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野核桃油

野核油,中药。为胡植物野核JuglanscathayensisDode的种仁的脂肪油。分布于华东、西南及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具有润肠通便,杀虫,敛疮之功效。用于肠便秘虫积腹痛疥疮冻疮,狐臭。种仁的脂肪油。味平,性甘。归大肠。润肠通便,杀虫,敛疮。用于肠便秘虫积腹痛疥疮冻疮,狐臭。服:3-5ml,温水送。外用:适量,涂搽。除去果壳,取仁榨油......
目录

入药部位

种仁的脂肪油。

性味

味平,性甘。

归经

大肠

功效

润肠通便,杀虫,敛疮。

主治

用于肠便秘虫积腹痛疥疮冻疮,狐臭。

用法用量

服:3-5ml,温水送。外用:适量,涂搽。

采集加工

除去果壳,取仁榨油。

形态特性

野核:野胡,麻核山核桃,华胡乔木或有时呈灌木状,高达12-25米,胸径达1-1.5米;幼灰绿色,被腺毛状分隔;顶芽,锥,长约1.5厘米,黄褐色,密生毛。奇数羽状复叶,通常40-50厘米长,叶柄叶轴被毛,具9-17枚小;小近对生,无柄,硬纸质,卵状或长卵形,长8-15厘米,宽3-7.5厘米,端渐尖,基部斜或稍斜心形,边缘有细锯齿,两面均有星状毛,上面稀疏,下面浓密,中脉侧脉亦有腺毛侧脉11-17对。雄性葇荑花序生于去年生叶痕,长可达18-25厘米,花序轴有疏毛;雄花腺毛雄蕊约13枚左右,花药黄色,长约1毫米,有毛,药隔稍伸出。雌性花序直立,生于当年生端,花序轴密生棕褐色毛,初时长2.5厘米,后来伸长达8-15厘米,雌花排列成穗状。雌花密生棕褐色腺毛,子房卵形,长约2毫米,花柱短,柱头2深裂。果序常具6-10(13)个果或因雌花不孕而仅有少数,但轴上有着生的痕迹;果实卵形或卵状,长3-4.5(-6)厘米,外果皮密被腺毛端尖,核卵状或阔卵状,端尖,果皮坚硬,有6-8条纵向棱,棱之间有不规则排列的尖锐的刺状凸起和凹陷,仁小。期4-5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300-1200m的向阳山坡杂木林或溪谷两旁土壤肥沃湿润处。分布于华东、西南及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相关论述

《天药用植物志》:“为缓下,能驱除绦虫;外用,治皮肤疥癣,冻疮,腋臭。”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野桂皮

下一篇 野核桃仁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