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高通气

通气征(hyperventilationsyndrome)是由于通气过度超过生理代谢所需而起的一组症候群。其特征是临床症状可以由过度通气激发试验复制出来。传统的观念认为,焦虑和应激反应等因素诱发了超生理代谢需要的过度通气,而临床症状都可以用过度通气呼吸性碱中毒来解释。通气征的发病机制研究近来有很大进展,呼吸中枢调异常在通气征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呼吸的要功能之......
目录

病因

通气征的发病机制研究近来有很大进展,呼吸中枢调异常在通气征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呼吸的要功能之一是维持浆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一狭窄而稳定的生理范围。这一功能是通过以下几个过程完成的:体的律性更新,通过膜与液的体交换,体在液中的运输,与组织体交换。呼吸又是由脑干的呼吸中枢来调的,脑干呼吸中枢的活动一面通过化感受器受到代谢变化的负反馈调,另一面又受到脑干以上高位神经结构(大脑皮层、下丘)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代谢和高位神经结构的影响协调一致,使机体适应外环境的变化,保持浆二氧化碳分压在恒定的生理范围。例如,在讲话、唱歌、思维、运动过程中,代谢控制与高位神经结构的影响互相配,避免通气过度或通气不足。

诊断

迄今为止,通气征的诊断仍限于临床诊断,据可疑的症状过度通气激发试验部分或完全复制出症状、在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的前提下,做出临床诊断。

nijmegen症状问卷列通气征的十六项常见症状,包括胸痛精神紧张、视物模糊头昏精神混乱或对周围的情况完全不加注意、呼吸深而快、气短、胸部发紧或不适、腹胀、手指麻木或针刺感、呼吸困难、手指或上肢强直、周围发紧、手脚冷、心悸心慌焦虑不安。症状出现的频繁程度计分:0=从来没有,1=偶而,2=有时,3=常,4=频繁。十六项症状总积分达到或超过23作为症状诊断标准。少数病人为频繁的急性发作过程,对这类病人的计分法为:1=0-3次/每月,2=1-2次/每周,3=3-6次/每周,4=每天1次或更频繁。

鉴别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临床诊断标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某些慢性疲劳征、慢性疼痛的病人,或躯体式障碍的精神病患者,其临床表现与通气征相似,至少部分地符诊断标准。此外,部分病史典型的通气征患者,nijmegen症状问卷总积分达不到23或更高的标准。因此,客观诊断指标,尤其是反映呼吸控制异常发病机制的客观标准有助于诊断和鉴诊断。可能的指标有:paco2降低、hardonk和beumer系数、co2正反馈调现象和呼吸式异常。

paco2的降低是诊断的直接呼吸生理依据,它表明病人此时此刻正处在症状的急性发作期、过度通气、急性呼吸性碱中毒。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病人为慢性过程,急性发作时间短(10分钟左右)。常规分析检查很捕捉到急性呼吸性碱中毒。lum报道,约三分之一以上的病人分析正常或处于正常低限。因此,分析正常不能除外诊断。皮paco2动态监测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法,它不仅反映病人发作时的改变,通过记录生活日记,还能够提供异常时的症状表现,诊断的可靠性强。但是,多数常规实验还不能装备,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过度通气激发试验曾被用来诱发出通气征的典型呼吸式,作为诊断标准。为此,hardonk和beumer记录了病人静息状态下呼末co2浓度(fetco2),自过度通气后,又记录恢复期的fetco2,恢复三分钟时的fetco2与静息状态下的fetco2之比≥1.5(hardonk和beumer系数)作为诊断标准。hardonk和beumer的工作未能得到其他者的重复验。产生分歧的原因可能与研究的病人年龄分布不同有。临床应用过程中,我们观察到hardonk和beumer系数既没有特异性,又缺乏敏感性。

folgering和colla研究了co2正反馈现象的诊断价值,观察了50例通气征病人,发现有18例病人表现出明显的co2正反馈现象。

呼吸式的异常,特平静呼吸所诱发的过度通气,诊断的特异性很高(95%),年轻组(20~28岁)的敏感性为50%,中青年组(29~60岁)敏感性较低,仅为30%。

firedman研究了屏试验的诊断价值。将屏试验与过度通气激发试验结起来。过度通气激发试验之前,嘱病人深吸到tlc位,立即用手指捏住子屏,直至屏不住呼为止,记录屏时间。激发试验后屏时间与激发试验前屏时间之比,作为过度通气指数。从他报道的资料来看,屏试验简单易,特异性和敏感性都较高。1984年,mantysaari重复了屏试验,收集了30例男性病人和30例正常对照(年龄跨度17~28岁,平均年龄20岁),特异性为73%,敏感性60%。临床应用之前,有必要系统研究,尤其是在29岁以上年龄组和女性病人中。

迄今为止,通气征的诊断仍限于临床诊断,据可疑的症状过度通气激发试验部分或完全复制出症状、在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的前提下,做出临床诊断。

nijmegen症状问卷列通气征的十六项常见症状,包括胸痛精神紧张、视物模糊头昏精神混乱或对周围的情况完全不加注意、呼吸深而快、气短、胸部发紧或不适、腹胀、手指麻木或针刺感、呼吸困难、手指或上肢强直、周围发紧、手脚冷、心悸心慌焦虑不安。症状出现的频繁程度计分:0=从来没有,1=偶而,2=有时,3=常,4=频繁。十六项症状总积分达到或超过23作为症状诊断标准。少数病人为频繁的急性发作过程,对这类病人的计分法为:1=0-3次/每月,2=1-2次/每周,3=3-6次/每周,4=每天1次或更频繁。

预防

式呼吸训练治疗的概念(或呼吸治疗、呼吸再教育)早在1938年由soley和shock提出,是前普遍接受的有效治疗措施。治疗分三个步骤:①向病人解释症状过度通气之间的联系,症状是由过度通气起的,以此来说服病人通气征的诊断和该疾病的性质,解除病人精神负担,消除恐惧理。②病人需要习正确的呼吸法,即式呼吸、缓慢呼吸,通过减慢呼吸频率减少或消除过度通气的倾向性。③病人需要接受二十次呼吸训练,在2~3个月完成。该治疗措施在缓解病人症状、减少惊恐发作频率和强度面无疑是有很好疗效的。式呼吸训练治疗缓解症状的机制在于降低呼吸频率。而仅给予一般性的神经官能症的治疗药物例如谷维素、溴、镇静常常不能缓解病情。通气征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是大家熟悉的面罩(或袋囊)重呼吸疗法,通过增加呼吸死腔,使paco2增加,通气减低,症状迅速得到缓解。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过度换气综合征

下一篇 羊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