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饥饿时上腹痛

饥饿时上腹痛十二指肠溃疡的一种临床表现。疼痛出现于上部的中央,正好在脐上或就在中线的右边。典型的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常在餐后2—3小时发生(空腹痛),持续不减,直至进食或服制酸后缓。十二指肠溃疡的致病因素比较复杂,在过去20余年的时间里,十二指肠溃疡被认为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疾病。或多种有害对黏膜的破坏超过其抵御损伤和修复的能力。直到近期,十二指肠溃疡仍被认为是一种终生疾病。不过近来这种认为多种生......
目录

病因

十二指肠溃疡的致病因素比较复杂,在过去20余年的时间里,十二指肠溃疡被认为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疾病。或多种有害对黏膜的破坏超过其抵御损伤和修复的能力。直到近期,十二指肠溃疡仍被认为是一种终生疾病。不过近来这种认为多种生物和环境因素仅对易感者发生有害作用的看法已逐渐被以下认识所取代。

1.遗传基因 遗传因素对本病的易感性起到较重要的作用,其要依据是:①患者家族的高发病率;②遗传基因标志(型及型分泌物质、HLA抗原、高蛋白酶原)的相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同胞中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2.6倍;更值得注意的是十二指肠溃疡在单合子双胎同胞发病的一致性为50%,在双合子双胎同胞发病的一致性也增高。

(1)十二指肠溃疡型的系:1953年Aird等发现O型者发生十二指肠溃疡的可能比其他型者高35%左右;O型者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占56.5%,在对照人群中占45.8%,并且溃疡伴出、穿孔并症者也以O型者较多见。据我国对十二指肠溃疡病例统计,O型者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国外报道的基本相符。

型物质ABH分泌于唾液及液中,据国外资料记载,无型物质分泌者患十二指肠溃疡的危险性比有型物质分泌者高1.5倍。

(2)消化性溃疡与HLA抗原的系:HLA是一种复杂的遗传多态性系统,基因位点在第6对染色体的短上。至今已发现多种疾病与某些HLA抗原有相性。国外资料中已报道HLA-B5、HLA-B12及HLA-BW35与十二指肠溃疡呈相性,但有的文献中的结果为无相性。

(3)十二指肠溃疡与某些遗传综征:有人发现某些罕见的遗传综征如多发性分泌腺瘤Ⅰ型(胰岛细胞分泌泌素腺瘤、甲状旁腺腺瘤、垂体前腺瘤、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及其他罕见综征),与十二指肠溃疡。特是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患者中约40%同时罹患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虽然与型、型分泌物质、HIL-A抗原相,但非强相,其他资料的家系调查结果不能实本病的遗传是照简单的孟德尔定律支配的式。有鉴于此,前较普遍的假说是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组由多种基因遗传即遗传的异质性(genetic heterogeneity)的疾病,在这种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可能有非遗传的或外界因素参加导致发病。

2.酸分泌过多 十二指肠溃疡病机制并不是单一明确的过程,而是复、相互作用的因素成;由于损害因素和防御间的平衡失常造成的。

(1)酸分泌过多: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制中,酸分泌过程起重要作用。早在1910年Schwartz提出“无酸就无溃疡”的观点至今仍是正确的,十二指肠溃疡不发生于酸分泌很低,最大酸分泌(MAO)<10mmol/h的患者。虽然正常人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最大酸分泌能力是相互重叠的,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整体能分泌更大量的酸(平均泌酸为20mmol/h),尤其是进餐刺激反应的酸分泌。酸分泌量的大小是和壁细胞总体(parietal cell mass,PCM)的多少平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平均有1.8亿个壁细胞,约为正常人的2倍(正常人男性壁细胞为1.09×109,女性为0.82×109)。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除了壁细胞数量的增多外,其壁细胞对泌素、组织胺、迷走神经碱能途径的刺激敏感性加强。酸分泌因而增高,是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重要因素。

(2)进食对酸分泌的影响:食物也可以刺激酸分泌,约60%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对食物的刺激较敏感。不仅餐后,即使在饭间酸分泌水平也高而且持续时间长。用pH监测法也可以实此种现象。对实物的种类反应也不尽相同,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刺激强,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则反应弱。

3.十二指肠黏膜防御机制减弱 十二指肠通过特异性pH敏感的受体、酸化反应,反馈性延缓的排空,保持十二指肠pH接近中性,且十二指肠黏膜能吸收腔氢离子和不受盐的损伤。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这种反馈延缓排空和抑制酸的作用减弱,而排空加速,使十二指肠球部腔酸负荷量加大,造成黏膜损害溃疡

前列腺素E不仅有抑制酸的作用,更重要有直接保护黏膜的作用和促进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十二指肠黏膜前列腺素E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降低了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作用。

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十二指肠黏膜碳酸氢盐分泌减少,可导致酸性消化性损害。

4.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密切相除Hp治疗能显著降低溃疡的复发率。Hp感染是窦炎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Hp是一种微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呈螺旋。人的黏膜上皮细胞是它的自然定植部位。Hp能在酸性液中存活是由于它具有高活性的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成保护层。检测黏膜组织中Hp的最可靠法是联细菌培养和组织染色检查。更简便快速的检测Hp法是镜活检组织尿素酶试验,其敏感度为88%~93%,特异性为99%~100%。

Hp是人类常见的细菌感染,它的流与年龄、种族、济和卫生情况相。Hp可人与人之间的-粪或-途径传播。实际上所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均有Hp感染。急性十二指肠溃疡和Hp感染患者比无感染的溃疡患者进餐后反应性分泌更多的酸和释放更多的泌素。

酸分泌增多时,十二指肠球部被过度酸化,使十二指肠球部出现上皮化生灶,为Hp从窦黏膜移植十二指肠球部创造条件,Hp在球部生存繁殖而发生急性十二指肠炎,在其他致溃疡因素的诱导下发生溃疡。但这一十二指肠溃疡发生机制,仍待进一步实。

虽然以上各因素和十二指肠溃疡,酸仍是最重要的,科和手术治疗降低酸分泌,结果使溃疡。过多酸分泌的情况造成溃疡成。动物实验慢性组胺的刺激产生酸过多可成和人类相同的十二指肠溃疡

5.其他因素 流资料提示,十二指肠溃疡成与发展尚与许多生活习惯和环境密切相

(1)止痛: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可对黏膜造成损伤。近年来,有很多研究支持NSAID可溃疡溃疡穿孔,十二指肠溃疡及因溃疡病死亡。有愈来愈多的据提示NSAID与老年溃疡穿孔系密切。在英国德国的报道也发现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的死亡率上升,其部分原因可能与止痛服用的增加有。尽管十二指肠溃疡的危险性小,但因十二指肠溃疡产生并发症的危险并不比溃疡少,提示NSAID可能使已有的十二指肠溃疡产生并发症。

(2)吸烟:如果吸烟是一个病因因子,那么19世纪初以来十二指肠溃疡的急剧增加可能与之有。因为纸烟是James Bonsack 1880年首先在美国制造的,1883年Bonsack烟草制造机英国,几年后传入欧洲其他国家,导致20世纪上半个世纪欧美国家吸烟者的增加。近年来出现的消化性溃疡男女性比例的下降也与女性吸烟的增加相符。与之相似,近30年来在西国家溃疡发病率的下降也与近年来吸烟人数的普遍下降相。据报道,吸烟可以导致基础和最大酸分泌量增加,并可以使十二指肠反流。

(3)应激:如果应激作为消化性溃疡病因因子,则20世纪初西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始时溃疡发病率的增加则可能与此有。同时也可以解释一些地区如香港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增加,而这些地区止痛的服用总的来说较少。它也可解释十二指肠溃疡患病率的季差异,男女性比的地区和时间差异,以及不同地区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比例的差,也与卧床休息能治愈溃疡相符

(4)饮食纤维:以大米为食的中国南印度南部地区的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高于以面粉为食的北部地区,提示饮食纤维十二指肠溃疡病因因子。在印度孟买,十二指肠溃疡后继续食用大米者,溃疡5年复发率为14%,将饮食改为旁遮普邦 (含有未很好加工的麦子)者,溃疡5年复发率达81%。提示十二指肠溃疡复发亦与食物纤维含量有。然而,最近在英国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尽管蔬菜纤维溃疡有些联系,但饮食总纤维十二指肠溃疡并无联系。

(5)饮食亚油酸:一些西国家近30年来消化性溃疡发病率的下降,Hollander和Tarnawski推测这一下降可能与亚油酸的摄入增加有,亚油酸是食物中一个重要的前列腺素E的前体。他们测定了十二指肠溃疡与对照组脂肪组织的脂肪酸谱,显示脂肪组织的亚油酸在溃疡病患者明显降低。而脂肪组织的脂肪酸谱又能很好地反映饮食摄入亚油酸的量。这一发现支持亚油酸与消化性溃疡系的假说。

诊断

典型的律性、周期性部疼痛是诊断溃疡病的重要依据,但要注意有10%以上的溃疡病人可无症状。此外,慢性胃炎病人虽有类似溃疡病的上疼痛症状但无溃疡。疼痛发作可持续几天至几周或几个月。症状易于复发的,十二指肠溃疡常无痛复发或发生并症。缓解周期通常是几个月或几年,几乎常长于发作痛的时间。然而在一些患者疼痛是更为侵袭性的,症状频繁和持续发作或发生并发症。溃疡疼痛性质的改变可能是产生并症的信号。例如溃疡疼痛变成持续性,不再为食物或抗酸药物所缓解,或放射至部,可显示穿透(常向后穿透至腺)。

许多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没有溃疡症状。用上消化道检查显示近半数的十二指肠复发溃疡是没有症状的。镜检查亦显示在溃疡活动,症状缓解和溃疡间缺乏良好的相互系。没有溃疡疼痛并不能排除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是急性或慢性肠出梗阻或溃疡穿孔的潜在原因。

X线钡餐检查见十二指肠龛影可作为十二指肠溃疡诊断依据。镜检查是最重要的诊断法,活检窦黏膜组织可作HP检查。酸测定在诊断有意义,但对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作用不大。

鉴别诊断

1.功能性消化不良 FD的特点是部疼痛或饱胀不适,也可有反酸、嗳等表现,体检可完全正常或仅有上部轻度压痛,镜和X线检查可以鉴

2.胃癌临床上难以区分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癌性溃疡有时治疗也可暂时愈,故极易误诊为良性溃疡。两者鉴要依靠X线钡餐和镜检查,一般而言,钡餐检查时,如发现龛影位于腔轮廓,龛影周围黏膜强直、僵硬,向溃疡聚集的黏膜皱襞有中断现象是恶性溃疡的特点。镜下如溃疡直径大于2.5cm,态不规则,底部附以污秽苔,周边呈围堤状、僵硬,触之易出,以及局部蠕动减弱或消失是恶性溃疡的特点。结溃疡边缘黏膜病理组织检查即可确诊。

3.泌素 亦称Zollinger-Ellison综征,是腺非β细胞分泌大量泌素所致。其特征是泌素异常增高,酸分泌增高、上消化道多发、难治性溃疡腹泻。与普通消化性溃疡相比,泌素所致的溃疡呈多发性,位置不典型(如球后、空肠),且难以治愈,并发症多见。酸分泌量和泌素检测有助于两者的鉴,B超、CT、MRI检查如能发现腺或其他组织有小的肿体时则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4.钩虫病 十二指肠钩虫病症状可类似于十二指肠溃疡,但镜检查如在十二指肠降部见到钩虫虫体或出点,或粪检发现钩虫卵则有助于诊断。

预防

1.戒烟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溃疡病发生率高2倍,吸烟影响溃疡和可促进溃疡复发,其可能机制:

(1)吸烟可以促使酸和蛋白酶原分泌增多。

(2)吸烟可能抑制腺分泌HCO3-盐,从而削弱中和球部酸性液体的能力。

(3)吸烟可影响幽门括约功能而导致胆汁反流,破坏黏膜屏障;吸烟可使排空延缓和影响十二指肠运动功能。

(4)吸烟可影响十二指肠黏膜前列腺成,减少黏液量和黏膜流量,从而降低黏膜的防御功能。

2.饮食控制 咖啡、浓、可可乐等饮料能刺激酸分泌增多,易诱发溃疡病。吃制低纤维素食物者比吃高纤维素者溃疡发病率高。有人认为多渣食物或许有促进表皮生长因子或前列腺素释放增多的作用。

3.精神因素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的人易患十二指肠溃疡。人在应激状态时,可能促进的分泌和运动功能增强,酸分泌增多和加速的排空,同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使十二指肠管收缩,黏膜流量下降,削弱了黏膜自身防御功能。

4.药物 长期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约有10%~25%患者发生溃疡病,其中以溃疡更为多见。除药物对十二指肠黏膜直接刺激作用外,要是由于这类药物抑制体的环氧化酶活性使黏膜前列腺成减少,削弱了对黏膜的保护作用。阿司匹林原物是脂溶性的,能穿透上皮细胞膜破坏黏膜屏障。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野牡丹子

下一篇 间歇性胃痛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