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灯草
生态特征
小 灯心草 一年生 草本,高5-20cm。须根细弱。茎直立或斜升,基部常红褐色。叶基生和茎生;叶片多少扁压,线状,长2-5cm,宽约1mm。花在小枝顶排成疏松或紧密的二歧来聚花序;花长3-7mm,有3片卵形膜质苞片;花被6,外轮3,被针形,先端尖,有膜质边缘,内轮3,几全为膜质,先端较钝;雄蕊6,长为花被片之半,花药长为花丝的1/3-1/2。蒴果三角状长圆形,几与内轮花被片等长。种子倒卵形,长约0.4mm。花、果期4-8月。
基本信息
【拼音名】Yě Dēnɡ Cǎo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河岸或池沼旁的水湿处。
国外分布:朝鲜、日本、俄罗斯西伯利亚、中亚、欧洲和北美也育分布。
海 拔:100-3500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通淋;利尿;止血。主热淋;小便涩痛;水肿;尿血
【摘录】《 中华本草》
化学成份
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β-胡萝卜素(β-carotene),隐黄质(cryptoxanthin),异堇黄质(auroxanthin),新费质(neoxanthin),毛茛黄质(flavoxanthin),菊黄素(chrysanthemaxanthin),堇黄质(violaxanthin),5,8-环氧-α-胡萝卜素(α-carotene-5,8-epoxide)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及豆甾醇(stigmasterol)。
![]() | ![]() |
各家论述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