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玉带海雕

玉带海雕 带海雕(拉丁:Haliaeetus leucoryphus,英文:Pallas's Sea Eagle),又黑鹰,属于隼鹰科动物,是一种大型猛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稀有物种。带海雕头部和颈部沙皮黄色部皮黄白色,颈部的羽毛较长,上褐色,其余上体为暗褐色,初级羽为黑色,下体棕褐色,尾羽为,暗褐色,中间具有一个宽阔的白色横带,嘴黑色,蜡膜......
目录

外形特征

玉带海雕带海雕属大型猛禽,身长76-84厘米,翼展200-250厘米,雄鸟体重2100-3700克,雌鸟体重2000-3300克。嘴稍细,头细长,颈也较长。空中展双翅达2米长,张着一双凶狠发光的眼睛。雌鸟羽似雄鸟,但体型稍大。

毛色:上体暗褐色,头褐色,羽毛呈矛纹状并具淡棕色条纹;颈部的羽毛较长,呈披针。肩部羽具棕色条纹,下羽端棕黄色,尾羽中间具一道宽阔的白色横带斑。下体棕褐色,各羽具淡棕色羽端。淡棕褐色,羽干黑色,具白色条纹。尾羽为,特点也很明显,要在暗褐色,但是在中间具有一个宽阔的白色横带,宽约10厘米,并因此而得黑色的次级羽翼下的浅色中覆羽并黑色楔型尾与浅色基部成对比。

虹膜淡灰黄色黄色,嘴暗石黑色铅色,蜡膜和嘴裂淡色,脚和白色、黄白色暗黄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2620-3760g,♀3250g;体长♂756-785mm,♀770-880mm;嘴峰♂46mm,♀50mm;翅♂560-578mm,♀558-635mm;尾♂305mm,♀318mm;蹠♂93mm,♀108mm。

(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带海雕栖息于高海拔的河谷、山岳、草原的阔地带,常到荒漠、草原、高山湖泊及河流附近捕猎物,有时亦见在水域附近的渔村和农田上空翔,活动高度在海拔3200至4700米之间。

生活习性

带海雕栖息于有湖泊、河流和水塘等水域的阔地区,无论是平原或高原湖泊地区均有栖息,在湖泊岸边吃淡水和雁等水禽。在草原及荒漠地带以旱獭、黄兔等啮齿动物为要食物。偶尔也吃羊羔,特在4-5月产羔季为甚。

带海雕叫声响亮,要以和水禽为食,常在水面捕捉各种水禽,如大雁、天幼雏和其他鸟类,也吃蛙和爬类。捕要在浅水处,也吃死和其他动物的尸体,有时偷吃家养水禽和偷窃其他鸟类的食物。常长时间地站在树上或岸边,一动不动的观察着猎物的活动,一有机会就立刻出击。它特喜欢吃身体肥硕滚、肉质细嫩、有“油条子”之称的旱獭幼仔。常在旱獭的洞外面10多米远的地等候,而且非常耐,有时会一动不动地等上1-2个小时。一旦那些没有验的旱獭幼仔从洞中跑出来,就立即扑过去将其捕获。它们起时的声响很小,因此捕食的成功率很高。在外贝加尔地区生活的带海雕要以为食,兼吃一些免和鸿雁。到了类洄游产卵的季,它就会成群地来到河流或湖泊的沿岸附近去捕食类。

带海雕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聒噪,这种鸟叫声响亮,翱翔云霄时几公里外都能听到它的高唳,繁殖更甚。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克斯坦。

区域灭绝:俄罗斯联邦。

旅鸟:柬埔寨芬兰伊拉克、以色列、荷兰、挪威、阿曼、沙特阿拉伯、乌克兰、阿拉伯联酋长国。

中国分布

分布于新疆和静、喀什,青海青海湖、天峻、树,甘肃兰州、水、天水、河西走廊及天祝,蒙古伊克招盟、呼伦湖,黑龙江齐齐哈尔,西藏、阿里、拉萨、山南、日喀则、昌都,四川松潘、若尔盖、红原、石渠等地。但各地均罕见,其中在新疆为留鸟或繁殖鸟,黑龙江蒙古、青海、甘肃为夏候鸟,吉林、北京河北山西四川为旅鸟,上海为冬候鸟。

繁殖方式

带海雕繁殖期从11月到翌年3月,于3月间巢,一般在高大树上。通常巢于湖泊、河流或沼泽岸边高大乔木树上,偶尔也在渔村附近或离水域较远的树上筑巢,偶尔也有在芦苇堆上巢的。在缺林地区则在苇丛中地面或高山崖缝筑巢。以粗树搭成巢,铺细、兽毛、马粪等。巢的结构较庞大,要由枯树和芦苇构成,巢直径约1米,高65厘米左右,深20厘米。有时侵占乌鸦等其他鸟类的巢。每窝产卵2-4枚,白色壳具光泽,光滑无斑。要由雌鸟孵卵,孵化期为30-40天。雏鸟为晚成性,由亲鸟共同抚育70-105天后离巢。

种群现状

带海雕的尾羽是非常珍贵的羽饰,因此它常遭到人们捕杀,带海雕在中国很稀少。1963-1969年青海鸟类调查中在带海雕分布较集中的地区(如青海湖、树等地),尚能见到2-3只。但在以后多年在青海西藏的鸟类调查中,很难见到。

1988年8月12日,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阿其克库勒湖东岸记录到3只带海雕。

1995年,国家林业局(林业部)启动了首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2004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带海雕仅发现几只。

致危因素:草原大面积灭灭虫以及带海雕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破坏,是带海雕的要致危因素。

一级保护动物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录——易危(VU)。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濒危物种。

列入中国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稀有物种。

注:带海雕图册网址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食管气管瘘

下一篇 双肺水泡音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