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树
别名
入药部位
性味
味酸、咸,性凉。
归经
功效
解毒消肿,散瘀止痛。
主治
相关配伍
用法用量
采集加工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8m。叶柄及花序均密被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叶长25-45cm,总叶轴无翅或有狭翅;小叶7-17,近无柄或具短柄,卵形、椭圆形至长圆形,长5-12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至圆形,边缘有锯齿,上面近无毛或被微毛,下面密被灰褐色毛。花雌雄异株;圆锥花序大,顶生,长20-30cm,密被柔毛,花序柄粗壮;花密生,白色,长约2mm;花萼5裂,裂片卵形,被柔毛;花瓣5,黄白色,长圆形,具小睫毛;雄蕊5,较花瓣略长;柱头3裂。核果扁球形,直径约5mm,熟时橙红色,被小柔毛。花、果期全年。
生长环境
相关论述
1、《岭南采药录》:“消肿散毒。煎水洗小儿烂头疡,能止痒。治乳痈疮,脚抽筋症,跌打伤,肿痛,俱煎水洗之。以之浸酒,止痛,去瘀,生新。”
附注
全株含鞣质。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