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油鱼

油鱼 油鱼:Pseudogyrincheilus procheilus)属鲤,鲤科,野鲮亚科,泉水属,俗称:泉水,体较长,前部,后部稍侧扁,前部较平,头的部成弧油鱼栖息于中国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支流及珠江水系的西江中上游,平时喜欢生活于山溪和具流水的洞,以及江河有泉源的地。常以在江底石上刮食附着的动植物其它有机物质,很少进入地层为污泥的静水水体中,生殖季游向上游产卵。......
目录

形态特征

要特点

体:体略长,前部,后部侧扁。

体长:体长约20余厘米。

头:头的部成弧

钝,皮向前伸展,联成上,其间并无分界线。下后面有一小部为小角质突起所盖,皮及下面外翻成喇叭即在此喇叭之正中。后沟限于角处。

须:须2对,与眼径等长,须很小。

眼:眼小,位于头侧稍上

齿3齿端呈斜面。

鳞:鳞中等大,部鳞较小,且陷藏于皮下,侧线鳞45~47。

鳍:鳍Ⅱ8,无硬刺,起点在鳍起点之前。鳍Ⅲ5。

体色:体上部为黑色青黑色,面灰白色,各鳍微黑,体侧鳞绝大部分有黑色边缘,从鳃孔之后至胸鳍前,黑色的斑块较粗而联成一大黑斑

油鱼个体小,常见个体长5-10厘米,含脂量高,肉细嫩鲜美,为产区的食用类。

油鱼鳕鱼近似,非专业人士难以分辨。加之商贩销售时,一般是将它加工成段、,消费者就更是难以辨

横切面

油鱼鳕鱼市场上卖的基本都是冷冻切,银鳕鱼肉色洁白,肉上面没有特粗特明显的红线,鳞非常密,是一压一的那种。横切面大的是真鳕鱼,横切面小的则可能是油鱼。这是因为鳕鱼的体积比油鱼大。油鱼中间会有一条淡黄或淡红色的线条,而鳕鱼是没有的。

鳕鱼段皮发白或灰白,色淡,肉质细腻;油鱼的皮为灰黑色,色深,有网格状,肉质较硬且粗糙。真鳕鱼的肉相比油鱼更为洁白,油鱼仔细看后会发现呈黄色

鳞片

鳕鱼鳞片较小,身上有小小的银色点,肉色较浅。鳕鱼鳞片非常锋利,摸上去像针刺一样,为了体现真鳕鱼的这一“高贵”特点,卖场一般不会剥去其鳞片。而油鱼鳞片则无此特征。

手摸

这一点两者冻时很难区,但在解冻之后,鳕鱼摸上去就会很柔滑。解冻以后摸皮,银鳕鱼是很光滑像有一层黏液膜一样的手感,而油鱼相对粗糙。

生活习性

油鱼油鱼生活于山溪、流水的洞及江河有泉源处。以藻类、其他小动物及有机物质为食

分布范围

油鱼油鱼分布长江上游及岷江、沱江、西江、黔江。

繁殖饲养

卵生,产卵期3~4月。

主要价值

济价值

油鱼要用于提炼工业用润滑——它含有一种为蛇鲭毒素的天然蜡酯。由于人体无法分解及吸收,食用后容易导致痉挛,油脂囤积在直肠,导致排油性腹泻。好在这些症状都是一次性的,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伤害。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对蛇鲭蜡酯这样敏感,有的人就吃了就不会出现严重反应。

药用价值

油鱼。鲤科动物拟〔Semilabeoprocheilus (Sauvage et Dabry)〕的肉。可入药(见姚可成《食物本草》)。

具有益健脾,止之功效。常用于久痢吐血崩漏

入药部位肉。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

功效益健脾,止

久痢吐血崩漏

。用量100~200克。食、配制药膳服食,如“油鱼参芪怀药汤”、“油鱼补益汤”等。

《食物本草》:“补益元,和养脏腑,治泄痢久不得瘥。又治吐血,女子崩中。”

物种危害

列为单的国家或地区

油鱼油鱼已被欧美多个国家列入止食用单,不少国家售或不建议国民食用油鱼

美国:曾于上世纪90年代运该,现已,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仍然反对进和州际交易油鱼

日本厚生劳动省列油鱼为“有毒”,止入

欧盟:出售蛇鲭科制品时,须以包装式出售;必须加上适当标签,提供有烹调法的资料;必须标示有类可造成肠不适的险;标签必须附有及俗

意大利列为止入种。

澳大利亚:公告为不建议食用类。

加拿大:建议不要大量食用;采用能去掉部分油鱼法调制,减少潜在险。

新加坡:政府要求业界必须正确标示两种类,并建议采用烤的法,减少当中的油分。

英国英国食品标准局于2001年及2003年发出警告,指示食物供应商,勿将油鱼与相似的类混淆。

中国香港建议所有入商都应将棘鳞蛇鲭和异鳞蛇鲭的俗定为“蜡油鱼”和“oilfish”,同时不可使用“鳕鱼”等其他俗,以供业界和消费者分辨。

中国地:并没有对油鱼这样类有止或者限制食用的规定,只对河豚等极少数类下了限令。

警告或不建议食用的国家或地区

油鱼欧盟:出售蛇鲭科制品时,须符下列规定:

只可以包装式出售;

必须加上适当标签,提供有烹调法的资料;

必须标示有类可造成肠不适的险;

标签必须附有及俗

中国台湾:无明文规范相食用限制。

意大利:官列为止进种。

澳大利亚:公告为不建议食用类。

加拿大:建议不要大量食用;以及采用能去掉部分鱼油法调制,减少潜在险。

英国英国食品标准局(FSA)于2001年及2003年年发出警告,指示食物供应商,勿将油鱼与相似的类混淆,更不能称油鱼为“鲈鱼”或“海鲈”。

名称由来

有40%以上的蜡酯,由于蜡酯溶点高达1000℃,人体无法分解及吸收。因其脂肪含量高达20%以上,并被工业用作提取油脂,故称“油鱼”。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血性胸水

下一篇 油菜子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