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燕麦灵

燕麦灵,中药。为菊科植物云南兔耳风Ainsliaea yunnanensisFranch.的全草。分布于四川云南。具有祛湿,续筋,消积,驱虫之功效。常用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骨折消化不良疳积虫积。全草。味辛、苦,性平。归。祛湿,续筋,消积,驱虫湿关节痛,跌打损伤,骨折消化不良疳积虫积。1、治湿骨痛,跌打损伤,牙痛:追箭9-15g。服或60g分服。(《......
目录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辛、苦,性平。

归经

功效

湿,续筋,消积,驱虫

主治

湿关节痛,跌打损伤,骨折消化不良疳积虫积

相关配伍

1、治湿骨痛,跌打损伤,牙痛:追箭9-15g。服或60g分服。(《云南草药》)

2、治小儿疳积:追9-30g。肉或红糖服。体虚者用(追箭)9-15g拌糯米吃。(《云南草药》)

用法用量

服:汤,10-15g;或浸酒;或研末。外用:适量,捣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挖,鲜用或切段晒干。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直伸或弯,直径3-6毫米,稀有达1厘米者,颈密被绵毛;近肉质,粗壮,簇生。直立,单一,不分枝花葶状,高20-60毫米,基部直径1.5-2.5毫米,多少被绵毛。叶基生的密集,呈莲座状,大小极不等,叶片近革质,卵形、卵状披针披针,长2-6厘米,宽1-4厘米,端短尖,基部平,有时沿叶柄短下延,两侧常不等,边缘有胼胝体状细齿,上面被具状基部的糙毛,但在期多数毛落而仅存粗糙的状凸起,下面被糙伏状长柔毛,常于上较密;中脉在下面明显凸起,侧脉4-5对,很纤细,弯拱上升,虽有少数分枝,但不结成网眼叶柄长2-7.5厘米,无翅,被长柔毛,基部明显扩大;与基生近同,少而小,长8-20毫米,宽3-7毫米,被毛,下部的具3-5毫米的短柄,上部的无柄。头状花序3朵,期长达22毫米,沿的上部一侧或于同一侧的短枝上通常3-6密集,平展或下垂,复作间断的穗状花序式排列;总苞,直径约6毫米;总苞5-6层,边缘和部带紫红色,部均具1,多少被疏柔毛,外1-3层卵形,长2.5-3.5毫米,宽1.5-2.2毫米,端短尖,中层狭长,长9-13毫米,宽2-2.5毫米,端渐尖,最披针,长约14毫米,端长渐尖,边缘薄,膜质,基部楔状渐狭;花托较宽,直径约1.3毫米,无毛。红色,全部两性;花冠长16-18毫米,花冠管向上略增大,长约7.5毫米,于管约2毫米处5深裂,裂偏于1侧,长,长6.5-8毫米,宽约1毫米,部卷花药,长约8毫米,,基部的尾挺直,长2-2.5毫米;花柱分枝略伸出于药筒之外,头状,侧略扁,长约0.2毫米。瘦果近纺锤,无明显纵棱,长约5毫米,密被白色长柔毛。冠毛白色,羽毛状,长约9毫米,基部联期9月到翌年1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草地、林边。分布于四川云南

性状鉴别

较粗,直径3-6mm,密被锈色绒毛;簇生,较粗,直径2-3mm,黄棕色,表面具浅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直径2-2.5mm,表面被疏柔毛,质硬,不易折断。叶片卵形、卵状披针,长2-5cm,宽1-2.5cm,端短尖,基部稍下延,两侧不对称,厚革质,上表面粗糙,具明显的状突起,下面被糙伏毛,头状花序三朵,在的上部同侧排列,常3-6朵密集,复排成间断的穗状花序总苞5-6层,淡红或黄白色花冠较长,长16-18mm,檐部5深裂,部卷香,味极苦。

药理作用

1、镇咳祛作用。

2、抑菌作用。

相关论述

1、《云南草药》:“祛湿瘀,消食健。”

2、《全国草药汇编》:“清热解毒,与旱莲、蓝靛配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围产期心肌病变

下一篇 燕窝泥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