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异穗卷柏

异穗卷柏,可入药。可治蛇伤。国多地分布。种中文异穗卷柏【药 】:异穗卷柏【拼 音】:YISUIJUANBAI【来 源】:为 卷柏植物异穗卷柏的全草。【功 效】:清热解毒凉血。【 治】:可用治蛇咬伤;用于热妄之出血症;用于外伤。【性味归经】:微涩,凉。入肝经。【用法用量】:服:9一15克,水服。外用:适量,研末患处。【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
目录

基本信息

种中文异穗卷柏

【药 】:异穗卷柏

【拼 音】:YISUIJUANBAI

【来 源】:为 卷柏植物异穗卷柏的全草。

【功 效】:清热解毒凉血

治】:可用治蛇咬伤;用于热妄之出血症;用于外伤

性味归经】:微涩,凉。入肝经

【用法用量】:服:9一15克,水服。外用:适量,研末患处。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 云南

【拉丁】:Selaginella effusa Alston

【考 】:始载于《中国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异穗卷柏图册异穗卷柏图册

植物形态

匍匐,长约50cm。二型,在两侧及中间各2侧叶卵形,长2.5-4mm,宽1.5-2mm,基部不相等,先端渐尖或钝,边缘有不明显的白色膜质狭边及小齿中叶薄纸质,狭卵形,长2-2.5mm,宽0.8-1mm,基部不等,先端长渐尖或呈状,边缘有不明显的白色膜质狭边及小齿孢子囊穗单生小端,少为2个,长0.6-1.5mm;孢子二型;侧叶较小,宽卵形,长1.5-2mm,宽0.8mm,先端突尖呈尾状,膜质;中叶较大,卵形,长2.5-3mm,宽约1mm,先端渐尖,薄纸质。孢子囊近球,生在囊穗基部,孢子囊近球,生在囊穗基部以上。

土生或石生,直立或匍匐,直立能育高10-20厘米,具匍匐根托沿匍匐断续孢生,但只生直立下部,自分叉处下生出,长0.5-3.5厘米,纤细,直径0.1-0.3毫米,少分叉,被毛。羽状分枝,不呈“之”,无关节,禾秆色,下部直径0.4-1.2毫米,柱状,具沟槽,无毛,维管束1条,直立能育自下部分枝,侧3-5对,1-2回羽状分枝,小稀疏,规则,上相邻分枝1.5-6厘米,分枝无毛,压扁,分枝部分中部连宽3-6毫米,末回分枝宽2.4-5.6毫米。全部交互排列,二,草质,表面光滑,无虹彩,边缘不为全缘,不具白边。上的腋分枝上的大,卵,近心形分枝上的腋对称,卵形或长,1.4-2.6毫米× 0.4-1.2毫米,边缘有细齿中叶不对称,分枝上的中叶卵形或卵状披针,1.0-1.6毫米×0.4-0.8毫米,相互排列不是非常近,部不呈龙骨状,先端外展或与轴平,先端具尖头或短,基部楔形,边缘具微齿侧叶不对称,上的明显大于侧上的,侧上的侧叶状卵,外展或下折,排列疏或密,1.8-2.7毫米×0.7-1.8毫米,先端急尖。边缘有细齿,上侧基部扩大,加宽,覆盖小,上侧基部边缘有细齿,下侧基部,具细齿孢子穗紧密,压扁,单生于小末端,5-25毫米×1.5-3.5毫米;孢子明显二,倒置,上侧的孢子卵状披针或长状镰,边缘具缘毛或具细齿部不呈龙骨状,先端具尖头到,上侧的孢子孢子翼,孢子翼达叶尖,边缘具短毛或细齿,下侧的孢子卵状披针,边缘具缘毛,先端具长尖头,龙骨状,上具毛;孢子分布于孢子穗上下两侧的基部,或大、孢子相间排列。孢子黄色孢子黄色

资源分布

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香港重庆福建,甘肃,河南,等地。

安徽(祁门、欺县、休宁)、重庆(南川、万县)、福建(崇安、德化、福州、将乐、南平、上杭、厦门、武夷)、甘肃(文县)、广东(深圳)、广西(罗城、天峨)、贵州(安顺、毕、册亨、都匀、德江、贵定、贵阳、岭、江、荔波、龙里、雷山、三都、惠水、麻江、普定、绥阳、桐梓、务川、息峰、西秀、遵义、镇远、紫云、镇宁)、海南(昌江、陵水、琼中)、河南乡)、香港湖南(古丈、石门、韶山、湘潭)、江西(定南、九江、龙南、庐山、山、资溪)、四川(都江堰、峨眉山、都江堰、汉源、泸定、简阳、剑阁、攀、荥、仁寿、天全)、台湾(高雄、莲、屏东、南投、台东)、云南(贡山、安宁、双柏、马、洱源)、浙江(昌化、杭州)。生于林下石上,海拔130-1300(-1900)米。模式标本采自香港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异被赤车

下一篇 异株百里香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