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乳腺小叶增生

乳腺小增生是乳腺增生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非肿、非炎症性的增生性病变,均占乳房疾病中的70%左右,可发生于青春期以后的任何年龄的妇女。本病是因为卵巢功能紊乱致使激素水平过高、与黄体素的比例失调所致的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病变,以乳腺腺导管末段的上皮细胞过度增生为病理特征。本病命繁多混乱。如乳腺小增生症、囊性乳腺病、乳腺囊性增生病纤维性病等,WHO乳腺病变分类命为乳腺结构不良。......
目录

病因简介

乳腺小增生的原因很多,但要与分泌失调或精神情志有密切系。育龄期妇女的乳腺受卵巢分泌所控制,一旦卵巢功能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情绪不稳定、情不舒畅、过度劳累、性生活不和谐、生活环境变迁,或者过食含有激素的滋补品和长期使用含有激素成分的化妆品等等,均可影响人体激素分泌的比例失调或分泌律紊乱而起乳腺组织增生。

症状描述

乳腺小增生在临床上要表现为:月经来潮前5—7天,乳房胀满疼痛,月经来潮乳房胀痛缓解,乃至消失,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又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检查方式

乳腺增生应该做哪些检查?

1、正确的乳房检查触摸时手掌要平伸四指并拢,用最敏感的食指,中指,无指的末端指顺序轻扪乳房的外上外下,下,上区域,最后是乳房中间的乳头及乳晕区。检查时不可用手指抓捏乳腺组织,否则会把抓捏到的乳腺组织误认为肿块。

2、从坐位始任何乳头翻皮肤凹陷结构状异样都是乳房深处癌的线索。如果病人双手在头上拍掌来收缩胸肌就会出现上述迹象,妇女处于坐位时便于检查锁骨上下和腋下淋巴结。最后还需坐着进触诊,要用并拢的手指触摸乳头下的区域。

3、取仰卧位,作更广泛区域的触诊。同侧乳房下垫一枕头,同侧的手过头部使乳房均匀地摊在胸壁上,使手指易触到深部。应用食指中指无指的掌面而不是指尖进触诊,触诊的式应取转圈的式从乳头向外横向转动,检查伸到腋下的乳腺尤其重要。

4、乳房检查首先应观察乳腺的发育情况。两侧乳房是否对称大小、是否相似,两侧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上,乳头是否有回缩凹陷;乳头乳晕有无糜烂,乳房皮肤色泽如何,有无水肿橘皮样变是否有红肿等炎性,表现乳腺区浅表静是否怒张等。

5、超声检查:当怀疑乳腺有肿块,超声检查是必须做的。这是一种初步筛检乳房硬块的检查手段,能用来判断肿块性质和位置。但它对直径在1厘米以下的肿块识能力较差,如果单做这项检查的话,可能会错过较小的肿块。

6、红外线扫描:红外线扫描尤其适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进筛检。该检查要是利用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对红外线吸收率的不同,而显示透光、暗亮等不同的灰度影像来诊断乳腺疾病。由于这项检查速度快、无放射性因而在体检中常作为乳腺疾病的初筛检查。虽然该检查不属于乳腺专业检查,但仍可作为乳腺病变的一种检查式。

鉴别诊断

乳腺小增生(乳腺增生病情发展的第二阶段)是25~40岁中青年女性的常见病,发生率约占5%。每20个人就有1个人可能在绝经前发现。它既不是肿,也不是炎症,而是女性分泌紊乱使乳腺导管和小结构上发生变化所致。如果女性到了一定年龄不结婚、不生育、不哺乳就容易因为分泌失调,使双乳腺腺管末端增生。大量临床资料分析表明,乳腺小增生应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诊断。

乳腺小增生病又称囊性乳腺病,是妇女多发病之一,乳房发现肿块是病人就诊的要原因。肿块常为多发性,可局限于一侧乳房或弥于两侧乳房。肿块为颗粒状结,小的如芝麻绿豆,大的集会成块,但缺乏明显的边界,与皮肤和深部组织并无粘连。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乳房胀痛,胀痛与月经周期有而呈周期性,月经前胀痛较重,月经过后胀痛减轻。

乳腺小增生鉴诊断(1)乳腺小增生病与乳腺纤维腺瘤

两者均可见到乳房肿块,单发或多发,质地韧实。乳腺小增生病的乳房肿块大多为双侧多发,肿块大小不一,呈结状、块状或颗粒状,质地一般较软,亦可呈硬韧,偶有单侧单发者,但多伴有乳房胀痛,触之亦感疼痛,且乳房肿块的大小性状可随月经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多;乳腺纤维腺瘤乳房肿块大多为单侧单发,肿块多为或卵,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质地一般韧实,亦有多发者,但一般无乳房胀痛,或仅有轻度期乳房不适感,无触痛,乳房肿块的大小性状不因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患者年龄多在30岁以下,以20~25岁最多见。

此外,在乳房的钼靶X 线上,乳腺纤维腺瘤常表现为或卵密度均匀的阴影及其特有的环透明晕,亦可作为鉴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

乳腺小增生鉴诊断(2)乳腺小增生病与乳腺癌

两者均可见到乳房肿块。但乳腺小增生病的乳房肿块质地一般较软,或中等硬度,肿块多为双侧多发,大小不一,可为结状、块状或颗粒状,活动,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肿块的大小性状常随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而发生变化,且肿块生长缓慢,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乳腺癌乳房肿块质地一般较硬,有的坚硬如石,肿块大多为单侧单发,肿块可呈、卵或不规则,可长到很大,活动度差,易与皮肤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无,可在短时间迅速增大,好发于中老年女性。

此外,在乳房的钼靶X线上,乳腺癌常表现为肿块影、细小钙化点、异常管影及毛刺等,也可以帮助诊断。

肿块针吸乳腺癌可找到异型细胞。最终诊断需以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准。

补硒防治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体多种生物酶的成,对细胞的生长繁殖和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硒与恶性肿起人们的重视,并获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资料显示,大多数肿患者硒含量均低于正常人,如女性乳腺恶性肿。因此,防治乳腺恶性肿可以通过补硒增加体的硒含量。

硒是“抗癌之王”,其抗癌机制是通过抑制致癌的代谢活性酶类与致癌起竞争作用,降低致癌物的毒性,减少致癌与DNA的反应率,加速致癌的灭活和排泄。

硒能选择性的抑制肿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蛋白的成和DNA复制,降低癌细胞增殖速度,从而起抑制作用。

硒能通过激活淋巴细胞的一些酶系统而加强淋巴细胞的抑癌功能进而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使机体能有效发挥免疫监视作用,杀灭和清除细胞突变。

注意事项

性反应周期与生育、哺乳一样,是对乳腺功能的一种调。一旦缺乏这种生理过程的调分泌系统易于失调就容易发生乳腺持续的充肿胀,导致乳腺的增生或乳腺癌的发生。 所以,作为女性不要把性生活作为可有可无的活动,不要动辙拒绝丈夫的性要求,也不要把性生活作为伺奉丈夫的义务,自己成为“局外人”、旁观者,而应积极全身投入其中,悉体会,尽情享受性的快乐。如有性功能障碍,如性欲低下、性高潮缺乏等两性生活难以和谐者,一定要积极诊治。尽量避免离婚、孀居和独身,保持有规律的性活动。平时应该阔,精神愉快,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抑郁和发怒,使分泌系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乳腺小增生是激素分泌相对增多,使乳腺管扩张成囊状,囊壁的上皮细胞增生旺盛,成一个或多个囊肿,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乳房的多个大小不一的肿物,呈或不规则,触摸时质地硬而韧,有一种摸橡皮块的感觉;肿块与皮肤和深部组织之间并无粘连,可被推动,但与周围组织的分界不清楚。大多患乳腺小增生症的病人常在发病数月至1~2年后自缓解,故一般无需治疗,平时可用胸罩托起乳房。乳腺小增生吃什么?在医生指导下可服消遥缓解疼痛。由于3、4级的并且是囊性增生的有2%~3%的病人有恶变的可能,这种情况最好每3~6个月去医院检查一次,以免耽误治疗。

注意事宜

某地市曾对10178妇女进乳腺病普查,结果患乳腺小增生的人有43%。乳腺小增生要注意什么?防治乳腺小增生,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平时应注意几点:

1、要保持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更不可有长时期精神抑郁,尤其是在月经前期更应注意;

2、要劳逸结,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

3、注意饮食结构,忌食或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尤在治疗期间应遵医嘱;

4、乳腺小增生要注意什么?要有和谐的性生活,不冷淡以保持体激素水平和乳腺组织的生理调

5、不长期使用含有激素的化妆美容品;不过食含有激素类的滋补品和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本病。

此外,还需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因为乳腺小增生有一定的癌变率。一旦发现乳房肿块或有月经周期乳房胀痛乳头溢液等现象时,应及时到专科医院检查,以防隐患。

预防方法

乳腺小增生的预防需要保持情的舒畅、情绪的乐观是乳腺增生的最好防御武器。乳腺小增生是妇女最常见的乳房疾病,约占全部乳房疾病的60%,80%-90%的女性会发生此病。大多数乳腺增生症是安全的,只有少部分可能有发展成乳腺癌的危险。单纯的小增生并不会发生癌变。 年龄在16--50岁的女性,都应定期进乳腺普查,月经后第3--7天为最佳检查时机,可通过自查、触诊、钼钯等式检查:

1、20-35岁的女性应3年进一次红外线或乳腺外科检查;

2、50岁以上的女性应一年一次;

3、高危人群(乳腺病家族史、卵巢癌、腺体癌),有重度增生的女性应半年检查一次,进动态观察。

4、35岁以上的女性应该1--2年做一次;

5、减少人工流产次数,以减少乳腺增生的概率;

6、生活规律、适当运动。平时应劳逸结睡眠充足,少夜;

7、适当进跑步、扩胸等可以增强胸部健美的运动;

8、哺乳时间要充分。女性产后不哺乳哺乳不足8个月,会造成乳汁淤积发乳腺疾病的概率升高;

9、避免激素药物和美容产品的使用;

10、最好不要佩戴过紧或是有挤压隆胸效果的胸罩,这影响乳房的新陈代谢和淋巴回流,导致乳腺增生

11、减少高能量的补品及食品;

12、饮食以清淡为,多吃绿蔬菜、新鲜水果,在无医嘱的情况下,不要自服用蜂胶蜂王浆花粉及一些含激素服液,特是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更不要借助这些补品来改变激素水平下降的现状。

饮食注意事项

1、海带肉皮冻(每日食之),起到软坚化瘀的作用。

2、 蒜苗肉包子(蒜苗与肉比例为4:1),抑制恶性肿

3、 生(但消化不良不能吃生)、大枣,芦笋每日尽量食之,尤其大枣(每日6个)一年四季坚持。

4、 每日吃豆及豆制品,每日一个苹果(有条件的炸汁)。

5、 核每日三个,不能过食,多食便秘

6、 白萝卜常吃(白萝卜不能与红萝卜一起吃)。

7、 咸菜、咸蛋与咸肉等腌制品尽量不食。

8、 米饭一定要把米淘干净(水为清水)否则有致癌成分。

9、 加热菜要用微波炉(起到杀菌的作用)。

10、 西红要多食,尤其是熟西红

11、 清体垃圾的食品有:海带木耳发泡6小时以上)、菌类、动物

12、 绿(功效在后面专有介绍)、枸杞粥)、山楂常吃。

13、 坚果要常吃:榛子杏仁果、无花果

14、 隔夜的白菜不能吃。

15、 西兰花在身体产生抗体,抗病毒侵入。

食疗养生要诀

萝卜缨子不要钱,止泻止痢赛黄连;萝卜、干姜,治咳有效又便宜;多吃芹菜不要问,降压喊得应;黄瓜鲜脆甜,常吃美容;吃了十月子,饿死郎中爷;多吃番茄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胡萝卜小人参,常吃长精神;红萝卜,有功,降压降脂显通;韭根瘀活;鲜藕止,熟藕补羊肉肺虚最适宜;一要三瓣蒜,痢疾好一班半;大蒜是个宝,抗癌效果好;姜,蒜败毒,常吃萝卜强筋

乳腺病食疗以上是一些参考资料,我们的生活饮食习惯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在用这些食疗法的时候要慎重。

饮食注意

1、饮食宜清淡,不食羊肉、蟹、鳗、咸黑鱼发物

2、忌食辣椒、麻椒、生葱、生蒜、白等刺激性食物及饮料。

3、食桂阿胶蜂王浆等热性、凝性和含激素成分的食品。

4、多食瘦肉、鸡肉、鸡蛋、鹌鹑蛋鲫鱼、甲白鱼、白菜、芦笋、芹菜菠菜黄瓜冬瓜香菇豆腐海带紫菜、水果等。

日常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一些式进自我的调整来预防或减少乳腺增生的发生,而很多式是我们可以轻松做到的,具体如下:

(1)保持好情好了,卵巢的正常排卵就不会被坏情绪阻挠,激素分泌就不会减少,乳腺就不会因受到激素单方面刺激而出现增生,已增生的乳腺也会在激素的照料下逐渐复原。不良的理因素(过度紧张、刺激、忧虑、悲伤)造成神经衰弱,会加重分泌失调,促使增生症的加重,故应解除各种不良的理刺激。对理承受差的人更应注意少生气,保持情绪稳定。活泼朗的情有利于乳腺增生早日康复。

(2)规律的睡眠 作为女性,规律的作息时间、健康的生活式是远离疾病的重要保障。规律睡眠不仅有利于平衡分泌,更给体各种激素提供了均衡发挥健康功效的良好环境。团结的力量大,各种激素协同作自然能打败乳腺增生

(3)低脂高纤维饮食 遵“低脂高纤维”饮食原则,要多吃蔬菜和水果类,多吃粗粮,控制动物蛋白摄入,平时少吃油炸食品和动物脂肪和肥肉、动物脏等。还有一种深受女性欢迎的食品——蜂蜜,也在此列。据医研究实,蜂蜜蜂胶蜂王浆等食品中含有大量的动物性激素,大量服用对于女性、特是患有乳腺类疾病的女性没有好处,所以日常食用时一定要控制好量,千万不要陷入误区。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激素都会乳腺增生植物激素就是一种对女性健康有好处的激素。这种激素要蕴含在各类豆制品中,例如黑豆、黄豆、豆腐,多吃一点对女性很有好处。

(4)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矿物质钙、镁、、锌等能成一种新的激素——前列腺素E,它能抑制乳腺增生和防止乳腺增生转化成乳腺癌

(5)妊娠哺乳,避免反复人工流产 妊娠哺乳对乳腺功能是一种生理调,适时婚育、哺乳,对乳腺是十分有利的。妊娠哺乳期间激素分泌充足,能有效保护、修复乳腺;而哺乳能使乳腺充分发育,并在断奶后良好退化,不易出现增生。

能否根治

乳腺小增生是一种顽固的疾病,之所以会成为顽疾,要是由于患者急求成和盲用药等众多因素所造成,因此只要在正确认识的前提下配医生的治疗,是完全可以得到治的。

乳腺小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据调查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小增生,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患病后的要临床表现为乳房疼痛、肿块和溢液等。有的患者在治疗后却又反复发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因此很是苦恼。其实乳腺小增生是因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久而导致气滞淤于乳而发。之所以最终成顽疾,多由于患者急求成,盲用药,最终导致缠绵难愈。因此建议患者应当遵在提高自身免疫抵抗机能的前提条件下,保持正确认识、精神乐观和情舒畅的态,配医生积极进治疗,这样才能达到彻底治愈。

调理治疗

1、乳腺小增生的治疗:改变饮食防止肥胖少吃油炸食品,动物脂肪,甜食及过多进补食品,要多吃蔬菜和水果类,多吃粗粮。黑黄豆最好,多吃核黑芝麻、黑木耳蘑菇

2、乳腺小增生的治疗:多运动防止肥胖提高免疫力。

3、乳腺小增生的治疗: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保持性生活和谐。

可调分泌失调,保持大便通畅会减轻乳腺胀痛

4、乳腺小增生的治疗:理上的治疗非常重要

对于乳腺增生这种疾病来说,对人体的危害莫过于理的损害,因缺乏对此病的正确认识,不良的理因素过度紧张刺激忧虑悲伤,造成神经衰弱,会加重分泌失调,促使增生症的加重,故应解除各种不良的理刺激。对理承受差的人更应注意,少生气,保持情绪稳定,活泼情即有利增生早康复。

夫妻生活

乳腺小增生与性生活的系对于许多女性来说,并不了解。其实乳房作为性器官之一,与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乳腺小增生占女性乳房疾病患者的三分之二以上,从青年到中年均可发生。发病初期有乳房痛,以后出现肿块,或有乳头淡黄溢液,使病人很紧张。另据统计约有1%-3%的本病患者可能会

转变为乳腺癌,所以,妇女都应重视预防乳腺小增生症的发生。

乳腺小增生的原因除了缺乏和谐的性生活,长期性压抑,得不到性快感有以外,还与初产年龄超过30岁、从未生育、高龄未婚、产后不哺乳流产次数多、低下及夫妻系不和睦等等有

症状混淆

一、乳腺小增生(Ⅰ期乳腺增生):是乳腺的初期增生,多发生在25-35岁,症状表现较轻,属于乳腺增生Ⅰ期。在乳腺增生患病率中占70%以上,往往不被起重视,不积极治疗任其发展。

二、乳腺腺病(乳腺导管扩张症,Ⅱ期乳腺增生):是乳腺初期增生的进一步发展,从小增生发展到乳腺导管扩张,称为乳腺腺病,多发于30-45岁,症状表现严重,属于乳腺增生Ⅱ期。容易起重视,往往治愈比较困难,久治不愈造成精神压抑,导致症状加重。严重导致分泌紊乱,身体则出现一系列疾病症状,如月经不调、失眠多梦、肤色嗨暗等系列反应。

三、囊性增生(乳腺导管扩张并上皮细胞增生症,Ⅲ期乳腺增生):是乳腺二期增生的进一步发展,多发生在40-55岁,症状表现非常严重,属于乳腺增生Ⅲ期。三期增生的恶变率在70%以上,积极治疗和定期检查是非常必要地,三期乳腺增生往往会给患者带来精神压抑及恐惧理。

四、乳腺囊肿病(Ⅳ期乳腺增生):乳腺导管细胞及上皮细胞大量堆积死亡,囊肿性肿块,癌变率90%以上。

五、乳腺癌(Ⅴ期乳腺增生):多由囊性增生和囊肿进一步发展而来,乳腺癌的早期治疗只有手术,保乳与否是手术的选择。Ⅰ期和Ⅱ期乳腺增生发展成乳腺癌的机率1-3%,患上乳腺增生都必须及时治疗,不能任期发展。

八大要点

1、理上的治疗非常重要,乳腺增生对人体的危害莫过于理的损害,因缺乏对此病的正确认识,不良的理因素过度紧张刺激忧虑悲伤,造成神经衰弱,会加重分泌失调,促使增生症的加重,故应解除各种不良的理刺激。对理承受差的人更应注意,少生气,保持情绪稳定,活泼情即有利增生早康复。

2、改变饮食,防止肥胖少吃油炸食品,动物脂肪,甜食及过多进补食品,要多吃蔬菜和水果类,多吃粗粮。黑黄豆最好,多吃核黑芝麻、黑木耳蘑菇

3、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保持性生活和谐。可调分泌失调,保持大便通畅会减轻乳腺胀痛

4、多运动,防止肥胖提高免疫力。

5、止滥用避孕药及含激素美容用品、不吃用激素喂养的鸡、牛肉

6、避免人流,产妇多喂奶,能防患于未然。

7、自我检查和定期复查。

8、明确诊断,据病情制定理的治疗案。

治疗原则

乳腺小增生是一种顽固的疾病,之所以会成为顽疾,要是由于患者急求成和盲用药等众多因素所造成,因此必须在正确认识的前提下配医生的治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乳腺肥大

下一篇 妊娠期胸痛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