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弥漫性腹部骨化

腹膜间皮是指原发于腹膜间皮细胞的肿。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有:腹痛腹水腹胀部包块、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便秘、乏力、发热消瘦贫血糖及弥漫性化等;腹膜间皮约占所有间皮病例的20%,可发生于2-92岁,平均年龄为54岁,其中约63%的病例在45-64岁之间,儿童患病者罕见。病因与石棉接触有,其发病与接触的间隔很长,常在30年以上。早在20世纪40年代......
目录

原因

病因与石棉接触有,其发病与接触的间隔很长,常在30年以上。早在20世纪40年代,外国者就发现间皮的发生与石棉接触系密切。船厂工人、管道工人、焊工及油漆、建筑工人的发病率较一般人高300倍。间皮与石棉接触密切系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事实的实与公认。与此同时,欧美者发现,约60%的腹膜间皮病人有职业性石棉接触史或组织有石棉小体,在用石棉诱发的动物胸膜间皮的实验中,也有少数动物发生腹膜间皮,说明腹膜间皮的发生与石棉接触也有一定系。

不同种类的石棉纤维的致病危险性依次为:青石棉石棉温石棉。一般认为直径0.5~50micro;m长的石棉粉尘先进入呼吸道,然后淋巴组织网或液进入腔并沉积在腹膜成石棉小体,有时在石棉小体周围可出现异物巨细胞反应。消化道摄入的石棉纤维也可肠壁到达腹膜。从接触石棉到发现间皮平均35~40年,发病高峰在接触45年以后。石棉起间皮的确切机制还不甚清楚。但约有30%的间皮患者并无石棉接触史,石棉纤维定量检查并未发现有接触大量石棉纤维的表现。文献报道中与间皮发生有的其他因素有放射治疗、二氧化钍接触史(通常患者有接受相的诊断性检查史)。另外,具有Hodgkin病史的患者发生间皮的危险性增加。

病毒感染:猿猴病毒(simianvirus40,SV40),它是一种DNA肿病毒。据文献报道,美国大约50%的间皮病人活检标本中存在SV40,它诱导人原发间皮细胞端粒酶活性,但不影响纤维原细胞。野生型SV40感染后72h即可测得端粒酶活性,1周后可见一清晰DNA云梯。在细胞结构中端粒酶活性与SV40T抗原数量成正比,被SV40感染的间皮细胞,其端粒酶活性增加,使得间皮细胞不易凋亡,而易成间皮

间皮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氟石接触、结核性疤痕、慢性炎症刺激、放射性物质、遗传易感性等。

检查

临床表现:

1.腹痛腹胀腹水部包块;

2.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便秘;

3.乏力、发热消瘦贫血;

4.糖、弥漫性化;

5.并其他部位间皮腹膜间皮、转移其他脏器及并症的相应表现。

诊断依据:

1.腹痛腹胀腹水部包块的病人,尤其有石棉接触史;

2.影像检查腹膜有薄状肿征象及腹水;

3.腹水落细胞检查;

4.腹膜活检、腔镜及剖探查并取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

鉴别诊断

腹膜间皮应与结核性腹膜炎、转移性肿、其他原发于腹膜网膜的肿相鉴

1.结核性腹膜炎恶性腹膜间皮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而予抗结核治疗的病例屡有报道,后因抗结核治疗无效而探查确诊。一般来说,结核性腹膜炎以中青年居多,临床上除有腹痛腹胀腹水部包块外,发热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PPD阳性、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沉)增快,支持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腹水以渗出液为多,单核细胞为腹水PCR检查以及涂、培养如发现结核杆菌对鉴诊断有意义。腹水腺苷氨酶(adenosinedeaminase,ADA)活性增高,可能是结核性腹膜炎。测定腹水乳酸氢酶(LDH)对鉴有一定帮助,腹水中与清中LDH值的比值大于1提示为恶性腹水,临床上对高度怀疑结核性腹膜炎的病例可在严密观察下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对抗结核治疗无效或两者鉴诊断有困难时,应争取尽早腔镜检查或手术探查,病理上发现干肿,则易与腹膜间皮

2.腹膜转移性肿腹膜转移性肿常来自胃癌卵巢癌、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等。其中腹膜假性黏液常是由于卵巢黏液囊腺瘤破裂、腹膜种植起(也可由阑尾囊肿破裂起),表现为肿胀腹水肿块,其腹水冻状黏液。当原发癌的临床表现隐匿时,腹膜转移性肿很难与腹膜间皮腹水细胞检查如果法得当可提高阳性率且假阳性少,如腹水找到癌细胞,腹膜转移癌可确诊,并借助于消化镜、消化道造影、盆腔超声和CT、扫描、AFP以及其他相糖抗原的检测,甚至腔镜检查以仔细找原发肿。有时,即使上述检查未发现原发性肿,临床上也不能完全排除、盆腔病变为转移性肿的可能,在病理检查时,仍应注意将间皮与转移性腺癌和卵巢来源的上皮性肿来,在鉴有困难时,应做免疫组织检查甚至电镜检查。

3.其他原发于腹膜的恶性肿腹膜浆液性交界性肿,又称非典型输卵管膜异位症,原发性乳头状腹膜及低度恶性腹膜浆液性小乳头病,是一种少见的原发于腹膜的病变。常发生在女性,任何年龄均可受累,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下,症状部或盆腔部疼痛,慢性盆腔炎症状,甚至有肠粘连闭经现象。病理上可与腹膜间皮作出鉴诊断,本病预后好。

其他原发于腹膜的肿有腺癌、纤维肉瘤脂肪肉瘤等,十分罕见。临床上很难将其与腹膜间皮来,大多是在尸检时发现。

临床表现:

1.腹痛腹胀腹水部包块;

2.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便秘;3.乏力、发热消瘦贫血;

4.糖、弥漫性化;5.并其他部位间皮腹膜间皮、转移其他脏器及并症的相应表现。

诊断依据:

1.腹痛腹胀腹水部包块的病人,尤其有石棉接触史;

2.影像检查腹膜有薄状肿征象及腹水;

3.腹水落细胞检查;

4.腹膜活检、腔镜及剖探查并取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

缓解方法

腹膜间皮起源于腹膜的上皮和间皮组织,石棉粉尘为致病物质,某些病毒也可能是起间皮的原因。积极预防职业病(如纺织,建筑)是预防本病的键。针对病因,加强防护,改善劳动环境,从源头上预防该病的发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野海椒

下一篇 野海棠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