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花椒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枝干散生基部宽而扁的锐刺,嫩枝及小叶背面沿中脉或仅中脉基部两侧或有时及侧脉均被短柔毛,或各部均无毛。
叶:叶有小叶5-15片;叶轴有狭窄的叶质边缘,腹面呈沟状凹陷;小叶对生,无柄或位于叶轴基部的有甚短的小叶柄,卵形,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2.5-7厘米,宽1.5-4厘米,两侧略不对称,顶部急尖或短尖,常有凹口,油点多,干后半透明且常微凸起,间有窝状凹陷,叶面常有刚毛状细刺,中脉凹陷,叶缘有疏离而浅的钝裂齿。。
花:聚花序顶生,长1-5厘米;花被片5-8片,狭披针形、宽卵形或近于三角形,大小及形状有时不相同,长约2毫米,淡黄绿色;雄花的雄蕊5-8(-10)枚,花丝及半圆形凸起的退化雌蕊均淡绿色,药隔顶端有1干后暗褐黑色的油点;雌花的花被片为狭长披针形;心皮2-3个,花柱斜向背弯。花期3-5月,果期7-9月。
果:分果瓣基部变狭窄且略延长1-2毫米呈柄状,油点多,微凸起,单个分果瓣径约5毫米;种子长约4-4.5毫米。
生长环境
地理分布
繁殖方法
花椒的繁殖可采用播种、嫁接、扦插和分株四种方法。生产中以播种繁殖为主。
播种
种子处理花椒种壳坚硬,油质多,不透水,发芽比较困难,播种前首先要进行脱脂处理和贮藏。秋播,将种子放在碱水中浸泡,lkg种子用碱面0.025kg,加水以淹没种子为度,除去空庇粒,浸泡2天,搓洗种皮油脂,捞出后用清水冲净即可播种。春播可采用层积沙藏、牛粪拌种、马粪混堆或小窖贮藏等几种方法处理种子。层积沙藏即常规处理方法;牛粪拌种即用新鲜牛粪6份与花椒种子1份,混合均匀,埋入深30cm的坑内冬藏,次春播种前取出打碎,连同牛粪一起播种;马粪混堆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将水选的花椒种子与3份马粪混放于阳光下堆放,翻动露白后播种;小窖贮藏即挖窖灌水冬藏。
播种 播种分春播和秋播。春旱地区,在秋季土壤封冻前播种为好,出苗整齐,比春播早出苗10~15天;春播时间一般在“春分”前后。每亩播种25kg。小畦育苗可用开沟条播,每畦4行,行距20cm,沟深5cm,覆土lcm,每亩播种4~6kg,播后床面覆草保湿,出苗后分次揭去。也可采用培垄的方法育苗,秋播时,每隔24~27cm开一条深lcm、宽9cm的沟,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播后将两边的土培于沟上。开春后,及时检查种子发芽情况,如见少数种子裂口,即将覆土刮去一部分,保留2~3cm,过5~7天,种子大部分裂口再刮去部分覆土,保持覆土厚1cm左右,这样幼苗很快就会出齐。如春播经过催芽的种子,播后4~5天幼苗即可出土,10天左右出齐。此法适用于易遭春早的地区。
苗期管理苗高4~5cm时间苗定苗,保持苗距10~15cm。苗木生长期间可于6~7月每亩分别施入人粪尿3000~4500kg,或化肥10~25kg,施肥要与灌水相结合,施后及时中耕除草。花椒苗最怕涝,雨季到来时,苗圃要作好防涝排水工作。1年生苗高70~100cm,即可出圃造林。
嫁接
一般采用芽接和枝接。芽接多用“T”字形、“Z’’字形芽接,枝接常用劈接、切接、腹接等方法。
扦插
在5年生以下已结果的花椒树上,选取1年生枝条作插穗。插穗可用500mg/l的吲哚乙酸浸泡30分钟,或500mg/l的萘乙酸浸泡2小时,也可采用温床催根的方法。经处理的插穗,生根成苗率高。
分株
春季花椒发芽前,将1~2年生分蘖苗的基部进行环剥,埋于土内,让剥口处长出新根来,经1个生长季后,将分蘖苗与母株分开,即可用以造林。另一种做法是将分蘖苗基部用锋利的小刀破削2/3后培土生根。分蘖苗切离母株后,如根系长得好,即可直接移栽,如根系长得不好,可假植于苗圃中,待其新根发多后再移栽。
圈枝
在开春气温逐渐升高,水分充足的时刻,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1年生枝条,以利刀横切至木质部处;然后向上拉开15cm左右,再将其切破的一半拉离枝条,伸插到陶瓷罐内。罐底先通一孔,罐中填满肥泥,罐子牢系在枝条上,然后给罐子淋足水分,罐面用棕片封扎,使天然雨水能浸湿罐土。来年,当切枝生长出较多须根以后,即可剪下移栽。
栽培技术
园地选择
花椒植株较小,根系分布浅,适应性强,可充分利用荒山、荒地、路旁、地边、房前屋后等空闲土地栽植花椒。山顶、地势低洼、风口、土层薄、岩石裸露处或重粘土上不宜栽植。
在平地建立丰产园地,可采取全园整地,深翻30~50cm,翻前施足基肥,每亩施4~5t,耙平耙细,栽植点挖成lm见方的大坑;在平缓的山坡上建立丰产园时,可按等高线修成水平梯田或反坡梯田;在地埂、地边等处栽椒时,可挖成直径60cm或80cm的大坑,带状栽植无论哪种栽植坑,在回填时,还应混入20~25kg左右的有机肥。在丘陵山地整地,必须坚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栽植形式
地埂栽植:充分利用山区、丘陵的坡台田和梯田地埂栽植花椒,株距3m左右。
纯花椒园:营造纯花椒园,如在平川地栽植,行距3m,株距2m;在山地栽植,按照梯田的宽窄确定株行距,复杂的山地,可围山转着栽。
椒林混种:花椒可以和其它生长缓慢的树木混合栽植,如栽核桃、板栗,可在株间夹栽一二株花椒,也可隔行混栽。
营生篱:用花椒营造生篱,栽植的密度要比其它形式的密度大,行距30~40cm,株距20cm,可三角形配置,栽成2行或3行。
栽植密度,花椒宜稀不宜密,在干早、半干旱地区,花椒成龄后的密度应在每亩100~120株的范围内。在土层深厚、土质好、雨量适中的地区,成龄密度为每亩60株左右。初建椒园时,一般行距2m,株距1.5m,条件好的地方保持行距4m,株距1.5m。
栽后管理
栽植后,根据干高要求,在饱满芽处剪除上部定干,秋栽后需立即埋土防寒,风大时即使春栽亦需埋土保墒,萌芽后及时去土;春栽后半月内灌1次水,秋栽苗去除培土后,也应补灌1次水。
土、肥、水管理
与施有机肥相结合,对椒园进行深翻改土,通常用的方法有扩穴深翻、隔行或隔株深翻、梯田里半壁深翻、全园深翻、带状深翻等。在寒冷的地区,要进行主干培土,以保护根颈部安全越冬,培土用的土壤最好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山坡草皮土,翌春可撒在田园,增厚土层、改良土壤结构,增强保肥蓄水能力,是一项以土代肥、简便易行的增产措施。在花椒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从幼树定植后的第二年就要开始中耕除草,采用中耕锄草、覆盖除草、药剂除草等方法;同时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要适时追肥。
整形修剪
椒树整形修剪在冬季和夏季都可进行。冬剪要剪除一定数量的枝和芽,主要是促进生长,以1~2月进行为最好,幼树可在埋土防寒前修剪;夏季是为了抑制新梢旺长,去掉过密枝、重叠枝、竞争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使来年形成更多的结椒枝。修剪的方法有短截、疏剪、缩剪、甩放、伤枝、曲枝等6种基本方法。常见的椒树树形有丛状形和自然开心形。
医药价值
性味
功能主治
果皮:温中止痛,驱虫健胃。用于胃痛,腹痛,蛔虫病;外用治湿浊,皮肤瘙痒,龋齿疼痛。
用法用量
果皮、根0.5~1.5钱,种子1~2钱。果皮、根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烂敷患处。
显微鉴别
果皮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壁厚约2μm,细胞内不含色素,外被角质层。下皮细胞2列,富含棕色色素块。中果皮分布有20个左右的大型油室,类圆形,直径175-400μm,维管束约25个。薄壁细胞含较多草酸钙簇晶及少量的方晶。内果皮为2-5列木化厚壁细胞,外侧1-2列细胞有时较大,切向延长,长径100-200μm,孔沟清晰,内方1-3列细胞椭圆形或近圆形。 实用附方 ①治咯血,吐血:野花椒叶烧灰为未,每个一钱,童便送服。 ②治妇女经闭:野花椒叶干未泡酒服,每次二钱。 ③治跌打损伤:野花椒叶五钱至一两。煎汤,黄晒送服。 ④治腿头风湿痛:鲜野花椒叶一两,鲜白芙蓉叶、 艾叶各五钱,生姜一两,麻油四两。合放锅内炸至各药焦黑为度,丢药取油,搽患处,以愈为度。 ⑤治阴股疽及附骨疽:鲜野花椒叶,酒制三次,合糯米饭捣烂,调酒敷患处。(选方出《泉州本草幼) 各家论述 《泉州本草》:祛风散寒,健胃驱虫,除湿止泻,活血通经。治跌打损伤,风湿痛,瘀血作痛,经闭,咯血,吐血,关节痛风。 药理作用 ⑴对横纹肌的作用 野花椒水溶性生物碱1mg/ml以2ml/min给家兔静注,发现家兔垂头现象的平均用药量为10.86mg/kg。这种作用可逆,并可被新斯的明对抗。9.4mg/kg给狗注射,可见明显肌松作用。雏鸡肌注可先风痉挛性麻醉,2min后呈松弛性麻痹。15-20mg/kg静注,可使家兔胫前神经-胫前肌收缩减弱,主要是神经脂肉接点被阻断,此作用亦可被新斯的明阻断。0.05-0.1mg野花椒提取的D水部分对未孕大鼠离体子宫有一定兴奋作用,0.015-0.1mg对家兔离体肠这有张力增加并产生节律性收缩的作用。 ⑵其他作用 水溶性生物碱10mg/kg静注可使麻醉狗血压迅速下降,1min后心电图有频发性早搏,30min后逐渐恢复。非水溶性部分有提高痛阈作用。 ⑶毒副反应 水溶性生物碱给小鼠腹腔注射,以筒化机率法测得LD50为19.85±0.027mg/kg;静脉注射,以序贯法测得LD50为3.61mg/kg。家兔连续静注3次,心、肝、肾可见轻度混浊和脂肪变,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化学成份 根含生物碱茵芋碱(skimmianine),加锡弥罗果碱(edulinine),左旋-7-去羟基日巴里尼定(ribalinine),阿瑞罗甫碱(araliopsine)。根皮含二氢白屈菜红碱(dihydrochelerythrine),氧化白屈莱红碱(oxychelerythrine),N-乙酸基番荔枝碱(N-acetylanaine),苗芋碱(skimmianine),γ-崖椒碱(γ-fagarine),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8-甲氧基-N-甲基二甲吡喃并喹啉酮(8-methoxy-N-methylflindersine)和木脂素芝麻素(sesamine),还含β-谷自醇(β-sitosterol)。 植物文化 花椒一名,最早有文字记载是在《诗经》里。《诗经》是收载西周时期的民间诗歌,说明中国人民于二千多至三千年前已经利用花椒了。古代人认为花椒的香气可辟邪,有些朝代的宫廷,用花椒渗入涂料以糊墙壁,这种房子称为“椒房’,是给宫女住的。后来就以椒房比喻宫女后妃《曹操文集》“假为献策收伏后”篇及《红楼梦》第十六回中有“每月逢二、六日期,准椒房眷层入宫请候”之句足以佐证 花椒树结实累累,是子孙繁衍的象征,故《诗经·唐风》称:“椒聊之实,藩衍盈升。又班固《西都赋》载“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意思是皇帝的妻妾用花椒泥涂墙壁,谓之椒房,希望皇子们能像花椒树一样旺盛。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