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结肠膨胀

溃疡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简称溃结,原因不明的直肠结肠炎性疾病。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病理特征为粘膜充水肿、多发性浅表溃疡,晚期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并伴有息肉成。临床上以顽固性腹泻、粘液便、便或便、腹痛里急后重为特点,并可伴有发热贫血关节炎、皮肤病变和病等肠外表现。极少急性发病,多数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间以长短不定的缓解期,......
目录

原因

病因和发病机

前完全明确,可能与免疫、遗传、精神和感染等因素有

本病在发展过程中,常并发溶血贫血关节炎、性红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能使病情缓解。在部分病人的清中查到抗结肠上皮细胞抗体、抗大肠杆菌O14型的抗体,这些抗体与结肠上皮细胞抗原发生自身免疫反应,起粘膜损伤。在病变的结肠组织中有淋巴细胞浸润,在组织培养中,发现患者的淋巴细胞对正常人结肠上皮细胞有细胞毒作用。用荧光免疫法实,在结肠粘膜固有膜中有IgG、补体和纤维蛋白原沉积的免疫复物存在,这种免疫复实验发现对结肠粘膜有损害作用。这说明本病的发病与免疫反应有,故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病常呈家族性发病,病人家族中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种族间发病率也有明显差异,欧美国家的发病率较、日本等亚洲国家明显增高,这些都提示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此外,本病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11及7者增多,也提示遗传因素在发病中可能有地位。精神因素、情绪变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导致肠壁炎症,促进本病发作,一般认为是发病的诱发因素。本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与细菌性痢疾相似,但未能在粪便中找到可能的病原体。有人认为,痢疾杆菌、肠道细菌及病毒感染可能与本病发病有,但只是个诱发因素。

病理

病变多发生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上升累及降结肠或整个结肠,累及到回肠末端。在早期,结肠粘膜呈水肿、充、出、颗粒状等病变。此后成不规则的小溃疡,继则融成为不规则的大溃疡溃疡时的大量瘢痕成,可导致结肠缩短及肠腔狭窄,粘膜表面有炎性息肉成(假息肉)。溃疡结肠炎的炎症病变局限于粘膜层或延伸到粘膜下层,较少深达层。病变从大肠远端向近端发展,呈连续性分布,但也偶有呈段性分布,此时应注意与局限性肠炎病相鉴

检查

1.类型临床表现和过程可分4型。

(1)初发型:症状轻重不一,既往无溃结史,可转变为慢性复发型或慢性持续型。

(2)慢性复发型:症状较轻,临床上最多见,治疗后常有长短不一的缓解期。复发高峰多在春秋季,而夏季较少。在发作期结肠镜检查,有典型的溃结病变,而缓解期检查仅见轻度充水肿,黏膜活检为慢性炎症,易误为肠易激综征。有的患者可转为慢性持续型。

(3)慢性持续型:起病后常持续有轻重不等的腹泻、间断便、腹痛及全身症状,持续数周至数年,其间可有急性发作。本型病变范围较广,结肠病变呈进性,并发症多,急性发作时症状严重,需手术治疗。

(4)急性暴发型:国报道较少,约占溃结的2.6%,国外报道占20%。多见于青少年,起病急骤,全身及局部症状均严重,高热、腹泻每天20~30次,便血量多,可致贫血脱水与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衰弱消瘦,并易发生中毒结肠扩张,肠穿孔腹膜炎,常需紧急手术,病死率高。

2.症状腹泻便秘,病初症状较轻,粪便表面有黏液,以后便次增多,重者每天排便10~30次,粪中常混有脓和黏液,可呈糊状软便。便血是较常见的症状要由于结肠黏膜局部缺及溶解纤维蛋白的活力增加所致。一般为小量便血,重者可呈大量便血水样便腹痛多局限左下或下部,轻症者亦可无腹痛,随病情发展腹痛加剧,排便后可缓解。里急后重系由于炎症刺激直肠所致,并常有骶部不适。消化不良时常表现厌食、饱胀、嗳不适、恶心呕吐等。全身表现多见于急性暴发型重症患者,出现发热、水电解质失衡、维生素、蛋白质丢失、贫血、体重下降等。

3.体征左下或全压痛,可扪及降结肠是乙状结肠呈硬管状,并有压痛,有时紧张,肛诊可发现肛门括约痉挛,指套有黏液或性黏液分泌物,直肠有触痛。有者可触到肝大,此与脂肪

诊断

1.诊断标准。由于溃疡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难以找到典型的临床特征作出诊断,我国1993年的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术研讨会上,据国际诊断标准结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了溃疡结肠炎的诊断标准:

①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结肠炎、吸虫病、肠结核、Crohn病、放射性肠炎等原因明确的结肠炎症;

②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并至少有镜或X线的特征性改变中的1项;③临床症状不典型,但有典型的肠镜或X线表现或病理活检实。

2.严重性判断。Truelove和Witts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测定结果将溃疡结肠炎分为轻、中、重3型。此评估有助于临床医生估计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

鉴别诊断

①慢性细菌性痢疾

常有急性菌痢病史,粪便培养可分离出痢疾杆菌,结肠镜检查时取粘液脓性分泌物培养的阳性率较高,抗菌药物治疗有效。

②慢性阿米巴痢疾:病变要侵犯右侧结肠,也可以累及左侧结肠结肠溃疡较深,边缘潜溃疡间的粘膜多属正常。粪便检查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通过结肠镜取溃疡渗出物作肠检更易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抗阿米巴治疗有效。

结肠癌:多见于中年以上,常直肠指检查可触及肿块,结肠镜与X线钡灌肠检查对鉴诊断有价值,须注意与溃疡结肠起的结肠癌变区

吸虫病:有疫水接触史,常有肿大,粪便检查可发现吸虫卵,孵化毛蚴阳性,直肠镜检查在急性期可见粘膜黄褐色颗粒,活检粘膜压组织病理检查发现吸虫卵。

⑤肠易激综症:伴有全身神经官能症,粪便有粘液但无脓,显微镜检仅见少数白细胞,结肠镜检查无器质性病据。

⑥其他:肠结核、结肠炎、伪膜性肠炎、难辨梭菌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结肠息肉病、结肠憩室炎等应和本病相鉴

缓解方法

未病前的预防:

①注意饮食有,预防肠道感染。

②对患者进理治疗和控制饮食。

腹痛腹泻者,宜食少渣、易消化、低脂、高蛋白质。有些不耐受的食品如蟹、牛奶生等尽量避免食用。

④忌食辛辣冻、生冷食品,戒除烟

已病后的预防(预后):轻、中度患者预后较好,重型、暴发型患者易消化道出而致休克,特是急性结肠扩张,死亡率高,预后差。慢性持续、长期腹泻、病变广泛者应注意结肠癌的发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野芋叶

下一篇 野芋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