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烧伤后恶心与呕吐

烧伤恶心呕吐烧伤休克早期症状之一。常见原因也是缺氧。呕吐物一般为容物,严重休克时,可有咖啡色或呕吐物,提示消化道粘膜严重充水肿或糜烂。呕吐量过大时,应考虑急性扩张或麻痹肠梗阻。由于缺氧所致,是烧伤休克症状恶心呕吐要是由于和消化道缺氧以及粘膜水肿起,伤后不理的大量饮水、进食等也可造成恶心呕吐。可烧伤病史和恶心呕吐等情况来诊断是否因烧伤缺氧,尽快采取......
目录

原因

由于缺氧所致,是烧伤休克症状

恶心呕吐要是由于和消化道缺氧以及粘膜水肿起,伤后不理的大量饮水、进食等也可造成恶心呕吐

检查

烧伤病史和恶心呕吐等情况来诊断是否因烧伤缺氧,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

严密观察,准确记录:做好出入量记录,从受伤时起,在伤后48小时,分做第一、第二个24小时总结,并且其中每8小时分总结1次,计算出体、晶体及水分的输入量,包括服液入量。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量及肠减压排出量。

体温、搏、呼吸:这3项生命体征应每2小时测试1次,并记录。压也应定时测量。

烧伤的程度由温度的高低、作用时间的长短而不同。局部的变化可分为四度。

第一度:因麻痹而充

第二度:成充满清的烧伤水疱。

第三度:组织坏死。

第四度:组织的炭化。

烧伤时可见液中的乳酸量增加,动静的pH值降低,随着组织毛细管功能障碍的加重缺氧血症(anoxemia)也增重。临床明,烧伤达全身表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时则可有生命危险。

大多数人都认为高温是烧伤的唯一原因,然而,某些化物质和电流也能起灼伤。皮肤常常只是身体烧伤的一部分,皮下组织也可能被烧伤,甚至没有皮肤烧伤时,也可能有器官烧伤。例如,饮入很烫的液体或腐蚀性的物质(如硫酸等)能灼伤食管和。在建筑物灾中,吸入烟或热空,可能造成烧伤烧伤组织可能坏死。组织烧伤时,的液体渗出组织水肿

大面积烧伤时,管渗透性异常,丢失大量液体,可能休克休克时,压很低,流到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流量减少。电灼伤是由电流流身体时产生5000℃以上高温起的,有时又称为电弧烧伤

在电流进入身体的部位,皮肤常常被完全破坏和烧焦。因为接触带电体的皮肤电阻很高,大量的电能在那里转换成热量使表面烧伤。大多数电灼伤也严重损伤皮下组织烧伤的范围和深度各不相同。影响范围可能比灼伤皮肤的面积大得多。严重的电休克可使呼吸暂停、律不齐,起危险的率紊乱。烧伤可由各种刺激性和有毒的化物质起,包括强酸、强碱、苯酚、甲苯(有机溶)、芥子、磷等。烧伤组织坏死并在烧伤后几小时慢慢扩展。

鉴别诊断

为了更好地将病人及时有效地推荐给不同专业领域的烧伤,美国烧伤协会(theAmericanBurnAssociation)发展了一套区分系统帮助医生在第一时间进更快的决策和判断。在这个系统下,烧伤程度分成重度、中度和轻度。这是据一系列的事实要素来衡量的,如烧伤的体表总面积(TBSA),是否伤及要害的解剖区域,病人年龄和连带伤害等等。

重度烧伤

*10岁到50岁的人群:浅二度以上烧伤占体表总面积大于25%。

*年龄小于10岁大于50岁的人群:浅二度以上烧伤占体表总面积大于20%。

*三度或三度以上烧伤占体表总面积大于10%。

*任何涉及到手部、面部、脚部或会阴部位的烧伤

*烧伤覆盖要的关节部位。

*围绕四肢任意部位一圈的烧伤

*任何伤到呼吸道的烧伤

*烧伤

*烧伤伴有骨折或其他外伤叠加的复

*婴幼儿烧伤

*容易起并发症的高危人群发生烧伤

以上类型的烧伤需要将病人尽快送到专业的烧伤科。

中度烧伤

*10岁到50岁的人群:浅二度以上烧伤占体表总面积在15%到25%之间。

*年龄小于10岁大于50岁的人群:浅二度以上烧伤占体表总面积在10%到20%之间。

*三度或三度以上烧伤占体表总面积在2%到10%之间。

以上类型的烧伤病人需要立即就医进烧伤诊治。

轻度烧伤

*10岁到50岁的人群:浅二度以上烧伤占体表总面积小于15%。

*年龄小于10岁大于50岁的人群:浅二度以上烧伤占体表总面积小于10%。

*三度或三度以上烧伤占体表总面积小于2%。

以上类型的烧伤病人需要立即就医。

3)据面积计算

烧伤也可以通过总体表面积占比(TBSA)来进区分,然后再据深度进划分。一度烧伤(只有红斑,无水泡)并不包含在。通常使用的法称为九分法,可以帮助医生迅速地判断病人受损伤的体表面积。

确的法是通过伦德-布劳德表来区分成人和儿童身体的不同比例。一个人手(手掌和手指)的大小差不多占体表总面积的1%。实际的平均表面积应该是0.8%,所以使用1%可能会略微高估烧伤面积。10%的儿童烧伤案例和15%的成人烧伤案例因为容量减少休克可能会有潜在的生命危险,需要尽快输液并在烧伤科监护。

缓解方法

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病人不但环境因休克而受到很大打击,其创面处理也多未能得到及时处理,容易发生感染;此外,休克和再灌注损伤均可使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发生肠道细菌移位,诱发肠源性感染。故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可视为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指征,以防治水肿回吸收阶段的全身性感染。

创面外用药可选用磺胺嘧啶银、磺胺米隆等有效抗菌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病人因遭受到再灌注损伤的二次打击,易发展成过度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多功能不全综征。

因此,因采取综措施钝化(blunt)过度的炎症反应,除上述的措施外,还包括早期手术去除创面坏死组织以阻断炎症介质来源,严重者采用连续液滤过清除中炎症介质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