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药王茶

药王茶,是一种采用药食两用植物加工而成的代用产品商标。其源植物叫白毛银露梅(华西银腊梅),是陕西太白山天然植物发有限公司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和商标品牌。野生于秦岭太白山海拔3000米左右的的高山草甸区域。因中国隋唐时期伟大的医药家、“中华养生祖”——“药王”孙思邈在秦岭太白山潜修期间发现并终生饮用而得。据《秦岭植物志》《太白本草》等文献记载:药王茶“性平味微甘,入。清暑热,......
目录

药王茶介绍

药王茶源植物花叶】:药王茶

容介绍】:药王茶(《秦岭植物志》)

【异观音婆子

【源植物】为蔷薇委陵菜植物白毛银露梅(华西银腊梅)的

由来】

药王茶是一种高山野生,因中国隋唐时期伟大的医药家、“中华养生祖”——“药王”孙思邈在秦岭太白山潜修期间发现并终生饮用而得

植物态】

药王茶植物叫白毛银露梅(华西银腊梅),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野生于秦岭太白山海拔3000米左右的的高山草甸区域。华西银腊梅灌木,高1-1.5米。特征为花冠白色,多单生于具柄长约1.5-3厘米,面披白色长柔毛。产于秦岭太白县,海拔2000~3400米的高山灌丛中或草地中。过走访太白山药农和草医,认为前太白山地区所用药王茶,所采区域大多集中在我们采集标本附近,由于华西银腊梅前均为野生,其分布是自然演化的生态特征,因此太白山所产药王茶植物应为华西银腊梅,与其他区域和不同来源植物称为药王茶。鉴于该药王茶在孙思邈太白山隐居处分布丰富的特点,认可该植物所制药王茶植物来源的正品。

【采集】夏季7-8月采集,晾干深加工

【化成分】20mg/g以上黄酮类化物与十几种微量元素

【功用治】据《秦岭植物志》《太白本草》等文献记载:药王茶“性平味微甘,入。清暑热,益清心,健化湿,明,调”。现代多用于脂,压,糖尿病,失眠心烦及软化管等,可长期饮。

【用法与用量】饮,一次1-1.5克。

现代研究

现代化研究表明药王茶要含有黄酮类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及免疫等活性,并且民间应用历史悠久。因此对药王茶系统深入的整理研究,不但对于找治疗和防治慢性代谢性疾患的新药和保健品具有重要意义,也会推动中国文化并带动民族的济发展。

白药所含8 种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太白药所含8 种微量元素中Se、Cr、Cu、Fe、N i、M g 含量相对较大, 均在国家食品安全范围, 分析表明能代表太白药功效, 且部分元素相互之间呈现正相性协同性强, 该6 种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 其三个成分分了原是指标中三类不同性质的信息, 即防治糖尿病、补、防治心血管疾病。显示药王茶具有防治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作用,这与药王茶现代临床应用基本一致。通过太白药各样品成分得分、综得分排序显示太白药最佳采收期为7月。

华西银腊梅挥发油中的很多成分具有生物活性 ,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及其衍生物有降低脂 、抑制聚集 、促进固醇代谢和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 ; 肉豆蔻酸在体外均有显著的抗肿作用 ,可有效诱导肿细胞凋亡 ,同时它能诱导红豆杉细胞产生活性氧而影 响抗癌药物紫杉醇成;邻苯二甲酸酯有抗氧化 、抗癌 、抗 菌 及 驱 虫 避 蚊 等 活 性。因 此 , 华 西银腊梅挥发油化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济 价值 。通过对华西银腊梅挥发油化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为其化成分的深入研究 、创制中成药新品种 、发天然香料及综利用提供了科依据 。

黄酮类化物(Flavonoids),又称生物黄酮(Bioflavon-oids)或植物黄酮,黄酮类化物有着广泛的生物活性和多种药理活性,比如抗氧化、抗炎、抗诱变、抗肿成与生长等,特是近年来于黄酮在心血管、管、肿面的研究已比较深入,因此长期以来一直是天然药物和功能性食品研究发的热点。作者对药王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依据现药典法,结果真实可靠,反映了客观实际,显示总黄铜可作为药王茶质量控制指标之一,5批药王茶的总黄酮含量测定数据显示均在20%以上,且炮制品高于生品,这为药王茶具有清热、健、调功效提供了物质基础依据,同时表明药王茶具有极高的发和研究价值。

产品开发

企业荣誉资质

药王茶是一种高山野生的商标药王茶的高山野生、有机特性以及对身体良好的保健调理功效,决定了其优良的养生价值。陕西太白山天然植物发有限公司成立之初,便和陕西中医药大及相机构通力作,从植物的种属、资源分布、有效成分、毒理实验、养生机理、最佳采收期及加工工艺等全位进发研究。历无数次考察摸索、克服了重重困难、解决了种种难题。“药王茶”最终被国家卫计委特批为食品代用、被国家认监委添加入“有机食品认录”,且是录中“野生采集”项下唯一的品种。

产品优势

药王茶产品药王茶作为国家有机产品认中唯一野生采集类产品,与其他养生产品相比,具有以下几点天然优势:

首先,“中华养生祖”孙思邈的亲身体验和上千年的传承验,极具文化优势。《太白本草》《太白本草志》副编、药教授何子冀考认为:“相传孙思邈寿高141岁,这与他常药王茶有密切系”。

其次,药王茶原料很特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用植物研究所誉所长肖培者对药王茶的综研究表明:“药王茶要成份要有黄酮类、三萜类、酚酸类、有机酸、氨基酸及丰富的微量元素,黄酮类物质是一种天然抗氧化来源,这种抗氧化功能比人造的抗氧化活性还要强,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等功能,同时能提升机体免疫力,调整分泌,解决许多慢性代谢性疾病。”

再次,药王茶产品品质非常安全。由于药王茶生长在高海拔无人区,不可能有农药、化肥问题,周围空土壤也没有污染和重金属残留,国家认监委对其“有机产品认”就说明了一切。

最后,是剂型优势。任何养生法都贵在坚持,以养生很便、利于坚持。饮同时又摄入大量水分,利用水的代谢原理,在调理身体、补充养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同时,将体“多余”的废物和毒素排出。

药王茶与华西银腊梅

华西银腊梅药王茶的基源植物,为蔷薇委陵菜属,野生于太白山海拔3000米左右的的高山草甸区域。

华西银腊梅自然干品或鲜不宜直接当饮用。

一是未净化处理,屑沫草渣太多,微生物可能会超标。

二来研究发现,这个植物中含有的有效成份,炮制品比生品含量高,这应该是加工过程中完成了成份的固化和转化,同时炮制品有效成分溶出率增高,香增加,感绵甜。

第三,天然植物中含有的某些成份不适长期摄入,须通过加工予以祛除。因此,建议饮用药王茶的养生人士尽量选购过加工处理的药王茶成品。

药王茶采摘

权威考证

太白山药与资源调查

白吉庆,程虎印

陕西中医院,陕西 咸阳 712083)

摘要:的】考太白山所产药王茶植物及功效,并进资源调查,为药王茶发提供依据。【法】采用文献考和实地调查相结法来进。【结果】太白山所产药王茶植物为华西银腊梅,其年产药王茶总量约为1万公斤,认可该植物所制药王茶植物来源的正品。【结论】药王茶具有很高的发价值,在发中应注意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性发。

键词:太白山;药王茶;品种;资源

药王茶唐代著家孙思邈,在药物研究面研究丰富并著成了我国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术价值的两部医巨著——《千金要》和《千金翼》,被后世誉为药王。相传其在太白山隐居时常采摘一种被称为婆子的叶片,其也介绍给山民与草医饮用,后世就称其为药王茶[1]。药王茶能清热、健、调,干品暑热眩晕、胃气不和、滞食及妇女月经不调等症,现代多用于脂,压,糖尿病,失眠心烦以及软化管等,当地草医和群众长期饮用,已发展成为太白山地区代表性草药。为发该草药,我们对其植物资源进和调查。

1药王茶品种、功效考

1.1文献考

记载药王茶的文献始见于20世纪70年代“文革”期间的草药书籍,《陕西草药》始载[2],收载“原植物为金腊梅,药用,其味微甘,性平,具有清暑热,健,调,用于治暑热眩晕,两不清,胃气不和,滞食及妇女月经不调等症,长期饮可益清心。”《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3]载:“植物为金腊梅,药用味微甘性平,具有清暑热,益清心,调,健。用于治暑热眩晕,两不清,胃气不和,滞食;妇女月经不调。可长期饮,藏医用治赤白带下。”

20世纪80年代书籍,《中药大辞典》[4]收载容全部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陕西中药录》[5]是全国第三次资源普查的成果汇编而成,其载“药王茶植物,其味甘性平,具清暑热,,益清心,调,健。”,该书同时还载观音“原植物为白毛银露梅,具有清热,健,调的功效。”该书所载文献要参照了《中国植物志》[6]。《中国植物志》收载了具药用价值饮的原植物P.fruticosa L.var.fruticosa、白毛银露梅P.glabra Lodd.Var.mandshurica(Maxim.)Hand.-Mazz.《中国植物志》收载白毛银露梅文献要参照了《秦岭植物志》华西银腊梅容,其有“华西银腊梅(秦岭植物志),华西银露梅蒙古植物志),观音陕西)”。《秦岭植物志》[7]在蔷薇科Rosaceae委陵菜属Potentilla仅收载了华西银腊梅P.arbuscula D.Don var.veitchii(Wils.)T.N.Liou一种灌木,并载为“观音(太白山),药王茶(秦岭)”,并载其“嫩晒后可当入药,能清热,健,调,干品暑热眩晕,胃气不和,滞食及妇女月经不调等症。”自此以后的文献将,华西银腊梅均称为药王茶,其功效均能清热,健,调

21世纪始见对药王茶的化成分及药理作用探讨报道,白东亚等[8]报道了含有黄酮类成分和鞣质类成分。李春雁等[9]对总黄酮进了测定,表明其在10%以上。娄宁等研究报道了白毛银露梅挥发性化成分约占1.6%,康杰芳等[10]对陕西太白山产华西银腊梅的挥发油化成分进了研究报道,并鉴定了其中的39 种化物。

陕西中医院张后庸教授所写《太白山孙思邈隐居处的再认识》一文,考孙思邈在太白山隐居期间最可能是在现眉县汤峪镇碓窝坪,这里海拔2300米有药王茶生长,因此可见药王茶为孙思邈隐居时所饮用,确定太白山地区药王茶的民间应用原植物

1.2品种调查考

药王茶灌木,高0.5-2米,特征为花冠黄色,单或数朵生于。产黑龙江、吉林、辽宁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四川西藏等生区。陕西产于秦岭和大巴山山区,不易常见。生于海拔1000 -4000米以上的山坡草地、砾石坡、灌丛及林缘。

华西银腊梅灌木,高1-1.5米,特征为花冠白色,多单生于具柄长约1.5-3厘米,面披白色长柔毛。产于秦岭北坡的户县、眉县、太白县,南坡的佛坪,柞水县牛梁、洛南县草链岭,海拔1800~3600米的高山灌丛中或草地中。对眉县汤峪镇碓窝坪(海拔2300米)、太白山小文公庙(海拔3480米)和太白县鳌山第一平台(海拔2400米),所采药王茶样本进鉴定均为华西银腊梅P.arbuscula D.Don var.veitchii(Wils.)T.N.Liou。过走访太白山药农和草医,认为前太白山地区所用药王茶,所采区域大多集中在我们采集标本附近,由于华西银腊梅前均为野生,其分布是自然演化的生态特征,因此太白山所产药王茶植物应为华西银腊梅(或称白毛银露梅),与其他区域和不同来源植物称为药王茶。因此称太白山所产药王茶为太白药,鉴于该药王茶在孙思邈太白山隐居处分布丰富的特点,认可该植物所制药王茶植物来源的正品。

2太白山药资源调查

为了发太白药(华西银腊梅P.arbuscula D.Don var.veitchii(Wils.)T.N.Liou),我们对太白山所产药王茶了调查。药王茶在太白山分布于海拔1800-3500米的区域,资源最集中分布区域为2200-3400米,其群落特征最为明显区域在太白山森林公园范围和鳌山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之间的范围两块,其余地均有零星分布。据10年以上植株推算约有20万株,其分布面积约20万平米,前实现有组织采收药王茶是从2005年以后才始,要集中在太白县鳌山第一平台处,整个太白山前年采药王茶约5000公斤,据10年成年植株药王茶0.5公斤计算,太白山年产药王茶1万公斤。

3结论

秦岭是中国的绿,太白山是秦岭的核区域,资源保护措施到位,成立有国家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太白山森林公园,太白山已成为我国药用植物的基因库。太白山区域所产药王茶植物正品应为华西银腊梅P.arbuscula D.Don var.veitchii(Wils.)T.N.Liou,其功效清热,健,调。结合生态环境特征和太白山药资源分布情况,太白山所产药王茶应为我国药王茶正品,其可称为太白药更为适。太白山药资源具有较强的发价值,但是该资源繁育缓慢,在发时应注重保护野生资源,探索人工培育和繁育有效途径,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应进一步对太白药物质进研究,并制定其药材质量标准为药用发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康兴军,李亚军.张厚庸汉唐医文集[M].2005:121-126.

[2]陕西中医研究所革命委员会.陕西草药[M]·1970:247-248.

[3]中国科甘肃省川冻土沙漠研究所.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73:562

[4]江苏新医院.中药大典[M]·上海上海技术出版社1986:1618

[5]张志英,梁固城,刘淑芬等.陕西中药录[M]·西安:陕西技术出版社1988:173-174

[6]中国科院中国植物志编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出版社1985:第37卷:243-250

[7]中国科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秦岭植物志(第一卷第一册)[M]·北京:科出版社,1974: 547-549.

[8]白东亚,马明呈,张振华.不同海拔野生的成分分析[J].中国农通报,2007,23(6):371-375

[9]李春雁,王晓群,程立华等.中总黄酮含量分析[J]. 中医药信息,2001,18(4):55

[10]康杰芳,李焘,王喆之.华西银腊梅挥发油化成分的研究[J]. 西北植物报,2006,26 (7):1478-1481.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孕中期腹痛

下一篇 孕妇胃痛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