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岩枇杷

岩枇杷蔷薇科中的苹果亚科的一个属,为常绿小乔木。树冠呈状,树干颇短,一般树高3至4米。厚,深绿色,面有绒毛,边缘成锯齿状。枇杷原产中国东南部,因果子状似琵琶乐器而。【拼音】 Yán Pí Pá 【岩莴苣、蛛毛苣苔、回生草、红毛旋蒴、苣苔、旋蒴苣苔、消毒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锈毛旋蒴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Boea rufercens Franch. 采收和......
目录

物种信息

【拼音】 Yán Pí Pá

岩莴苣、蛛毛苣苔、回生草、红毛旋蒴、苣苔、旋蒴苣苔、消毒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锈毛旋蒴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Boea rufercens Franch.[Paratboea rufescens(Franch.)Buntt]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岩枇杷锈毛旋蒴苣苔多年生草本,极短,长2-10cm。密被锈色毡毛。粗壮,木质化,长4.5-12cm。对生,密集于端;叶柄长1.5-7cm;叶片或狭,长3-12cm,宽2-5.5cm,先端钝,基部,边缘密生小钝齿,两面均被柔毛和毡毛,侧脉5-6对,上面不明显。聚伞花序伞状,成对腋生,通常具 5-10花序梗长4-8.5cm,被锈色毡毛,果期逐渐落近至无毛;苞片2,卵形,被短毡毛;花梗细,长约6mm;花萼5深裂,裂线形花冠狭钟状,淡紫色,稀为紫红色,檐部二,上2裂,下3裂,裂近相等;雄蕊2,丝上部膨大似囊状,具短柔毛,花药先端连着;子房狭长,柱头头状。蒴果线形,长3.5-4.5cm,螺旋状卷期6月,果期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600m石山石隙间。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

药用功能

性味】味甘;微涩;性平

【功能治】止咳;固;解毒。咳嗽子宫垂;疮红肿

【用法用量】服:汤,10-15g;或浸酒服。外用:鲜草适量,捣

【摘录】《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岩枣树

下一篇 岩松鼠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