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红膻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长圆锥形,长5-15厘米,径0.3-1厘米。茎直立,有细条纹,密被短柔毛,基部有残留的叶鞘纤维束,上部有少数分枝。基生叶和茎下部叶有柄,长5-20厘米,被短柔毛;叶片轮廓卵状长圆形,长4-17厘米,宽2-6厘米,1回羽状分裂,小羽片3-5对,有短柄至近无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4 (-7) 厘米,宽0.5-2 (-4) 厘米,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有缺刻状齿或近于羽状条裂,表面有稀疏的柔毛,背面和叶轴上密被柔毛;茎中部叶较基生叶小,叶柄稍短,叶片与基生叶相似,或为2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线形;茎上部叶较小,无柄,叶鞘长卵形或卵形,边缘膜质;叶片羽状分裂,羽片2-3对,或3裂,裂片线形。无总苞片和小总苞片;伞辐10-20,长2-3 (-4) 厘米,纤细,不等长;小伞形花序有花10-25;无萼齿;花瓣卵形或倒卵形,白色,基部楔形,顶端凹陷,有内折的小舌片;花柱基圆锥形,花柱长约为花柱基的2倍或更长。果实长卵形,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果棱线形,无毛;每棱槽内油管3,合生面油管4-6;胚乳腹面平直。花果期6-9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600-1700的山坡、林下、河边、灌丛中。
产地分布
栽培技术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洗净,切段,晒干备用或鲜用。
化学成分
地上部分含芹菜-7-O-葡萄糖醛酸甙(api-genin-7-O-glucuronide),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甙(luteolin-7-O-glucuronide),芹菜素-7-葡萄糖醛酸甲酯甙(luteolin-7-methyl-glucurunate),木犀草素-7-葡萄糖醛酸甲酯甙(luteolin-7-methyl-glucurunate)。
根中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γ-谷甾醇(γ-sitosterol),羊红膻根素[3-methoxy-5-(1′-ethoxy-2′-hydrox-ypropyl)-phenol]。另含芹菜素-7-O-β-D-葡萄糖甙(apigenin-7-O-β-D-glucoside),羊细膻酯(thellungianate)。根中分离出甾醇类、萜烯类、黄酮类物质及单糖等。根中主要含有挥发油;全草中含有黄酮苷。
![]() | ![]() |
药用价值
药性论述
【功效分类】温里药
【功效】温中散寒、温肾助阳,活血化瘀;健脾益气;养心安神;止咳祛痰。
【主治】克山病;心改建;气短;咳喘。用于脾胃虚寒所致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用治风寒袭肺、肺气失宣、咳嗽咳痰、胸闷喘息。
【各家论述】
1.《陕西中草药》:“祛寒宣肺,祛风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2.《陕西医学杂志》:“治心悸,克山病。老慢支、阳痿、早衰等。”
3.《中药通报》:“治疗产后虚弱,阳痿不育,风寒感冒,痰饮咳嗽等。”
【药用配伍】
1.阳痿不举,精少精冷。本品温肾壮阳,起痿生精,用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阳痿精冷,精少不育,多与巴戟天、补骨脂、淫羊藿、鹿茸等配伍,以增强药效。
2.气滞血瘀,胸痹心痛。本品辛散温通,气膻入血,能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用治心阳不振,心脉痹阻之胸痹心痛症,可单用煎服。亦可配伍丹参、檀香、川芎、桃仁、红花、桂枝等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之品同用。
3.心悸失眠,胸闷气短。本品养心安神,通心脉,养气血,用治心气不足,心悸怔忡,虚烦不眠、气短乏力,胸闷痞塞之症,常与炙甘草、薤白、桂枝、酸枣仁等同用,或单用亦有良效。
4.外感风寒,寒饮咳嗽。本品辛温发散,甘温壮阳,用治风寒喘咳,有温肺化痰散寒之功。常与荆芥、苏叶、防风等同用,治疗外感风寒;或与细辛、半夏、干姜等同用,治疗寒饮咳嗽。
【用法用量】
药理作用
1.初步药理实验证明根及全草有抗凝血的作用。全草尚能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冠脉阻力,有降压作用,能降低心肌氧耗量。
2.黄酮苷能增强心肌及脑组织呼吸酶的活性;其水煎醇沉制剂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并具有一定强壮作用。
临床研究
以其与细叶马先蒿配伍水煎服,可治疗慢性克山病(陕西中医药,1986,15(4):58);单用水煎服,治疗气管炎(中华海药(下)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3.755)。
选方
1. 治潜在型及慢性克山病: 羊红膻根、细叶马先蒿各3钱,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3一5天为一个疗程,休息15一20天再进行第二个疗程。(或用羊红膻全草1两,黄精5钱,水煎,1日分2次服亦可)。
2. 治气管炎:羊洪膻根3钱,或全草5钱,水煎服。陕西民谚家在羊洪膻,骡马拴满圈。当地多用此品治疗家畜的劳伤、乏瘦,每收良效。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