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亚麻子

亚麻子是含粘及油,故有润滑、缓和刺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局部炎症。对其服治疗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道炎症,尚有不同意见。亚麻油有轻泻作用。亚麻苦甙对小肠的分泌、运动功能具有调作用;此甙可产生氰酸。制亚麻油或亚麻纤维时,可因其中含有某种刺激性物质,起非过敏皮炎植物性状亚麻子呈扁卵,一侧较薄,一端钝,他端尖,并歪向一侧,长约4~6毫米,宽约2~3毫米,厚约1.5毫米。表面棕色,平滑而有......
目录

形态特征

植物性状

亚麻子呈扁卵,一侧较薄,一端钝,他端尖,并歪向一侧,长约4~6毫米,宽约2~3毫米,厚约1.5毫米。表面棕色,平滑而有光泽;扩大镜下可见微小的凹点,种脐位于尖端凹入部分,种脊棕色,位于一侧边缘。种皮薄,除去后,可见棕色薄膜状的胚乳,其面有2一面平、一面突起的大子叶黄色,富油性,胚根朝向种子的尖端。浸在水中,表皮中的粘液膨胀而成一粘液套,包围整个种子。嚼之带粘液性,油样,无。以色红棕、光亮、饱满、纯净者为佳。

植物

一年生草本,高40~70cm。直立,上部多分枝线形至线状披针,长1~3cm,宽1.5~2.5cm,先端锐尖,全缘,无柄。花萼卵状披针,边缘有纤毛;花瓣蓝色白色雄蕊5,退化雄蕊5;子房5室,花柱分离,柱头棒状。蒴果,直径约7mm,端5瓣裂种子10。期5~6月,果期6~9月。中国研究人员为了对不同产地亚麻子药材进质量评价,以α-亚麻酸、亚油酸为测定指标,采用相色谱法测定了6个产地亚麻子中两者的含量,以确定亚麻子的最佳产地。结果在6个产地的样品中,α-亚麻酸和亚油酸的平均含量分为45.17%和21.19%,其中以蒙古产亚麻子中的α-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最高,分达到53.20%、25.70%。

分布范围

亚麻子亚麻子在中国的产地要有6个,分为:蒙古、甘肃、青海新疆黑龙江云南

化学成分

亚麻子一年生草本种子含脂肪油约30%-40%,油中要成分为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油酸(ole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并含牻牛儿基牻牛儿醇(geranylgerninol),多种甾类及三萜类化物:甾醇(chole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醉(stigmasterol),谷甾醇(sitosterol),6-燕麦甾醇(6-avenasterol),环木菠萝烯醇(cy-cloartenol),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24-methylene cycloartanol)及二十烷醇(eicosanol)的阿魏酸酯,此外尚含亚麻苦甙(linamarin)及粘液质。子叶及幼含9种甙及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芥子酸(sinapic acid)的酯,6种碳键黄酮甙。子叶及幼苗含光牡荆素-7-鼠李糖甙(lucenin-7-rhamnoside),荭草素-7-鼠李糖甙(orientin-7-rhamnoside),异荭草素-7-葡萄糖甙(isoorientin-7-glucoside)。

鉴别方法

1.取亚麻子少量,加温水浸泡后,表皮黏液层膨胀而成一透明黏液膜,包围整个种子

2.亚麻子横切面:表皮细胞较大,类长,壁含黏液质,遇水膨胀显层纹,外面有角质层。下皮为1~5列薄壁细胞,壁稍厚。纤维层为1列排列紧密的纤维细胞,略径向延长,直径3~5μm,壁厚,木化,胞腔较窄,层纹隐约可见。颓废层细胞不明显。色素层为一层扁平薄壁细胞,棕红色物质。胚乳子叶细胞多角含脂肪油及糊粉粒。糊粉粒直径7~14μm,含拟晶体及拟球体1~2个。

亚麻子表皮细胞类长方形3.取亚麻子粉末0.5g,置试管中,加水少许,试管中悬挂一条浸有10%碳酸钠溶液的三硝基苯酚试纸,塞紧(试纸勿接触粉末和管壁),置热水中3~5分钟,试纸显砖红色。(检查氰甙)

采制

亚麻子8~10月间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捆成小把,晒干,打取种子,除净杂质,晒干。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