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营养障碍
原因

扩张型心肌病可能和某些因素病毒。细菌药物中毒代谢异常所致的心肌损伤有关,其中病毒性心肌炎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原因。持续病毒感染对心肌组织的损伤、自身免疫包括细胞、自身抗体或细胞因子介导的心肌损伤等可导致或诱发扩张型心肌病。此外,围生期、酒精中毒、抗癌药物、心肌能量代谢紊乱和神经激素受体异常等多因素也可引起本病
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约1/3的有明显家庭史,心脏肌球蛋白重链及心脏肌钙蛋白T基因突变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另外,儿茶酚胺代谢异常,细胞内钙调节异常,高血压,高强度运动等均可作为本病发病的促进因子。
以心内膜心肌纤维化、心肌僵硬及心室舒张充盈受阻为特征。起病缓慢,早期可有发热、乏力、头晕、气急等症状,晚期出现全心衰竭。心房颤动也较常见,部分合并内脏栓塞。
多见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仅有散发病例。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旧称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其特征为右心室心肌被进行性纤维脂肪组织所替代,临床常表现为右心室扩大、心律失常和猝死。
病理
检查
(1)心电图检查
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检查以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为主,少数出现病理性Q波。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常示左室肥厚及ST-T改变,部分出现Q波,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亦较常见。限制型心肌病:心电图示低电压,心房和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和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
(2)体格检查
肥厚型心肌病:体检心界可向左扩大,心前区可闻及收缩中,晚期喷射性杂音,第二心音常分裂。限制型心肌病:查体心脏搏动弱,心音纯,肺动脉
(3)超声心动图
扩张型心肌病:示心脏各腔室扩大,室间隔,左室后壁运动减弱,射血分数降低,左右心
室流出道扩大。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对本病诊断价值很大,表现为室间隔和左心室壁肥厚,二者厚度之比多大于正常的1.3:1,临床表现,结合超声心动图和心室造影检查常可确诊。限制型心肌病: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心腔狭小,心尖部闭塞,心内膜增厚和心室舒张功能严重受损。
(4)心室造影
肥厚型心肌病示的心室腔缩小,肥厚的心肌凸入心室腔内,在扩张型心肌病的检查中,X线可看出心脏轻度扩大,部分可见心内膜钙化阴影。
预防
1.戒烟。即使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含量再少,吸烟也会对呼吸器官和冠状动脉造成危害;
2.戒食胆固醇过高的食物。因为血液中胆固醇过高,将会导致动脉硬化和心肌梗塞;
5.戒久坐不动。久坐不动而不参加体育锻炼,对心脏有百害而无一利;
6.戒食含糖量过高的食物。血糖过高,将会诱发糖尿病危及心脏;
7.戒情绪过分激动。因为它会破坏人体脏器功能平衡而导致心脏病;
8.戒过量饮酒。经常过量饮酒,将会使心律发生改变,而最终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病;
9.戒生活无常,起居无序。长期如此,将会引起人体脏器功能紊乱,因而增加患心脏病的危险;
10.戒疏忽大意。发现有高血压、高胆固醇征兆时,应及时就诊服药,特别是有心脏病遗传史者,更不应掉以轻心,因为拖延治疗,往往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治疗
1、维生素C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仅对心脏来说,维生素丙具有改善心肌功能、增加心输出量,对抗心律失常,并对急重型克山病有显著疗效。可能是它具有直接改善心肌代谢的作用或是增加心肌血流量。大量维生素丙可增加冠脉血流量,但冠脉血流量的增加,并不能完全反映心肌血液灌注量的改善,因为来自冠脉的血流,一部份通过毛细血管为心肌提供营养性血流,而另一部份经动——静脉吻合支流入静脉,并未营养心肌,因此观察心肌营养性血流远比观察冠脉总血流量意义更大。
2、人参Rb组皂苷(Ginsenoside-Rb,G-Rb)系从五加科人参属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inn)茎叶及根提取的总皂苷中分离而得。文献报道,人参皂等Rb1、Rb2、Rb3均具有钙通道阻滞作用〔1~3〕,但在心血管药理作用上却各有特异性。人参Rb组皂苷25.50、100mg/kg均可明显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P<0.05~0.001),其作用 优于西洋参茎叶总皂苷。
3、冠心宁注射液20mL,1日1次静脉滴注,合并常规药物治疗,共用14天。冠心宁注射液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有效改善缺血性心肌病的心功能,使左室容积缩小,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改善心电图,优于常规心绞痛治疗。
"hasImageCarousel":null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