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肌肉肿胀变硬
原因
本病为进行性骨质结构于肌肉、结缔组织内沉积所引起的肌肉硬化、趾、拇畸形的一种疾病。病因不清。一部份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学者报导产生骨化有四个因素:
①刺激因素:常常是挫伤占60%~70%,可导致血肿。这种损伤可很轻微,仅少量的骨骼肌或肌原纤维受损。
②损伤信号:损伤组织或细胞分泌一种信号蛋白。
检查
本病常见于儿童或青年。表现为畸特的先天性斜颈、扭转和颈部肌肉肿胀、变硬,但多数不伴疼痛。全身肌肉均可累及。根据在临床上的特点可将本病分为Ⅳ期:
1、反应期:肿块增大快,钙化快,消肿快。外伤1~2个月,可达4~10cm。
2、活跃期:活跃期可表现为发热、局部皮温高、压痛、质硬肿块。
3、成熟期:成熟期出现壳状骨性软骨,恢复期停止生长,常在1年后坚硬的肿块变小,甚至可完全消失,具有自限性
4、恢复期。
X线检查的特征是受伤后不久可出现局限性肿快。伤后3-4周,在肿快内显示毛状致密象,其临近骨将显示骨膜反应。伤后6-8周,病变边缘部清楚地被致密骨质所包绕,而具有新生骨的外貌。软组织肿块的核心部有时显囊性变且逐渐扩大其内腔,到晚期而显出类似蛋壳状的囊肿。伤后5-6个月肿块收缩,因而肿块与邻近的骨皮质和骨膜反应之间显出x线透亮带。
鉴别诊断
1、颈部僵硬:颈部僵硬是指颈部肌肉紧张,发胀、发硬,痉挛(抽筋)等现象,脖子运动不灵活。常见于疲劳、颈椎病。颈部僵硬为持续性的肌肉收缩过度,不但使颈部肌肉血液供应减少,也造成代谢物如乳酸等聚积,而引起肌肉缺血性疼痛。后脑疼痛及头顶痛,则可能是头部或颈椎病变引起的张力头痛。
2、颈部强硬:颈项活动受限制,此症状可见于颈肋综合征。颈肋综合征是胸廓出口区重要的血管神经受压引起的复杂的临床症候群,又名颈胸廓出口综合征、前斜角肌综合征、胸小肌综合征、肋锁综合征、过度外展综合征等,是指胸廓上口出口处,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臂丛神经、锁骨下动静脉受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上肢血管、神经症状的总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肩、臂及手的疼痛、麻木,甚则肌肉萎缩无力、手部青冷发紫、桡动脉搏动减弱等。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
本病常见于儿童或青年。表现为畸特的先天性斜颈、扭转和颈部肌肉肿胀、变硬,但多数不伴疼痛。全身肌肉均可累及。根据在临床上的特点可将本病分为Ⅳ期:
1、反应期:肿块增大快,钙化快,消肿快。外伤1~2个月,可达4~10cm。
2、活跃期:活跃期可表现为发热、局部皮温高、压痛、质硬肿块。
3、成熟期:成熟期出现壳状骨性软骨,恢复期停止生长,常在1年后坚硬的肿块变小,甚至可完全消失,具有自限性
4、恢复期。
X线检查的特征是受伤后不久可出现局限性肿快。伤后3-4周,在肿快内显示毛状致密象,其临近骨将显示骨膜反应。病变边缘部清楚地被致密骨质所包绕,而具有新生骨的外貌。软组织肿块的核心部有时显囊性变且逐渐扩大其内腔,到晚期而显出类似蛋壳状的囊肿。伤后5-6个月肿块收缩,因而肿块与邻近的骨皮质和骨膜反应之间显出x线透亮带。
缓解方法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