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芋叶

芋叶 芋叶,中药。为天南星科芋属植物芋Colocasia esculenta(L.)Schott的叶片。分布于我国南及华北地区。具有止泻,敛汗,消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泄泻自汗盗汗肿毒,黄水疮,蛇虫咬伤叶片。味辛、甘,性平。止泻,敛汗,消肿,解毒。用于泄泻自汗盗汗肿毒,黄水疮,蛇虫咬伤。治黄水疮:芋苗晒干,烧存性研搽。(《青囊杂纂》)服:汤,15-30g;鲜品30-60g。......
目录

入药部位

叶片

性味

味辛、甘,性平。

功效

止泻,敛汗,消肿,解毒。

主治

用于泄泻自汗盗汗肿毒,黄水疮,蛇虫咬伤

相关配伍

治黄水疮:芋苗晒干,烧存性研搽。(《青囊杂纂》)

用法用量

服: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汁涂或捣

炮制

一、采集加工

7-8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二、炮制

《圣济总录》:“去粗。”《本草汇纂》:“取阴干。”现,取原药材,除去残余叶柄及杂质,搓碎,筛去灰屑。

形态特征

湿生草本。卵形,常生多数小球茎褐色,具纤毛。叶基生,2-3枚或更多,叶柄肉质,长20-90cm,绿色,基部呈鞘状;叶片卵状广,长20-50cm,质厚,盾状着生,先端短而锐尖,基部钝头,全缘,呈波状花序柄常单生,短于叶柄;佛焰苞长短不一,一般为长20cm左右;管部绿色,长约4cm,粗2.2cm,长卵形;檐部披针,长约17cm,展成舟状,边缘卷,淡黄色至绿白色肉穗花序长约10cm,短于佛焰苞;雌花序位于下部,长3-3.5cm,中性花序位于中部,长3-3.3cm,雄花序位于上部,长4-4.5cm,先端骤狭,附属器钻,长约1cm。期2-8月。

生长环境

我国南及华北各地均有栽培

饮片性状

呈不规则碎。上表面黑绿色,下表面灰白色。质脆。微,味微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