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冷结节

甲状腺腺瘤:多数为单发,生长缓慢,无症状甲状腺扫描为温结。若为毒性腺表现为热结腺瘤也可发生出、坏死液化呈冷结。(一)发病原因甲状腺病因未明,可能与性、遗传因素、射线照射、TSH过度刺激、可能与地甲状腺肿疾病有。1.性甲状腺在女性的发病率为男性的5~6倍,提示可能性因素与发病有,但没有发现激素刺激肿细胞生长据。2.癌基因甲状腺腺瘤中可发现癌基因c-my......
目录

原因

(一)发病原因

甲状腺病因未明,可能与性、遗传因素、射线照射、TSH过度刺激、可能与地甲状腺肿疾病有

1.性甲状腺在女性的发病率为男性的5~6倍,提示可能性因素与发病有,但没有发现激素刺激肿细胞生长据。

2.癌基因甲状腺腺瘤中可发现癌基因c-myc的表达。腺瘤中还可发现癌基因H-ras第12、13、61密码子的活化突变和过度表达。高功能腺瘤中还可发现TSH-G蛋白腺嘌呤环化酶信号传导通路所涉及蛋白的突变,包括TSH受体跨膜功能区的胞外和跨膜段的突变和刺激型GTP结蛋白的突变。上述发现均表明腺瘤的发病可能与癌基因有,但上述基因突变仅见于少部分腺瘤中。

3.家族性肿甲状腺腺瘤可见于一些家族性肿征中,包括Cowden病和Catney联体病等。

4.外部射线照射幼年时期头、颈、胸部曾过X线照射治疗的人群,其甲状腺癌发病率约增高100倍,而甲状腺腺瘤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

5.TSH过度刺激部分甲状腺腺瘤病人可发现其TSH水平增高,可能与其发病有。实验发现,TSH可刺激正常甲状腺细胞表达前癌基因c-myc,从而促使细胞增生。

(1)滤腺瘤

典型的滤腺瘤呈实质,少数可呈部分囊性,有完整包膜;其中显微镜的图象上又分成5种亚型:

胚胎腺瘤

胎儿腺瘤

性腺

嗜酸性腺或Hurthle细胞

⑤不典型腺瘤

(2)乳头状腺瘤

是一种少见的良性上皮性肿。有些病理家认为良性乳头状腺瘤是不存在的,发现有乳头状结构就要诊断为低度恶性的乳头状腺癌,乳头分枝的情况而分级。一般认为乳头状腺瘤的特点是乳头状结构和囊变倾向。

(二)发病机

1.大体态一般为单发的肿块,包膜完整,表面光滑,质韧,多数为直径在1.5~5cm之间的实性肿块,部分可呈囊性。切面因组织结构不同,而呈黄白色黄褐色,有的切面较细腻,有的切面呈蜂窝状或细颗粒状,体可发生坏死、纤维化、钙化成囊性变。

2.组织镜下观察发现,甲状腺腺瘤组织类型不同,可分为滤性腺乳头状腺瘤和不典型腺瘤,它们具有某些共同的组织特点,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病理表现。

(1)共同的组织特点:

①常为单个结,有完整的纤维包膜。

②肿组织结构与周围甲状腺组织不同。

结构具有相对一致性(变性所致改变除外)。

④对周围组织有挤压现象。

(2)各种腺瘤组织表现:

①滤性腺:是最常见的一种甲状腺良性肿据肿组织态又分:

A.胚胎腺瘤:由实体性细胞巢和细胞条索构成,无明显的滤成。细胞多为立,体积不大,细胞大小一致。胞浆少,嗜碱性,边界不甚清;胞核大,染色质多,位于细胞中央。间质很少,多有水肿。包膜和管不受侵犯(图1)。

B.胎儿腺瘤要由体积较小而均匀一致的小滤构成。滤可含或不含质。滤细胞较小,呈立,胞核染色深,其态、大小和染色可有变异。滤于疏松水肿的结缔组织中,间质有丰富的薄壁管,常见出和囊性变(图2)。

C.性腺:又叫巨滤性腺,最多见,组织由成熟滤构成,其细胞态和质含量皆和正常甲状腺相似。但滤大小悬殊,排列紧密,亦可融成囊(图3)。

D.单纯性腺:滤态和质含量与正常甲状腺相似。但滤排列较紧密,呈多角,间质很少。

F.嗜酸细胞:又称Hurthle细胞细胞大,呈多角,胞浆含嗜酸颗粒,排列成条或成簇,偶成滤或乳头状。

乳头状腺瘤:良性乳头状腺瘤少见,多呈囊性,故又称乳头状囊腺瘤。乳头由单层立或低柱状细胞覆于管及结缔组织来构成。细胞态和正常静止期的甲状腺上皮相似。乳头较短,分支较少,有时见乳头中含有质细胞。乳头突入大小不等的囊腔,腔有丰富的质。细胞较小,态一致,无明显多性和核分裂象。甲状腺腺瘤中,具有乳头状结构者有较大的恶性倾向。

③不典型腺瘤:较少见。腺瘤包膜完整,质地坚韧,切面细腻而无质光泽。镜下细胞丰富,密集,常呈块状、巢状排列,结构不规则,多不成滤。间质甚少。细胞具有明显的异性,状、大小不一致,可呈长、梭;胞核也不规则,染色较深,亦可见有丝分裂像,故常疑为癌变,但无包膜、管及淋巴管浸润。

检查

临床表现

患者多为女性,年龄常在40岁以下,一般均为甲状腺的单发结。病程缓慢,多数在数月到数年甚至时间更长,患者因稍有不适而发现或无任何症状而被发现颈部肿物。多数为单发,,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韧实,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压痛,可随吞上下移动。肿直径一般在数厘米,巨大者少见。巨大体可产生邻近器官受压征象,但不侵犯这些器官。有少数患者因体会突然增大,伴胀痛;有些肿块会逐渐吸收而缩小;有些可发生囊性变。病史较长者,往往因钙化而使体坚硬;有些可发展为功能自性腺,而甲状腺功能亢进。乳头状囊性腺有时可因囊壁管破裂而发生囊。此时,肿体积可在短期迅速增大,局部有胀痛感。

部分甲状腺腺瘤可发生癌变,癌变率为10%~20%。具有下列情况者,应当考虑恶变的可能性:

①肿近期迅速增大。

体活动受限或固定。

③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

④肿硬实、表面粗糙不平。

⑤出现颈淋巴结肿大。

甲状腺腺瘤病理上可分为滤腺瘤和乳头状囊性腺两种。前者较常见。切面呈淡黄色或深红色,具有完整的包膜。后者较前者少见,特点为乳头状突起成。多为单发结,发展慢,病程长。

诊断

甲状腺腺瘤的诊断据病史、体检、同位素扫描及B型超声等检查确定。

1.颈前无痛性肿块,早期无症状,个有吞不适或梗塞感。多见于中年妇女。

2.甲状腺可触及单个,个为多发。表面光滑,界限清楚,与皮肤无粘连,随吞上下移动。质地不一,实性者软,囊性者则硬。部分病人因肿而突然增大,出现局部胀痛和压痛,且有一过性甲亢症状。肿增大后可起邻近器官组织压迫症状

3.核素扫描可为温结,囊性者为冷结甲状腺吸收131碘率一般正常。

4.B型超声检查可辨腺瘤实性或囊性。

5.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

6.颈部淋巴结无肿大。

7.服用甲状腺激素3~6个月后肿块不缩小或更明显突出。

鉴别诊断

冷结的鉴诊断:

1、热结:结处吸收碘的能力大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多属良性之自功能性甲状腺腺瘤。因结处分泌大量甲状腺激素,抑制了TSH的分泌,导致结以外的甲状腺组织吸收131I下降。故结周围,甚至全部甲状腺组织无吸收131I的现象。

2、温结:结处之放射强度与其它甲状腺组织无差异。大多为良性肿

3、凉结:结组织无吸收碘的功能,故结处无放射性。此类结约20%左右为癌。对单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十分清晰者,癌的可能性较大。配清降钙素的测定,可提高诊断率。凉结多见于甲状腺分化癌、样癌、甲状腺囊性变及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

临床表现

患者多为女性,年龄常在40岁以下,一般均为甲状腺的单发结。病程缓慢,多数在数月到数年甚至时间更长,患者因稍有不适而发现或无任何症状而被发现颈部肿物。多数为单发,,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韧实,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压痛,可随吞上下移动。肿直径一般在数厘米,巨大者少见。巨大体可产生邻近器官受压征象,但不侵犯这些器官。有少数患者因体会突然增大,伴胀痛;有些肿块会逐渐吸收而缩小;有些可发生囊性变。病史较长者,往往因钙化而使体坚硬;有些可发展为功能自性腺,而甲状腺功能亢进。乳头状囊性腺有时可因囊壁管破裂而发生囊。此时,肿体积可在短期迅速增大,局部有胀痛感。

部分甲状腺腺瘤可发生癌变,癌变率为10%~20%。具有下列情况者,应当考虑恶变的可能性:①肿近期迅速增大。②体活动受限或固定。③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④肿硬实、表面粗糙不平。⑤出现颈淋巴结肿大。

甲状腺腺瘤病理上可分为滤腺瘤和乳头状囊性腺两种。前者较常见。切面呈淡黄色或深红色,具有完整的包膜。后者较前者少见,特点为乳头状突起成。多为单发结,发展慢,病程长。

诊断

甲状腺腺瘤的诊断据病史、体检、同位素扫描及B型超声等检查确定。

1.颈前无痛性肿块,早期无症状,个有吞不适或梗塞感。多见于中年妇女。

2.甲状腺可触及单个,个为多发。表面光滑,界限清楚,与皮肤无粘连,随吞上下移动。质地不一,实性者软,囊性者则硬。部分病人因肿而突然增大,出现局部胀痛和压痛,且有一过性甲亢症状。肿增大后可起邻近器官组织压迫症状

3.核素扫描可为温结,囊性者为冷结甲状腺吸收131碘率一般正常。

4.B型超声检查可辨腺瘤实性或囊性。

5.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

6.颈部淋巴结无肿大。

7.服用甲状腺激素3~6个月后肿块不缩小或更明显突出。

缓解方法

由于甲状腺腺瘤病因尚不清楚,尚无良好的预防措施,对本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即是防止病情发展的最好措施。

预防地甲状腺肿疾病可能对本病的预防有效。

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比较理的手术式,也是一种干净的手术法。术时冻切如果实是分化甲状腺癌只要探查颈部无肿大淋巴结即可以定期随访,不会造成癌细胞的医源性播。对于临床认为单发而实际上是多发的腺瘤也可以彻底切除,避免因腺瘤复发而再次手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落枕

下一篇 异木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