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大腿外侧痛

大腿外侧痛有两种情况,一是外侧皮神经炎,二是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征。外侧皮神经炎又称感觉异常性痛,外侧皮神经系由第2~3神经发出,通过外侧缘,斜过髂,沿韧带之深面,在髂前上棘以下10厘米处穿出阔筋膜部皮肤。在该神经程中,如果由于受压、外伤等某种原因影响到外侧皮神经时,即可能发生外侧皮神经炎。多见于较肥胖的中青年男性。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征(lateralcu......
目录

原因

外侧皮神经炎:外侧皮神经系由第2~3神经发出,通过外侧缘,斜过髂,沿韧带之深面,在髂前上棘以下10cm处穿出阔筋膜部皮肤。在该神经程中,如果由于受压、外伤或感染等某种原因影响到外侧皮神经时,即可能发生本病。如椎畸肥大性椎炎、椎裂、椎骶化、椎间盘突出、炎、盆腔炎神经梅毒阑尾炎、妊娠、负重劳动、盆腔肿中毒沟疝及带状疱疹后遗症等,都可诱发本病,冷及潮湿也是本病常见之诱因。

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征:

1.外侧皮神经在出盆入部有成角,加之解剖变异,当肢体活动、体位不当时,神经受到持续性牵拉、摩擦、挤压等,造成局部组织水肿、瘢痕成、筋膜鞘管增厚,神经卡压。

2.骨折、肿、异物、石膏压迫外侧皮神经起卡压。

3.手术切取髂时刺激神经,或局部瘢痕粘连压迫神经

4.因外伤友病患者发生的筋膜肿可起本征。

检查

外侧皮神经炎:本病多见于20~50岁较肥胖的男性,也见于孕妇及劳动者。其症状前外侧(尤其是外侧下2/3)出现皮肤感觉障碍。该处出现麻木、蚁走感、刺痛、烧灼感、发凉、出汗减少及深重感等症状,但以麻木最为多见,并常为最初出现的症状。在体力劳动后,站立或路过久时,症状可加剧,在休息后症状可缓解。客观检查时可有程度不等的浅感觉减退或缺失要是痛、温、触觉减退或消失,而压觉存在。该部皮色正常,皮肤可呈轻度菲薄,稍干,毳毛减少,但无萎缩及运动障碍。本病通常是单侧性,少数双侧发病。患处组胺试验及毛果芸香碱出汗试验皆正常。

性病程,症状时轻时重,常数月至多年不愈。

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征:患者前外侧麻木,有针刺或灼样疼痛,走时症状加重,卧床休息时症状可缓解。髂前上棘有压痛,该处Tinels征阳性,前外侧感觉减退或过敏。后伸髋关节牵拉外侧皮神经时,症状加重。

为了明确诊断,了解致压原因,应进一步用X线检查椎、盆及髋部有无性病变,或采用其他诊断技术除外肿、结核、炎症或友病等。

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局部压痛、Tinels征阳性,髋后伸时症状加重,即能成立诊断。

鉴别诊断

大腿外侧痛的鉴诊断:

1、大腿刺痛:大腿部发生针刺一样的痛,持续的时间短,无固定的发作时间。这种情况常见的原因有两种,椎间盘突出及大腿局部有炎症。

2、三角区压痛:髂―栓性炎起病急,可先出现高热和全身不适,数小时一侧髂部及部出现肿胀疼痛,皮色发白,甚则紫绀,皮温升高,肿胀可自下部下至整个患肢,大腿三角区有明显压痛。

3、下肢放射痛:下肢放射痛症状:可以沿着下部、部、大腿后侧、小腿前或后外侧至足跟。疼痛性质以放射性刺痛为。下肢放射痛可以先于痛发生,亦可能在症状出现后出现,这两种情况因人而异。

缓解方法

(1)物理疗法:包括按摩、电疗、音频电疗、热疗、磁疗及紫外线照射后离子透入等。

(2)维生素B12、B1以及地巴唑

(3)外侧皮神经注射疗法:于髂前上棘下约10cm之缝匠处,用12号针头垂直刺入约3~4cm后,徐徐注入维生素B1100mg或与维生素B12100g之混液,每日1次,5~10次为一疗程。尚可配市、海、伏兔穴位注射。也可采用普鲁卡因局部封

(4)如有顽固而严重的疼痛,可考虑用神经切断术或松解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岩白菜素

下一篇 单腿半蹲痛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