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感染
原因
感染的主要原因:
(1)脂肪液化。特别是切口处脂肪较多并采用电刀手术时,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
(2)无菌性毒性反应。切口暴露时间较长,在机械作用如挤压,钳夹等刺激下很易发生氧化分解反应,引起无菌性毒性反应,使脂肪组织发生液化。细菌毒力的大小,伤口内有无血肿开口异物,局部组织和机体抵抗力的强弱,灭菌操作是否严格是切口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另外,切口脂肪液化处理不当亦可造成感染。
(3)全身性因素。全身状态主要包括年老体弱,恶性疾病,糖尿病,血浆蛋白低下,贫血,肝肾功能不全,围手术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均可影响切口的愈合。
检查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数可轻度或中度增加,白细胞总数多在1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常在80%以上,若发生穿孔出现腹膜炎,常可升到20109/L以上,大便和尿常规可基本正常。
胸部透视可排除右侧胸腔疾病减少对阑尾炎的误诊,立位腹部平片观察膈下有无游离气体等其它外科急腹症的存在。腹部X光片检查:盲肠和外结肠充气扩大。局部炎症明显时,可见右侧腰大肌边缘不清,右下腹腹脂线边缘模糊加宽甚至消失。若为盆腔类阑尾,则可见盆脂线消失。
鉴别诊断
有关阑尾的传统的错误观念应该彻底纠正:1.阑尾炎就是盲肠炎。由于阑尾紧紧挨着盲肠,所以许多人把阑尾炎与盲肠炎混为一谈,实际上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2.认为阑尾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退化的器官,无重要生理功能,切除阑尾对机体无不良影响。现代医学研究对阑尾功能有许多新的认识,特别是免疫学和移植外科的发展,给临床外科医生提示:应严格掌握阑尾切除术的适应症,对附带的阑尾切除更要持慎重态度。阑尾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应归于中枢免疫器官,它担负着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大功能。最新研究成果证实,阑尾还具有分泌细胞,能分泌多种物质和各种消化酶,以及促使肠管蠕动的激素和与生长有关的激素等。
缓解方法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