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胃嵌顿

嵌顿是食管旁疝的临床表现。病因食管裂孔疝地热发病原因:正常食管裂孔由左膈肌第1~4椎向前分为左右两翼,亦可起于左脚(第1~3椎前),犹如围绕颈而成,裂孔纵径3~5cm,横径2cm(图1)。在食管裂孔处有数层组织,如胸膜,纵隔脂肪、胸筋膜筋膜等,将胸腔与腔分隔。食管裂孔在反流中有重要作用,食管部周围食管裂孔的肉如同弹簧夹,其有律地收缩与吸运动同步。食管裂孔周围肉......
目录

原因

病因食管裂孔疝地热发病原因:正常食管裂孔由左膈肌第1~4椎向前分为左右两翼,亦可起于左脚(第1~3椎前),犹如围绕颈而成,裂孔纵径3~5cm,横径2cm(图1)。在食管裂孔处有数层组织,如胸膜,纵隔脂肪、胸筋膜筋膜等,将胸腔与腔分隔。食管裂孔在反流中有重要作用,食管部周围食管裂孔的肉如同弹簧夹,其有律地收缩与吸运动同步。食管裂孔周围肉收缩时向下牵拉食管并增加其弯角度,有助于食管下段,从而防止了食管反流。

检查

诊断:食管旁疝的临床特点:食管旁疝的临床表现要是由于机械性影响,患者可以耐受多年,但疝入的可压迫后纵隔、食管而出现症状,全也可翻转疝入胸腔导致扭转、梗阻,而且容易发生嵌顿、运障碍,甚至绞窄坏死、穿孔。与食管裂孔滑动疝不同的是,本病较少发生食管反流。

(1)疼痛:可能由通过裂孔牵拉膈肌脚的纤维,或巨大食管旁疝大部或全疝入发生扭转、绞窄所致。疝入牵伸纤维产生的疼痛,多位于剑突部,并在同一平面向部或肋缘放射,有时可扩到颈部、颌部、上胸部、左肩部和左手,且多在饱餐后发生。疝囊小者往往疼痛较重,而疝囊大者则很少出现剧痛。全疝入发生扭转、绞窄可致剧烈绞痛。

(2)下困难、障碍:多因大的食管旁疝压迫食管、疝入上的排空延缓或食管末端扭结所致。食管旁疝发生下困难时,食物通过食管裂孔的机械梗阻部位是很缓慢的,病人常有胸骨后下部的不适和反胃,但并发食管炎者极少。

(3)上消化道出:疝入胸腔的因排空不良并发胃炎溃疡时可发生上消化道出,可呕吐咖啡性物,有20%~30%食管旁疝的病例可发生严重呕血。全疝入发生疝嵌顿、扭转时亦可发生上消化道出

(4)巨大食管旁疝:①反流症状:巨大裂孔疝患者可有胸骨后烧灼样痛和反流症状,少数可并发食管炎。有者报道一组巨大裂孔疝病人中,既往有反胃及夜间误吸症状者占40%,胸骨后烧灼样痛和反流占86%,镜检查20%的病人有食管炎。②心脏和纵隔压迫症状:巨大食管旁疝压迫心脏和纵隔时可以产生心悸胸闷、阵发性律失常、前区紧束感、气急咳嗽发绀呼吸困难、肩颈痛等诸多症状

③体征:巨大食管裂孔疝者在胸部可以叩诊出不规则的鼓音区与浊音区。饮水后或被振动时,胸部可听到肠鸣音和溅水声。

鉴别诊断

诊断:食管裂孔疝患者因诊断未明,疼痛反复发作,疗效差及伴有其他多种多样的症状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而多科多次求诊。因症状多样、多变,被拟诊的病种有报道称多达30种以上。

1.慢性气管炎、部感染部分食管裂孔疝患者,尤其是新生儿或婴幼儿患者由于食管反流到部的容物可被误吸入气管中,起长期慢性咳嗽咳痰,甚至气管哮喘发作,往往以反复呼吸道感染长期就诊于科,被误诊为慢性气管炎、肺炎。单纯慢性气管炎或部感染的症状、体征及X线异常影像仅限于部,而本病则有呼吸道症状以外表现,如餐后剑突下痛、胸骨后痛、反酸胸骨后烧灼样痛、困难等,X线透视、平检查部以外亦可有改变,上消化道X线造影检查、镜、CT检查有助于诊断、鉴诊断。

2.冠病成人食管裂孔疝与冠病发病年龄相仿,部分患者临床症状酷似绞痛发作的表现,故常致误诊,或本病与冠病并存时常被漏诊。据何秋等报道75例食管裂孔疝,其中:胸骨下段后疼痛者46例(61.3%),前区疼痛者29例(38.7%);胸痛持续时间数分钟~1h以上,以20~30min居多;胸痛放射至上胸部、部、颈部、左肩及左32例(42.7%);胸痛间歇期常规电图及24h动态电图呈ST段压低、T波低平倒置或伴律失常,进一步检查确诊为食管裂孔疝并存冠病者9例;胸痛间歇期常规电图正常,而胸痛发作时24h动态电图呈性改变,并有颈部、左肩、左放射痛,但次极量活动平试验均阴性者6例;考虑为食管裂孔疝并进X线或镜检查确诊者仅17例(22.7%),其余的58例曾多次被诊断和(或)误诊为冠病52例次(69.3%)。综文献,其误诊原因包括:①二者临床表现酷似。食管裂孔疝发生食管炎、食管溃疡,可诱发食管痉挛而出现胸骨后疼痛;疝囊移动、扭转或较大的食管旁疝,疝囊或疝囊周围的迷走神经受到刺激,反射性地冠状动脉不足,电图及24h动态电图呈样改变;约1/3食管裂孔疝患者表现为前区疼痛、阵发性律失常、胸闷前区紧束感,而且疼痛可放射至、颈、、左肩及左等;其发病式、疼痛部位、胸痛性质、胸痛发作持续时间和含服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消痛)缓解等,都与冠绞痛酷似,有时难以鉴;②二者发病年龄相仿。有者报道,本病40岁以下发生率为9%,50岁以上达38%,70岁以上高达69%。该年龄亦是冠病的好发年龄,而且临床上冠病的发病率远较食管裂孔疝高,是导致老年人迅速死亡的最常见疾病之一,临床医生对其极为重视。因此,食管裂孔疝的中、老年患者一旦出现胸痛,即使同时有明显的上消化道症状,往往首先考虑为源性胸痛,伴有糖尿病、压及高脂血症者尤为如此;③二者并存,忽视食管裂孔疝的存在。如上所述,二者的好发年龄相同,故二者并存的情况也非常多见。因两者的症状相似,冠病又极为常见,故对于同一病人上述两种疾病并存时,常首先考虑并满足于冠病的诊断,导致食管裂孔疝的漏诊;④忽视了冠状动脉扩张药物对非源性胸痛的缓解作用。因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消痛)、钙拮抗硝苯地平(痛定)等冠状动脉扩张药物同样也可不同程度地减轻或缓解食管平滑膈肌的痉挛,使胸骨后疼痛减轻或缓解,有利于疝复位和解除对迷走神经的刺激,因而阻断了冠状动脉的反射性痉挛,加上药物直接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在食管裂孔疝病人胸痛发作时,服用上述药物后,可使部分病人胸骨后疼痛或前区疼痛缓解或部分缓解。由于科医师对食管裂孔疝的解剖和病理生理特点缺乏认识,忽视了冠状动脉扩张药物对非源性胸痛的缓解作用,满足于冠病的诊断和治疗有效结果,是将本病误诊为冠病或与冠病并存时被漏诊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食管裂孔疝的胸痛易误诊为冠病发作。但只要掌握其解剖、病理病理生理及临床特点,结以下几点可供鉴:①虽本病常规电图及24h动态电图呈ST段压低、T波低平倒置或伴律失常,但胸痛间歇期常规电图正常,次极量活动平试验阴性。而冠病病人在胸痛间歇期常规电图亦有异常改变,次极量活动平试验阳性;②食管裂孔疝患者胸痛发生与劳累无明显系,但与饮食系密切。常在饱餐后0.5~1.0h后胸痛发作,平卧、弯咳嗽、屏用力或用力排便等压增加的因素可诱发或加重胸痛,而半卧位、站立、步、呕吐酸水容物后胸痛减轻或缓解。睡眠胸痛发作,起坐后逐渐缓解。冠绞痛则无上述特点;③X线检查可有上疝囊征、上出现黏膜、下食管括约上升和收缩、食管反流等;④窥镜检查可见:齿状线上移2cm,食管末端狭窄的管腔增宽变直,食管下段、贲门,体腔在同一纵轴上,液反流入食管黏膜皱襞通过食管裂孔翻入胸腔,诱导病人恶心黏膜如核样疝入食管食管旁疝可见黏膜疝囊腔随吸、呼而膨出和缩小,反流性食管炎的镜表现等;⑤对无冠病并存者服用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消痛)或硝苯地平(痛定)等冠状动脉扩张药虽部分病人胸痛缓解,但起效缓慢或疗效不肯定。而应用西咪替丁(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动力药(多潘立酮、西沙必利等)可使本病患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发作间隔期延长。

3.胆囊炎、胆石食管裂孔疝可因剑突下痛、疝囊及疝容物在食管裂孔上下滑动刺激迷走神经反射性右上腹痛恶心呕吐,易误诊胆囊炎、胆石症。或二者同时并存时仅满足于胆囊炎、胆石症的诊断而漏诊。但胆囊炎、胆石症多有发热黄疸象升高、功能异常等改变,且B超、CT检查可见道系统炎症、结石影像。而单纯食管裂孔疝病人则无黄疸功能异常等改变,B超、CT检查亦无系统炎症、结石影像。

当遇到剑突下痛、右上腹痛恶心呕吐症状的病人不能只想到系统疾病,还要考虑有食管裂孔疝之可能。只要想到本病,应上消化道X线造影检查,如能见到上疝囊征、上出现黏膜、下食管括约上升和收缩、食管反流等征象,即可确诊。

4.消化道出贫血由于食管黏膜糜烂溃疡或反复疝入致贲门黏膜撕裂、疝入溃疡食管裂孔疝可有消化道出,其发生率2.5%~20.7%。多表现为持续少量黑便或呕少量新鲜,严重者可大量呕血、黑便,重度贫血也可为首发症状。常疑诊为临床上较常见的液病、消化道炎症或溃疡、消化道肿起的出,忽视了食管裂孔疝存在的可能。但只要遇到消化道出贫血的病人想到本病,及时行镜、消化道X线造影检查多能诊断。

5.消化道疾病食管裂孔疝病人多因剑突下痛、反酸、上烧灼感、吞不畅等,与食管炎、胃炎溃疡病、食管癌等疾病的一些症状类似。但食管裂孔疝起的反酸胸骨后烧灼样痛可因平卧及增加压(弯重物、用力排便等)而加重,单纯食管炎、胃炎溃疡反酸胸骨后烧灼样痛无此特点。由于食管黏膜水肿、糜烂、溃疡运动功能障碍食管裂孔疝起的吞不畅多为间断性、反复发作或持续几小时,几天后常自缓解;而食管癌、贲门癌困难为进性加重,并伴有消瘦等病史。慢性食管炎、溃疡、肿浸润等可食管挛缩,在胸腔食管长期向上牵拉下,食管下段和贲门逐渐进入上而致食管裂孔疝;此种情况须仔细追问病史和查体,并借助X线检查、镜和病理检查进

6.气胸脓胸食管裂孔疝疝囊嵌顿的溃疡穿孔后,液体漏入胸腔压缩组织,病人出现胸部疼痛、呼吸困难。由于胸腔呈负压,因此体可不断进入胸膜腔,上述症状性加重。患侧肋间隙增宽,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X线透视下无游离体,胸腔组织压缩萎陷,纵隔移位。从症状、体征及助检查与气胸酷似,非常容易误诊。但食管裂孔疝疝囊嵌顿的溃疡穿孔患者既往多有剑突下痛、胸骨后烧灼样痛、反酸、上烧灼感、吞不畅等表现,而且上述症状常因平卧及增加压而加重;X线透视下插入管,胸腔可见管阴影,注入水溶性造影胸腔可显影。

嵌顿穿孔后,消化液漏入胸腔并刺激胸膜,表现为剧烈胸痛,并因组织被压缩而出现呼吸困难。X线检查显示胸腔有致密影,有液平面,从而误诊为脓胸。而该疾病与脓胸的区在于胸腔流液的性质及流量的多少。因潴留液、分泌液可继续进入胸膜腔,嵌顿穿孔后流量较多,流出的液体呈深褐色,非空穿孔可见食物残渣,而且胸痛呼吸困难、患侧呼吸音低不因流而缓解,X线检查萎陷仍存在。病情较一般脓胸危重,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很快出现感染性休克而死亡。

7.先天性囊肿先天性囊肿胚胎发育异常所致,有单发性和多发性、囊肿放性囊肿之分。与气管不相通者为囊肿,与气管相通者为放性囊肿放性囊肿黏液细小通道排出气管气管与囊腔间有时成一个单向活瓣,吸时空较易进入囊腔并使其膨胀,呼时囊体不能排出而成为张力性囊肿,压迫患侧正常组织并使纵隔及心脏移位,对侧亦可受压,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与疝囊嵌顿的溃疡穿孔后,液体漏入胸腔压迫组织,病人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体征相似。但先天性囊肿消化道造影胸腔肠道影像,而食管裂孔疝患者往往有剑突下痛、上烧灼感、胸骨后烧灼样痛、反酸、吞不畅等病史,且X线检查左侧上可见疝囊影,钡餐检查时上可出现粗大的黏膜影,并增宽的食管裂孔延续至底部。

8.妊娠反应孕妇食管裂孔疝应与妊娠反应相鉴妊娠反应的症状多发生在妊娠早期的前3个月,随妊娠月份增加,症状逐渐好转或消失;孕妇食管裂孔疝与压增高有,多在妊娠的第5个月以后出现,越邻近妊娠晚期,症状越重。

诊断:食管旁疝的临床特点:食管旁疝的临床表现要是由于机械性影响,患者可以耐受多年,但疝入的可压迫后纵隔、食管而出现症状,全也可翻转疝入胸腔导致扭转、梗阻,而且容易发生嵌顿、运障碍,甚至绞窄坏死、穿孔。与食管裂孔滑动疝不同的是,本病较少发生食管反流。

(1)疼痛:可能由通过裂孔牵拉膈肌脚的纤维,或巨大食管旁疝大部或全疝入发生扭转、绞窄所致。疝入牵伸纤维产生的疼痛,多位于剑突部,并在同一平面向部或肋缘放射,有时可扩到颈部、颌部、上胸部、左肩部和左手,且多在饱餐后发生。疝囊小者往往疼痛较重,而疝囊大者则很少出现剧痛。全疝入发生扭转、绞窄可致剧烈绞痛。

(2)下困难、障碍:多因大的食管旁疝压迫食管、疝入上的排空延缓或食管末端扭结所致。食管旁疝发生下困难时,食物通过食管裂孔的机械梗阻部位是很缓慢的,病人常有胸骨后下部的不适和反胃,但并发食管炎者极少。

(3)上消化道出:疝入胸腔的因排空不良并发胃炎溃疡时可发生上消化道出,可呕吐咖啡性物,有20%~30%食管旁疝的病例可发生严重呕血。全疝入发生疝嵌顿、扭转时亦可发生上消化道出

(4)巨大食管旁疝:

①反流症状:巨大裂孔疝患者可有胸骨后烧灼样痛和反流症状,少数可并发食管炎。有者报道一组巨大裂孔疝病人中,既往有反胃及夜间误吸症状者占40%,胸骨后烧灼样痛和反流占86%,镜检查20%的病人有食管炎。

心脏和纵隔压迫症状:巨大食管旁疝压迫心脏和纵隔时可以产生心悸胸闷、阵发性律失常、前区紧束感、气急咳嗽发绀呼吸困难、肩颈痛等诸多症状

③体征:巨大食管裂孔疝者在胸部可以叩诊出不规则的鼓音区与浊音区。饮水后或被振动时,胸部可听到肠鸣音和溅水声。

缓解方法

预防:食管裂孔疝,在40岁以下少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了食管裂孔周围的支持组织的松驰,当患有慢性疾病,则更易削弱膈肌张力而使裂孔扩大。另一重要因素是压力的增高,把上部推向松驰裂孔,导致压增高的各种因素如简述所提。另外,部钝器外伤使腔压力突然升高,也能诱发本症。人到中年,对疾病应以预防为,对于一些原因不明的贫血、上消化道出前区疼痛要想到本病的可能而尽早GI或镜检查。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胃粘膜充血

下一篇 胃肠动力差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