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玉竹

玉竹 玉竹,中药。为百合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ill.)Druce的干。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蒙古、甘肃、青海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安徽江西、江苏、台湾等地。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之功效。常用于胃阴伤,热咳嗽,渴,消渴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胃阴伤,热咳嗽,渴,消渴。1、治秋燥胃阴玉竹三钱,麦冬三钱,......
目录

功效

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主治

用于胃阴伤,热咳嗽,渴,玉竹消渴

相关配伍

1、治秋燥胃阴玉竹三钱,麦冬三钱,沙参二钱,生甘草一钱。水五杯,取二杯,分二次服。(《温病条辨》玉竹麦门冬汤

2、治发热口干,小便涩:萎蕤五两。汁饮之。(《外台秘药》)

3、治阴虚体感冒风温,及冬温咳嗽结:生葳蕤二至三钱,生葱白二至三枚,桔梗一钱至钱半,东白薇五分至一钱,淡豆豉三至四钱,苏薄荷一钱至钱半,草五分,红枣两枚。服。(《通俗伤寒论》加减葳蕤汤

4、治卒小便淋涩痛:芭蕉四两(切),萎蕤一两(锉)。上药以水二大盏,至一盏三分,去滓,入滑石末三钱,搅令匀。食前分为三服之。(《圣惠》)

用法用量

6~12g。

炮制

采集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至柔软后,反复揉搓、晾晒至无硬,晒干;或透后,揉至半透明,晒干。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或段,干

生理特性

,直径5~14毫米。高20~50厘米,具7~12互生,至卵状,长5~12厘米,宽3~16厘米,先端尖,下面带灰白色,下面上平滑至呈乳头状粗糙。花序具1~4(在栽培情况下,可多至8朵),总花梗(单时为花梗)长1~1.5厘米,无苞片或有条状披针苞片花被黄绿色至白色,全长13~20毫米,花被筒较直,裂长约3~4毫米;丝丝状,近平滑至具乳头状突起,花药长约4毫米;子房长3~4毫米,花柱长10~14毫米。浆果黑色,直径7~10毫米,具7~9颗.种子期5~6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蒙古、甘肃、青海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台湾。生林下或山野阴坡,海拔500~3000米。欧亚大陆温带地区广布。

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

呈长,略扁,少有分枝,长4~18cm,直径0.3~1.6cm。表面黄白色淡黄棕色,半透明,具纵皱纹和微隆起的环,有白色点状的须根痕和盘状痕。质硬而脆或稍软,易折断,断面角质样或显颗粒性。微,味甘,嚼之发黏。

性状

呈不规则厚或段。外表皮白色淡黄棕色,半透明,有时可见环。切面角质样或显颗粒性。微,味甘,嚼之发黏。

相关论述

1、《本草纲》:“萎蕤,性平,味甘,柔润可食。故朱《南阳活人书》治风温自汗身重,语言难出,用萎蕤汤以之为君药。予每用治虚劳热、痁疟及一切不足之症,用代参、芪,不,大有殊功。不止于去风热湿毒而已,此昔人所未阐者也。”

2、《本草便读》:“萎蕤,质润之品,培养之阴,是其所长,而热诸治,似非质润味甘之物可取效也。如风热风温之属虚者,亦可用之。考玉竹性味、功用,与黄精相似,自能推想,以风温风热,最易伤阴,而养阴之药,又易碍,唯玉竹甘平滋润,虽补而不碍,故古人立有取乎此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双乳间距增宽

下一篇 玉珊瑚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