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频发房性早搏

过早搏动亦称期前收缩、期外收缩,简称早搏。是一种提早的异位搏。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可偶发或频发,频发(6次/分或30次/小时),持续呈联律的,连续发生2-3次早搏,呈多源性或短阵动过速者。过早搏动可无症状,亦可有心悸跳暂停感。频发的过早搏动可致(因量减少起)乏力、头晕症状,原有心脏病者可因此而诱发或加重绞痛或力衰竭。听诊可发现律不规则,早搏后......
目录

原因

频发房性早搏,见于二尖瓣病变,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冠病,尤其是多源性的,可能是房颤动的前奏。起早搏的原因有很多,有一些健康人的心脏也可能发生早搏,而在病态心脏更易发生。早搏是很常见的,任何人在一生中都难免不发生。

一般来说,年龄愈小愈罕见,年龄愈大愈多见。其最高发生率介于50―70岁之间。5%左右的健康人可发生过早搏动。发生了早搏,可使搏出量减少。但是,每分钟少于6次的早搏,对身体健康几乎无影响(生理性)。健康人发生早搏往往有一些人为的诱因,如情绪激动、饱餐、过劳、上呼吸道感染道系统的疾病、电解质紊乱、药物作用等。

检查

要靠电图诊断,电图表现可有以下的表现:

1.典型房性期前收缩电图特点:

(1)提前出现的异Pprime;波:Pprime;波状和窦性P波不同。Pprime;波通常不是逆性的,但若起源于房下部,其Pprime;波可为逆性。

(2)Pprime;-R间期均大于0.12s。

(3)QRS波群的态、时限和基本窦性律相同。

(4)有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2.对房性期前收缩典型电图特点的描述:

(1)Pprime;波:房性期前收缩的Pprime;波提前出现,可重叠在前一窦性搏的T波之后、T波上,可使T波发生钝挫、切迹或波幅增高、降低等各种变。如果提前更早,Pprime;波可重叠在ST段上,或R波降支至S波这一区域。而ST段、T波、R波降支至S波区域均为房易颤期,易导致房颤动的发生。Pprime;波可呈高尖、扁平、双向或倒置。在同一个导联上Pprime;波态可有2种或3种以上,称多源性房性期前收缩

(2)Pprime;-R间期房性期前收缩的Pprime;-R间期均大于0.12s。其长度取决于房性期前收缩的提前程度和房室交接区的传导功能。发生在收缩晚期的房性期前收缩。Pprime;波发生于T波高峰至T波末尾。由于房室交接区和室处于相对不应期,故易发生Pprime;-R间期干扰性延长,常超过0.20s,并常出现室差异性传导。房性期前收缩发生在舒张早期,Pprime;波发生于T波末尾至u波末尾。此外,亦偶尔可出现Pprime;-R间期延长和(或)室差异性传导。通常在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舒张早期、舒张中期的房性期前收缩,其Pprime;-R间期为0.12~0.20s。收缩中期的房性期前收缩,即发生于J点至T波高峰间的房性期前收缩,由于房室交接区处于绝对不应期故不能下传。但少数房性期前收缩如落在第一超常期即ST段的中段中而意外地下传,则称超常期传导;如不落在ST段的中段,而位于收缩中期的其他部位时间下传亦系超常期传导,即空隙现象。如果房性期前收缩发生更早,由于房室交接区正处于绝对不应期,所以Pprime;波后由于阻滞而不产生QRS波,这即为未下传(或被阻滞)的房性期前收缩

(3)QRS-T波:通常是正常的,在下列情况下,房性期前收缩后可出现宽大畸的QRS波:①伴有室差异性传导;②伴有预激综征;③伴有束支传导阻滞

(4)代偿间歇:通常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还可出现下列三种表现:①少数情况下出现完全性代偿间歇,此因房性期前收缩出现晚,Pprime;波落在窦性周期的前20%。此时窦房结冲动已始发放,两者在窦房连接处发生干扰,但下一次窦性冲动仍时发出,故成完全性代偿间歇;②房性期前收缩呈插入性,即在两个窦性搏之间插入一个房性期前收缩,没有代偿间歇(P-Pprime;+Pprime;-P=P-P);③房性期前收缩发生过早,Pprime;波落在窦性周期始的15%~17%,可传入窦房结起窦性回波,其在电图上表现为房性期前收缩后有一个提前出现的窦性P波。

鉴别诊断

诊断:

一、房性早搏:提前出现的P波,态与窦性律的P波不同,P-R间期0.12秒。QRS波群大多与窦性律相同,有时稍增宽或呈畸,伴ST段及T波相应改变,称为室差异性传导,需与室性早搏,前者QRS波群前可见P波,P-R间期0.12秒,V1QRS波群多为rsR。提早畸P波之后无QRS波出现,称为房性早搏未下转呈阻滞性房性早搏。

二、房室交界处性早搏: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其态与窦性的相同或兼有室差异传导。QRS波群前后有时可见逆P波,P-R间期短于0.12秒,或没有P波。其代偿间期可为不完全性或完全性。

三、室性早搏:有过早出现的QRS波群,其态异常,时间大多0.12秒,T波与QRS波群相反,S-T段随T波向移位,其前无相的P波,有完全性代偿间歇。室性早搏可发生在两次窦性搏之间,成插入性室性早搏

四、多源性早搏:房性或室性早搏有时由两个以上的起搏点产生,电图中房性早搏的P波和室性早搏的QRS波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态,且配对间期不等,称为多源性早搏。频发的早搏可接连发生,如超过3次则称为短阵动过速。

五、并律型早搏:其特点是配对间期不恒定,但早搏之间有固定规律,最长的早搏间与最短早搏间之间成整倍数系,且常出现房性或室性融波。

缓解方法

治疗室性早搏的是预防室性动过速,室颤动和猝死

一、无心脏病的病人,室早并不增加其死亡率对无症状的孤立的室早,无论其态和频率如何,无需药物治疗。

二、对伴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应对其原发病进治疗,需紧急处理的室性早搏可静注50-100mg利多卡因,直至早搏消失或总量达250mg为止。律失常纠正后可需要每分钟滴入1-3mg,稳定后可改用服药物维持。利多卡因注射后数分钟即起作用,持续15-20分钟。治疗量对收缩力、压、房室或室传导影响不大。副作用有头晕、嗜睡。大量可抽搐、呼吸或搏抑制并可加重原有房室或室传导阻滞。有功能障碍或严重力衰竭者慎用。

三、对洋地黄中毒起的室性早搏。除停药外,静注射苯妥因钠或静滴注氯化钾常有效。低钾起的早搏,应积极去除原因,纠正低钾。

四、奎尼丁晕厥或锑治疗中出现的室性早搏,应立即停用奎尼丁或锑服药物可选用:

①慢律。

②beta;受体阻滞

洋地黄类;适用于由力衰竭而非洋地黄中毒起的室性早搏

普鲁卡因酰胺。

胺碘酮、双异丙吡胺律平、安他、常咯啉,室安卡因,乙吗噻嗪及英卡胺等。

五、房性早搏应积极治疗病因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脓痰

下一篇 平卧呼吸困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