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足底凸起

先天性垂直患者常表现为足弓消失或足底凸起,足侧及侧由于头在此处突出显得非常明显。一、病因 一般认为本畸是在胚胎前三个月业已成。临床上有弧立型和伴发型两种。后者多是脊髓膨出、多发性关节挛缩症、神经纤维病、三染色体病13~15,18等先天性疾病中的一个畸。弧立型垂直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有人提出是足胚胎发育受阻所致。Bitsila用幼兔做实验,同时切断长伸、胫前和小腿......
目录

病因

一、病因

一般认为本畸是在胚胎前三个月业已成。临床上有弧立型和伴发型两种。后者多是脊髓膨出、多发性关节挛缩症、神经纤维病、三染色体病13~15,18等先天性疾病中的一个畸。弧立型垂直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有人提出是足胚胎发育受阻所致。Bitsila用幼兔做实验,同时切断长伸、胫前和小腿横韧带,并造成腓肠短缩,结果成功地建立了垂直的动物模型。因此,他提出原发性软组织病变是致本畸要因素。另有一些者发现某些家和孪生者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认为与遗传因素有

二、病理改变

病理改变可分为性畸和软组织病变。性畸要为舟颈的关节,把锁在垂直状态。头上呈扁平状或卵发育不良而变短,关节面。舟近端关节面向侧倾斜。跟骨向后外侧移位。跟骨前部向外侧偏斜并屈向侧。载发育不良而失去支撑的作用。足外侧柱凹陷,侧柱相对变长。

组织也有明显的改变。胫舟韧带韧带挛缩,是影响复位的要因素。分岐侧韧带挛缩起足外展。跟韧带和跟腓韧带挛缩,则阻碍跟骨向后外侧移位的整复。而跟舟韧带侧及关节囊则被拉长。胫前长、长伸腓骨及小腿三头因挛缩而张力增高。腓骨、胫后移向,起着的作用(图1)。

图1 先天性垂直的异常改变(1. 2.三角韧带 3.胫 4.胫前 5.腓肠 6. 7.长屈 8.胫后 9.长屈 10.跟 11.长伸 12.第一跖骨 13.胫前 14.十韧带 15.第一楔 16.舟 17.跟舟韧带 18.头 19.胫后 20.长屈 21.长屈 22.跟骨)

三.发病机

关节位可能自妊娠3个月就在子宫成,而邻近的关节跗骨关节关节位都是继发性。本病可单发,也可是全身多发性畸的一个部分。

关节,使呈垂直状。头变颈缩短,向后外侧变位,呈下垂状态。在足底呈凸。其他跗骨关节也有相应变化。三角韧带的前束、韧带、跟骰韧带韧带和跟腓韧带均有不同程度的挛缩,同时关节关节的后侧关节囊均缩短,跟舟韧带被拉伸松弛。小腿部肉(胫前、姆长伸长伸、小腿三头等)均有挛缩;胫腓骨均向前移位,变成

诊断

一.症状

患者常表现为足弓消失或足底凸起,足侧及侧由于头在此处突出显得非常明显。足前部有伸和外展畸,足肉、胫舟韧带韧带常发生紧张、挛缩而影响足前部的屈和翻;跟骨外翻畸致足后部肉、韧带短缩。因关节僵硬、活动受限,足部畸较重,患者站立或走时足跟不能着地,步态不稳走迟缓,患足易出现疲劳及疼痛(图2)。

二.诊断

本病早期治疗可望纠正畸,故早期诊断对预后较为重要。先天性垂直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诊断并不十分困难。

者提出三点X 线征象作为临床诊断参考依据:

①跟轴角偏大,与正常组对照差异有显著性;

轴不延续;

③跟轴交点位移。

鉴别

临床上应注意与其他类型扁平足相鉴

先天性仰外翻足:无以上特点,足柔软,仅在负重时出现畸,在不负重或手法矫正时足即刻恢复为正常外跟骨屈,不呈垂直状。

②跟桥畸扁平足:是跟骨之间关节面产生不同程度的性、软性连接或异常性突起,限制关节活动,产生僵硬性扁平足,使腓肠痉挛,症状

大脑瘫痪性外翻足:大脑运动神经细胞受损所致,临床表现为中枢性痉挛性瘫痪,有关节牵扯反应、剪刀步态,足部外翻畸的甚似CV T,但X 线检查呈水平位,跟骨亦无屈表现。

④劳损性扁平足养不足、站立过久或负重过度可腓骨长、短的痉挛,足部僵硬,活动明显受限,前足外展、屈,与舟均表现为下陷,关节位。

⑤与先天性痉挛性扁平足及特发性获得性扁平足相鉴,本病的特点是不论足屈或伸,关节均不能恢复正常系。

预防

本病为先天性疾病,无有效预防措施,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的防治键。且有者认为患儿年龄超过5 岁后,如果仍进松解复位,可增加坏死这一并发症的机率,故早期诊断与治疗极为重要。另外术中应避免粗暴地对的剥离,所以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避免术中盲剥离是降低坏死的重要措施。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云朴

下一篇 足跟后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