕黄色。①石细胞、类、长,长30-60μm,直径13-24μm,细胞壁厚,孔沟及层纹均明显,少数石细胞含草酸钙棱晶,直径5-15μm。②纤维长约308μm,直径约17μm,胞壁厚,胞腔线形。③淀粉粒单粒,细小,脐点不明显,复粒由2-3个分粒组成。④木栓细胞多角,橙黄色,有时棕色物质。

功能

【化成份】皮含鞣质。皮含鞣质5.23%。

性味】苦辛;平;无毒

归经

【功能治】祛湿,解毒消肿。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牙痛湿痹痛,炎,痢疾淋证肿毒,皮肤瘙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服:汤,10-15g,鲜品加倍;或捣汁。外用:适量,捣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乳蛾,捣汁点水或同白汁服。

2.《纲》:哽及咽喉痛,研汁之。

3.《草木便》:益,治虚弱,崩淋。

4.《分类草药性》:治痛。

5.《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风寒,治咳嗽。除寒湿,治痛,牙痛痔疮

6.《重庆草药》:祛。治头痛、身肢痛,亦治跌打损伤,痨伤咳嗽

摘录

《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足趾痛

下一篇 足外翻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