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胃慢性出血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因其黏膜已处于充水肿点状出与糜烂状态。轻则加重黏膜的损伤,使上部不适、恶心呕吐症状加重;重则溃疡和不易察觉的,使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出现贫血、体质下降、抵抗力低下,容易并发其他疾病。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致病因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研究发现几乎任何能影响机体的因素都能慢性浅表性胃炎。其中比较明确的病因有: (1)细菌、病毒及毒素: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粘膜......
目录

病因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致病因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研究发现几乎任何能影响机体的因素都能慢性浅表性胃炎。其中比较明确的病因有:

(1)细菌、病毒及毒素: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粘膜病变久不愈或反复发作,逐渐演变而成慢性浅表性胃炎

(2)鼻腔口腔部慢性感染:鼻腔口腔部等部位的慢性感染病灶,如齿槽溢脓、扁体炎、鼻窦炎等细菌或其毒素的长期吞食,可反复刺激粘膜而慢性浅表性胃炎发现90%慢性扁体炎患者有慢性炎症改变。

(3)吸烟:烟草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长期大量吸烟可使幽门括约松弛,十二指肠液反流,以及管收缩,酸分泌量增加,从而破坏粘膜屏障导致慢性炎性病变。据 Eward发现,每天吸烟20支以上者40%可发生粘膜炎症。

(4)药物:某些药物如水杨酸、皮质激素洋地黄消炎痛、保泰松等,可起慢性粘膜损害。

(5)刺激性食物:长期食用烈、浓咖啡、辛辣及粗糙食物,以及过饥或过饱等无规律的饮食式均可破坏粘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6)环及代谢功能障碍:粘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及其对各种损伤因素的防御能力,均与充足的粘膜流量密切相力衰竭或门静高压时,使长期处于瘀血和缺氧状态,导致粘膜屏障功能减弱,酸分泌减少,细菌大量繁殖,容易造成粘膜炎性损害慢性功能衰竭时,尿素从肠道排出增多,细菌或肠道水解酶作用产生碳酸铵和氨,对粘膜产生刺激性损害,导致粘膜充水肿,甚至糜烂。

(7)胆汁十二指肠液反流:纤维镜发现或胆汁返流是慢性胃炎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幽门括约功能失调或手术后十二指肠液或胆汁可反流至,并破坏粘膜屏障,促使H+及蛋白酶反向弥至粘膜起一系列病理反应,导致慢性胃炎

(8)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1983年澳大利亚者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胃炎患者的窦粘液层及上皮细胞中首次分离出HP。此后众多者对慢性胃炎患者进了大量实验研究,在 60%~90%慢性胃炎患者的粘膜中培养出HP,继而发现HP的感染程度与粘膜的炎症程度呈正相系。故1986年,世界肠病会第八届会议上提出了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HP致病机理可能要是通过破坏粘膜屏障,使H+反向弥,最终粘膜的炎症。

(9)身因素:由于理卫生不健康,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忧虑或抑闷状态,可起全身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尤其是交感神经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亦会导致粘膜管舒缩功能紊乱,造成粘膜流量减少,破坏粘膜屏障作用,久而久之粘膜慢性炎症反应。

诊断

慢性浅表性胃炎部疼痛为最常见症状,也有一些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其临床表现如下:

1.上腹痛:疼痛多不规律,与饮食无,一般为弥漫性上灼痛、隐痛、胀痛等,极少数患者表现为绞痛并向部放射,易误诊为绞痛。

2.嗳:因酸缺乏,发酵产等因素使体积存,导致嗳发生。

3.腹胀:因食物滞留、排空延迟、消化不良、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导致腹胀发生。

4.食欲不振慢性浅表性胃炎多有食欲减退或时好时坏。

5.恶心呕吐:炎性粘膜受理化、生物因素刺激,以及动力障碍、逆蠕动影响,出现恶心呕吐

6.便秘腹泻:大多数患者有便秘症状腹泻相对较少。

鉴别

急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要表现为上疼痛、不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有时伴腹泻,严重的急性胃炎还会呕血便血症状。急性胃炎包括四种类型

浅表性胃炎的表现:

①粘液增多附着在粘膜上不易落,用水冲掉后,可见粘膜表面发红或糜烂剥,需要和下的粘液或十二指肠返流粘液相鉴,一般返流粘液含有而且随蠕动而移动。

②小斑状或线状发红,有的地,有的地不充,故呈斑状,发红的境界不很明显,色调鲜红。线状充常见于皱壁隆起处。

③红白相间或斑,为在均匀的小红点,红点与黑点之间的粘膜略显苍白,有点象麻疹患儿的皮肤,一般粘膜比较平整。

水肿,粘液反光强,稍苍白,肿胀感。

⑤糜烂者表层粘膜剥,常有白苔,又可分为三型:隆起型,如丘疹端有脐样凹陷;平坦型,不高出周围粘膜;凹隐型、比周围粘膜低。糜烂的周围粘膜常有炎症表现。

萎缩性胃炎的表现:

①粘膜色改变:正常为桔红色,萎缩时呈灰白、灰黄、灰或灰绿色;同一部位的粘膜深浅不一致,红色强的地也带灰白色,一般灰黄或灰白色的地也有咯隆起的小红点或红斑存在;萎缩粘膜的范围可以是弥漫的,也可以是局部的,甚至呈小灶性,粘膜变薄而凹陷,境界常不明显。

管透见:萎缩初期可见到粘膜管;重则可见到粘膜下的大管如树状,暗红色,有时犹如在粘膜表面上,易与皱襞相混;底贲门的管正常时也可见到,观察管时要掌握好压力。萎缩性胃炎也可并浅表性胃炎;腺萎缩后腺窝可增生延长或有肠上皮化生而看到过成的表现,粘膜层变厚,此时不能看到粘膜下管,只见粘膜表面粗糙不平,颗粒或结僵硬感,光泽也有变化。

慢性浅表性胃炎部疼痛为最常见症状,也有一些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其临床表现如下:

1.上腹痛:疼痛多不规律,与饮食无,一般为弥漫性上灼痛、隐痛、胀痛等,极少数患者表现为绞痛并向部放射,易误诊为绞痛。

2.嗳:因酸缺乏,发酵产等因素使体积存,导致嗳发生。

3.腹胀:因食物滞留、排空延迟、消化不良、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导致腹胀发生。

4.食欲不振慢性浅表性胃炎多有食欲减退或时好时坏。

5.恶心呕吐:炎性粘膜受理化、生物因素刺激,以及动力障碍、逆蠕动影响,出现恶心呕吐

6.便秘腹泻:大多数患者有便秘症状腹泻相对较少。

预防

①保护粘膜药物:硫糖铝膜素、猴头菌、麦滋林—S等;②减少酸分泌的药物:如抗碱能药物阿托品、普鲁本辛、654-2等,H2受体阻滞甲氰咪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还有前列素E!、洛赛克等;③态钳制:德诺等;④促进肠蠕动药物:复安、吗叮啉等,还有新研制成的西沙比利。一般治疗安排4—6周,一种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选用或加用另一种药,联用药不宜在同类药中选择。还可以中药治疗,可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特点,结合病因、病理,进辨证分型施治。

一般可采用雷尼替丁庆大霉素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好,副作用少,复发率低。具体的法是:

(1)雷尼替丁:每次2,每天一次,睡前服,连服2周3;

(2)庆大霉素:每次2,每天3次,连服3周。若个病人服用庆大霉素不适,可改为卡那霉素,每次0.5克,每日2次服。

若患者上疼痛明显,可加服654—2或痛定,疼痛缓解后停用;上饱胀明显者,可先服3天乳酶生(每次1.5一3.0克,每天3次),再服雷尼替丁庆大霉素;伴有消化不良时,第1周配伍多酶;遇症状严重,恶心呕吐,不能进食的病人,先静滴注庆大霉素复安,待呕吐停止能进食后再庆大霉素雷尼替丁治疗。

饮食

1、多吃流质食物,如粥类,不要吃多盐,还有腌制食品。这两样东西里都含有亚硝酸胺,可以诱发和导致溃疡病变。

2、含粗纤维较多的芹菜韭菜、菠萝、火腿尽量不要或者少吃;咖啡、浓等,以及过甜、过酸的饮料不或者少,必要的话还应戒烟戒

3、水果可以考虑食用味清淡,无酸类刺激的,苹果类硬性水果就先不要考虑了,雪香蕉可以少吃,有清肠功能。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胃酸减少

下一篇 胃壁肌层缺损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