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腋下淋巴肿大

淋巴结部细胞增生或肿细胞浸润而体积增大的现象。临床常见的体征。淋巴结肿大非常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可见于多种疾病,有良性,也有恶性,故重视淋巴结肿。(一)感染1.急性感染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起,如急性蜂窝织炎上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恙虫病等。2.慢性感染细菌、真菌、蠕虫、衣原体、螺丝菌病、丝虫病性病淋巴结肿、梅毒艾滋病等。(二)肿1.恶性淋巴......
目录

形成病因

(一)感染

1.急性感染

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起,如急性蜂窝织炎上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恙虫病等。

2.慢性感染

细菌、真菌、蠕虫、衣原体、螺丝菌病、丝虫病性病淋巴结肿、梅毒艾滋病等。

(二)肿

1.恶性淋巴

Hodgkin病与非Hodgkin淋巴

2.

急性淋巴细胞性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病、慢性粒细胞性病、浆细胞病等。

3.浆细胞肿

多发性骨髓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4.肿转移

胃癌肝癌乳腺癌鼻咽癌等。

(三)反应性增生

1.坏死性增生性淋巴结病。

2.清病及清病样反应。

3.变应性亚血症

4.系统性红斑狼疮湿病等。

(四)组织细胞增生及代谢异常

1.郎格罕(Langerhan)组织细胞增生症。

2.脂质沉积病。

3.病。

诊断方法

淋巴结肿大常见3种情况:

①良性肿大。包括各种感染、结缔组织病和变态反应等起的肿大。临床常呈良性过,随着病因去除,在一定时间可以完全恢复。

②恶性肿大。包括原发于淋巴结的恶性肿淋巴、淋巴细胞性病和恶性组织细胞病等及其他恶性肿淋巴结转移如肺癌胃癌乳腺癌等。临床呈恶性过,淋巴结持续性进性肿大,若不积极治疗,常会进性恶化死亡。

③介于良性与恶性间的肿大。如管原始免疫细胞性淋巴结病和管滤淋巴结增生症等。始常为良性,可变成恶性而致命。

鉴别诊断

感染性淋巴结肿大

(一)非特异性淋巴结

由局部组织的急慢性感染起的,相应流区域的淋巴结肿大称非特异性淋巴结炎。一般急性炎症时,肿大的淋巴结有疼痛及压痛,表面光滑,呈严格的局限性,有时可见淋巴管炎所致的“红线”。自原发病灶走向局部肿大的淋巴结,局部皮肤可有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往往伴有发热及白细胞增高,治疗后淋巴结常可缩小,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常为相应区域的慢性炎症的结果,肿大的淋巴结硬度中等,常无局部红肿热痛的急性炎症表现。

急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的特点是局部感染和相应区域的淋巴结肿大,并存如面部五官或头颅的急性感染,常起颈部、颌下、后、枕后等处的淋巴结肿大;躯干上部,乳腺,胸壁的急性感染起腋窝淋巴结肿大;下肢及会阴部感染淋巴结肿大,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最常见的部位是颌下,淋巴结多见于过去有鼻咽口腔感染者,其次是淋巴结,由下肢及生殖器官的慢性炎症所致。

(二)特异性感染性淋巴结肿大

1淋巴结结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无其他原发结核病灶,可者为原发性淋巴结,结核在胸或生殖器等。病灶之后出现者为继发性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结核最好发部位是颈淋巴结群,结核杆菌大多体,龋齿侵入,成原发性淋巴结结核,少数继发于气管结核,颈部一侧或双侧多个淋巴结肿大,大小不等,初期肿硬无痛,进一步发展,淋巴结与皮肤及淋巴结之间相互粘连,融成团,成不易移动的团块。晚期干样坏死,液化脓肿,进而破溃慢性溃疡瘦管成,愈后留有瘢痕,较严重病例可有全身结核,毒性症状如低热、盗汗消瘦等。

2丝虫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斑氏丝虫和马来丝虫感染,可起慢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临床症状据病变部位而异,最常见于淋巴结,若并发下肢淋巴管回流受阻,可起下肢橡皮肿,诊断依靠居住流区局部症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夜间检查外周找到微丝蚴。

3性病淋巴结肿大

(1)软下:乃杜克(Ducrey)嗜杆菌(软性下链杆菌)起的生殖器疼痛性溃疡,表面覆盖绿色坏死渗出物,一侧或双侧淋巴结肿大,明显疼痛及压痛,易化脓破溃溃疡,基底脓涂发炎淋巴结穿刺脓液,涂中可找到大量软性下链杆菌。

(2)性病性淋巴肿:由沙眼衣原体L1L2和L3清型所致,要病变在淋巴组织,起初在外生殖器、肛门、直肠等处可出现,无痛小丘疹溃疡,数日后即愈,此后淋巴结肿大,疼痛,破溃,可出现多发瘘管女性的淋巴结,病变多在直肠周围,后期淋巴结纤维化鉴要赖于病史病理及病原检查。

(3)肿:是肿杜诺凡(Dono-vania)杆菌起的生殖器及附近部位的无痛性肿性溃疡,鉴要靠组织找到(Dono-vania)小体。

(4)梅毒淋巴结肿大:感染梅毒3周左右,在外生殖器出现硬性下之后,1周左右常出现对称性淋巴结,肿大质硬不红不痛,不融,不粘连,诊断要靠病史下疮史,皮疹及检查等。

(5)艾滋病(AlDS)性淋巴结肿大:易出现致命性条件感染如卡氏子虫肺炎,病程中可并发肿,如Kaposi肉瘤,有些人发展为慢性淋巴结征,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以淋巴结肿大最为明显,诊断要靠病史及检查。

4蛇毒性淋巴结炎:被毒蛇咬伤除出现局部症状外,往往还起相应部位的淋巴管淋巴结发炎,诊断要靠病史。 (三)全身性感染起的淋巴结肿大

很多全身感染性疾病都可致淋巴结肿大,范围一般较广,疼痛或压痛可不明显,常伴有发热肿大等。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EB病毒起,多见于青少年,病程呈自限性,一般1~2周,要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峡炎、淋巴结肿大、中淋巴细胞增多,并有异常淋巴细胞出现,清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

2风疹风疹病毒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小儿淋巴结肿大与皮疹,同时出现具有诊断意义。发热1~2后皮疹迅速布满躯干及四肢、手掌及足底,常无疹淋巴结肿大,最常见于后、枕骨、下颈后部为其特征,皮疹一般持续3 d后消退,肿大的淋巴结常需数周后才能完全恢复。

3麻疹:多见于小儿,起初有发热及上呼道卡他症状麻疹部膜斑(Koplik spots)为本病早期特征,发热3~5d出疹,手足底亦有疹,出疹时全身淋巴结牌可肿大。

4猫抓病要通过猫的抓咬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以往认为是一种病毒,更倾向于为一种细小多性革兰阴性杆菌所致,被抓处皮肤可见疱疹、脓结痂或小溃疡成可有数周的微热。抓伤后1-2周相应流区域淋巴结肿大,有压痛有的淋巴结可化脓特异性抗原皮试验,阳性脓液细菌培养阴性饱和银染色,找到多性革兰阴性小杆菌。

5恙虫病:为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传播媒介,恙螨幼虫叮咬处出现丘疹,成水疮后破裂,中央坏死,结褐色痂称焦痴,焦痂附近淋巴结肿大,压痛不化脓,全身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皮疹常于第5~7d出现,斑疹丘疹部较多部分,病例可有肿大,自然病程3周左右,外斐反应Oxk株阳性可确诊。

6布氏杆菌病:有长期发热,多呈弛张热,部分呈波浪型,最具特殊性多个关节酸痛,睾丸炎,出汗,多有病牛羊接触史,清凝集试验有助于诊断。

7腺鼠疫淋巴结肿大为流时最先出现的病变,淋巴结最先累及,依次为腋下颈部淋巴结,常有较重的全身症状淋巴结肿痛可软化,化脓破溃脓液中找到鼠疫杆菌可确诊。

猩红热:淋巴结肿大多在颈部及颌下全身,皮肤呈猩红,色斑疹并在消退后屑,有草莓峡炎拭培养,常有乙型A组链球菌生长

9钩端螺旋体病:常有脚肠疼痛及压痛,咯血局部淋巴结肿大,占20%全身淋巴结肿大,15%最常见为淋巴结,其次为腋窝淋巴结钩端螺旋体凝集,溶解试验超过1:400效价为阳性有较高特异性和灵敏性。

10咬热:由咬伤所至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为小螺菌,所至者出现高热,局部硬结性溃疡,局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皮疹等。

11虫病:又称弓形体病,为人兽共患疾病,弓虫为孢子纲球虫原虫,其终宿为猫及猫科动物,鸟类、哺乳类动物及人为,中间宿人的感染与吞食未熟的肉类,或饮用污染卵囊的水有,病情轻重不一,局限性者以淋巴结炎为最多,见常累及颈及腋下,淋巴结大小不一,无压痛,常伴低热等全身症状,确诊有赖于病原及免疫检查。

12热病:是土拉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要表现发热、皮肤溃疡、局部淋巴结肿大、呼吸道症状、眼结膜充等。有野兔接触史或昆虫叮咬史,确诊有待于细菌分离和阳性免疫反应。

13热病:患者有高热、淋巴结肿大、贫血、白细胞减少、骨髓中可找到利什曼小体。

预防方法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保持良好的态,稳定的情绪,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平时多吃水果蔬菜等,提高自我免疫力。

3、必须在重油烟处工作的人,尽量保护好自己,比如戴上罩,定时出去呼吸一些新鲜空,每年起码做一次检查等。

4、.远离烟雾、、药物、辐射、农药、噪音、挥发性有害体、有毒有害重金属等。

治疗方法

对于淋巴结炎症的治疗,西医尚没有能力使其病理逆转,患者只能使用抗生素、消炎药、封针等来缓解症状,无法从本上彻底治愈疾病。 相比而言,素来强调整体施治、治病求本的祖国医对此症早有研究,并以长于活化瘀、清热解毒的传统黑膏药对其取得了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

淋巴结炎多继发于其他化脓性感染病灶,由致病菌沿淋巴管侵入淋巴结起。本病的要病原体是化脓性细菌。当人体受到意外伤害或继发于其他化脓性感染时,化脓性细菌沿淋巴管侵入局部淋巴结,即可起急性炎症性病变。病理变化为淋巴结水肿渗出,有凝固的淋巴液和细菌。

从传统中医的角度来看,本病乃多由火毒窜于经络凝滞而成。大多先患有疔疮等阴毒之,毒走窜,流注经络;或因皮肤破伤,感染邪热;或因情志抑郁,盛,气逆而生。虽在表,而源本于里。病轻者,只在经络;病重者,则可影响脏腑,故也有发生走黄。简言之,病因由乎火毒病机凝滞,病位在经络之间。

中医淋巴炎消贴治疗此症,外治贴可拔毒、活瘀并清热利湿、消肿排脓的同时,由于传统黑膏药具有载药量大、效专力宏等特点,其所含中药成分局部渗透力强,药性皮肤吸收而参与环,直达病灶,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组织,从而激发机体的调功能,促进局部生理功能恢复而达到快速治愈淋巴结炎之的。

食疗

1马齿菊花绿豆

绿豆浸泡半天,马齿洗净切碎,菊花干研末。绿豆半熟后人马齿粳米,文成粥,加入菊花末稍即成,每日2次服食。该法有清热解毒湿之药效,可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管炎,下肢伤处出现一条或数条丝状红线,硬而有压痛者。

2荸荠

荸荠去皮切,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人锅,加水文粥,每日2次服食。功效在于能够清热生津急性淋巴管炎。附注:荸荠素对金黄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3雪羹

荸荠海蜇(浸泡去盐)各50-100克,汤分2-3次饮下,此即清代医王士雄的“雪羹汤”,有清热化痰、消积软坚及降压之效,可用于治疗热咳嗽、淋巴结核和原发性压等症。

4瓦楞子鸡肝

瓦楞子6-10克,于上烧,研成细末与鸡肝1-2具拌匀,同熟食用。有消积化痰,补,养作用。适用于淋巴结核,结核,小儿疳积等症 。

5芋头粉羹汤

用生芋头3公斤,晒干研末,另用陈海蜇300克(洗去盐)及马蹄300克,两味加水烂去渣,配入芋头粉制成绿豆大,用温水送服,每次6克,一日三次;或用鲜芋头洗净放锅熟剥去皮,油调味,每日当菜吃。治瘰疬,颈淋巴结核,淋巴结炎等症。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柚核

下一篇 柚树寄生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