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心脏破裂

心脏破裂多由尖刀锐器、子弹、弹等穿透胸壁伤及心脏所致,少数则由于暴力撞击前陶心脏破裂。以室破裂最常见,其次为室和房,房、心包管破裂则少见。伤员呈现休克,诉胸痛呼吸急促率快,音弱,率快,量小,压低,颈静怒张,静压升高。创伤病史及上述体征应立即进紧急治疗。心脏外溢,心包保持放畅通者,液将从前胸伤涌出或流人胸膜腔。临床上出现低容量征象:......
目录

临床表现

心脏外溢,心包保持放畅通者,液将从前胸伤涌出或流人胸膜腔。临床上出现低容量征象:如面色苍白、呼吸浅弱、搏细速、压下降等,病人可快速陷入休克,因大出死亡。伤员呈现休克,诉胸痛呼吸急促率快,音弱,率快,量小,压低,颈静怒张,静压升高。创伤病史及上述体征应立即进紧急治疗。心包腔穿刺抽出新鲜液虽可明确诊断,暂时缓解心脏压塞症状,但约有25~40%的伤员因块堵塞,穿刺未能抽得液。穿刺还可能冠状动脉分支受损伤。心脏破裂的伤员送到医院后,仅应用多次心包穿刺术治疗心包,死亡率高达60%以上,而在心包穿刺明确诊断后立即施剖胸术,修补心脏则死亡率可降到20%以下。手术期中应补足容量,纠治休克心脏破裂并发大量血胸者则对心脏的压迫较轻,可先胸膜腔,同时补足容量;如持续出胸膜流量多,则尽早施剖胸术。

病理

心包无裂或裂较小不甚通畅者,心脏不易排出而在心包积聚。由于心包缺乏弹性,腔急性少量液(0.1-0.2L)积聚,即可使心包压力升高,压迫房和腔静,并限制室舒张,降低室压力阶差,心脏压塞征,从而减少回心血量和排出量,致使静压升高,动脉压下降.产生急性环衰竭。病人诉前区闷胀疼痛、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少尿无尿面色苍白搏快弱,有时可扪及奇压下降或不能,l出,但静压升高>1.7kPa(15cmH20)。心脏创伤外膜下或膜下出外膜或膜撕裂,冠状动脉分支成或破裂,心包破裂以及心脏间隔或心脏瓣膜破裂。舒张期腔充满液时,强烈的钝性暴力最易心脏间隔或瓣膜破裂。

外膜下或膜下出范围不大者可自吸收痊愈,日后也可能不残留功能损害。外膜撕裂可心包膜撕裂后成的栓可於创伤后(大多在伤后第3周)发生栓塞可致死亡。常伴有组织水肿、坏死,愈成疤痕组织创伤后早期或晚期均可律失常,疤痕面积大者日后可并发室壁心脏破裂即心包心脏压塞或致死性出冠状动脉分支成或破裂可致局部梗塞。间隔或瓣膜破裂则可因流动力紊乱力衰竭,严重者在创伤后较短时间即可致死。心包破裂如裂小,对心脏功能可不产生影响,亦可不呈现临床症状;裂大者,尤其裂位于左缘,则心脏可能在创伤即时或间隔数日后位到心包外,致机械性心脏功能障碍,产生严重后果。

病因

(1)性与年龄。心脏破裂常发生于高龄女性,女性发生率是男性的4倍。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国外文献报道多数发生于70~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可能与老年室壁较薄和脆性增加有。  

(2)压。在梗塞的急性期,压持续上升至20/12kPa(150/90mmHg)以上易于破裂,其心脏破裂的发生率是压正常者的3倍。  

(3)破裂常发生于初次急性透壁性梗塞。患者既往无明显的绞痛史和力衰竭史。因冠状动脉突然成或严重冠状动脉痉挛,又无足够的侧支环,常导致贯通性透壁梗塞。这种初次梗塞者,平素无、无陈旧疤痕组织作为支架,而非梗塞区收缩功能又较好,当周围收缩时,对坏死区起着切割作用,故易破裂。  

(4)心脏破裂几乎不发生于有较好的侧支环的。因侧支环对外膜下起了保护作用,即使冠状动脉发生急性堵塞导致急性梗塞,但可能限于膜下,或出现异常Q波,R波仅变小而不消失。由于保护了外膜下,使心脏态不向外扩张,防止了心脏破裂。

诊断检查

放性胸部损伤心脏破裂病人,如伤有鲜不断涌出,并伴有出血症状,不难作出诊断。

性胸部损伤病人,凡出现Beck三联征

①静压升高;

搏微弱,音遥远;

动脉压降低。疑为心脏压塞时,可在剑突下左肋弓旁心包腔穿刺,如抽出液,即可确诊。两维超声动田亦可确定心包的诊断。

辨别诊断

心脏挫伤

心脏挫伤多因前胸受重物驾驶盘等撞击或从高处坠落猛烈震荡心脏所致直接或间接暴力猛将心脏推压于胸骨柱之间因而受损突然的加速或减速亦可使悬垂的心脏碰撞胸骨柱遭受损伤室由于紧贴胸骨最易挫伤心脏挫伤(cardiaccontusion)的程度和范围可从小外膜或膜出直至大层出坏死。

心脏挫伤的临床长期表现:轻者无明显症状较重者出现前区疼痛可伴有心悸呼吸困难等偶可闻及心包摩擦音电图可有ST段抬高T波低平或倒置且常示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早搏律失常磷酸酸激酶-同功酶(CPK-MB)以及乳酸氢酶(LDH和LDH)值明显升高二维超声动图可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抗体结电图改变和清酶升高当能确诊心脏挫伤。

窒间隔穿破

窒间隔穿破常在室间隔部靠近尖处产生分流而可起急性衰体检在胸有左缘下听到响亮收缩期杂音伴有震颤二维超声动图或导管检查可协助硕士诊断急性期手术收录疗法的失败率很高施缺损修补术以在病情稳定受伤~个月后为宜。

瓣膜索或乳头损伤

瓣膜索或乳头损伤多发生在室舒张期以动脉瓣破裂三尖瓣索或乳头断裂居多后产生瓣膜不全返流而可导致杂音和超声动图可作出国际诊断多需施瓣膜成术或瓣膜替换术。

治疗方案

心脏破裂应立即施手术抢救。急性心包压塞往往病情危急,可先作心包腔穿刺减压缓解,同时输补液,争取剖胸抢救时间。一般左前胸第4肋间进胸,切心包,清除积,探查到心壁点或裂,用手指压止,然后间断缝修补。冠状动脉的小支出,可予缝扎;如属左前降支或其他支.须在体外环下缝扎术加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病例分析

老年和女性首次发生AMI的患者,心脏破裂的发生率高。难以控制的胸痛也是高发的指标。本组平均年龄为(71±8.8)岁,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首次发生梗死者占94.7%,AMI早期持续或反复胸痛者占42.1%.心脏破裂多发生在左室透壁梗死,尤其是前壁、侧壁、尖部,该部位接受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终末分支供,侧支环少。本组19例皆为左室透壁梗死,其中累及广泛前壁梗死者占89.5%,应起临床注。AMI第1周为病理软化期,梗死区的纤维化和瘢痕修复不完善,最易产生心脏破裂。本组19例心脏破裂均发生在AMI的第1周。AMI后过早的体力活动及情绪波动,使体儿茶酚胺水平增加,心脏负荷增加,收缩力增强,可诱发心脏破裂。本组心脏破裂时有不同式的体力或情绪因素影响者15例(78.9%)。治疗因素对心脏破裂的影响是不肯定的,AMI早期应用强甙、类固醇激素溶栓药物,易发生心脏破裂。

因此,在AMI早期,尤其第1周,对于年龄≥60岁、女性、首次发生、特是广泛前壁梗死的患者,应强调绝对卧床休息、镇静止痛、控制压、防止大小便用力,尽量避免使用洋地黄类正性力药和糖皮质激素,谨防心脏破裂的发生。

流行病学

急性梗死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在男性,发病高峰为51~60岁,女性为61~70岁。在35~55岁之间,男性患MI的危险性是女性的6倍。在老年,女性的“激素保护”已不存在,发病的性差异消失。有动脉粥样硬化“四大诱因”(即压、高固醇血症、吸烟和糖尿病)的患者,在青年期即可发生MI。AMI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相当高,已成为西发达国家的要死亡原因。如在美国,每年有近150万人患AMI,其中有1/3左右的病人不治而亡。50%的死亡发生在发病后的1h。我国AMI的发病率低于西国家,但国AMI的发病率一般高于南,城市高于农村。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不同的国家之间,甚至也存在于同一国家部的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医生之间。AMI后病人的转归不同与这些医疗实践差异有

保健贴士

心脏破裂是急性梗死的致死性并发症。充分地认识导致心脏破裂的原因,并积极进预防,是避免本症的键。外伤心脏破裂患者极危重,能否成功救治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早期手术治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心脏刺痛

下一篇 楹树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