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房室分离

房室分离就是房室分离的病人,出现两个激动产生点,房的激动点控制房,室的激动点控制室,因此,房率和室率往往不一致。平时说的率是指室率。正常人激动由窦房结发出,先激动房,再向下激动室,因此房率和室率是相同的房室分离又称房室的失同步。房室分离常见于三度房室阻滞(阻滞型房室分离),房颤动、室性动过速、干扰性房室分离等。与饮、紧张、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有房室分离要有以下几种......
目录

病因

与饮、紧张、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有

诊断

房室分离要有以下几种:  

1、室性动过速简称室速,指在室存在异常电通路,通常此通路存在于梗死或有肌病变的中,部分可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称为“特发性室速”)。当一个电信号进入到这样的通路时,可沿环路运室随每一次环路运收缩一次,导致快速率。室速是较为严重的律失常,死亡率较高,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室速通常不能自终止,有时室速甚至可以恶化为室颤和心脏骤停,导致死亡。室颤动简称室颤,指室多部位电活动以极快速和不规则式传导,导致室停止有效泵,终止环。如不能及时终止室颤,病人会在几分钟死亡

2、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律失常之一。在一般人群的总患病率在0.4%,成人患病率在0.5%~0.95%之间,60岁以下的患病率为1%,随着年龄增加,房颤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在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激动传导的向不一致,频率快而且不规整,这使房丧失了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时房的激动频率高达300~600次/分,虽然由于房室结的保护作用可使这些激动不能全部到达室,但是室率(率)仍然可达到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窦性律快得多,而且律绝对不整齐。

房颤动的原因及伴发因素压、冠病、心脏外科手术、瓣膜病、慢性部疾病、力衰竭、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动脉栓塞、甲亢、心包炎、其它类型律失常、其它--可能与饮、紧张、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有

房颤动的表现心悸――感到跳、心脏跳动紊乱或跳加快;体力疲乏或者劳累;眩晕――头晕眼花或者昏倒;胸部不适――疼痛、压迫或者不舒服;气短――在轻度体力活动或者休息时感觉呼吸困难;虽然一些病人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危害(栓栓塞并发症)仍然存在。

房颤动的危害1.成与栓塞:房颤时房丧失收缩功能,液容易在淤滞而栓,落可随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栓塞(中偏瘫)、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肢)等。在不伴有其它疾病年龄小于60岁的房颤病人,卒中的年发生率为1%左右,而在60~75岁以上的病人,卒中的年发病率为2%。如果伴有其它栓塞高危因素,则卒中的年发生率可达4%。房颤患者卒中的高危因素包括以前有栓塞病史、压病、糖尿病、冠病、衰、房扩大、年龄超过65岁等。2.率快和律不整齐可使病人感到心悸。3.房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率增快可导致力衰竭。4.增加死亡率(是正常人的2倍)。

3、干扰性房室,一般指窦性激动与交界区激动在交界区附近或交界区发生干扰所致的房室分离(参见干扰)。它又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种。干扰性房室分离电图表现因激动的来源与干扰的部位不同而异。干扰性房室分离常为继发于其他律失常的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原发疾病,且大多数为一种暂时现象。

鉴别

房室分离律失常。

房室分离:房率和室率不一致。

律失常:心脏正常激动起源于窦房结,沿着传导系统下传,在一定时间范围依次抵达房和室,使心脏收缩和舒张。如果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异常通道传导,就会出现律失常。因此,律失常是由于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律异常。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翼枝榆

下一篇 羽裂盾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