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野茶子

植物态 小灌木,高1~2米。小较粗糙。互生,革质,叶形变化很大,披针、长或倒卵形,长1.5~5.5厘米,先端钝或浑或微凹,基部楔形,近全缘或上半部略有细齿,两面光滑无毛。小,单性,雌雄异株,腋生,通常成束生于短的花序梗上;萼片5,近花瓣5;雄蕊10;子房3室,花柱端3浅裂。浆果直径约3毫米,紫红色,端有1残留的花柱期3~4月。分布湖北、湖南贵州四川等地。......
目录

《*辞典》:野茶子

分布

分布湖北、湖南贵州四川等地。

药理作用

性味】性凉,味苦涩,无毒

【功能治】止渴,醒。治暑热渴,小便不利,肠炎泻痢及头昏眩。

【用法用量】服:汤,3~5钱。

【附】治肠炎泻痢:野茶子马齿山石榴仙鹤草。水服。

【摘录】《*辞典》

《中华本草》:野茶子

基本信息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英语】 Fruit of Obtuseleaf Eury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Eurya obtusifolia H.T.Chang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

植物

柃 小灌木,高1-2m。小较粗壮。互生,叶柄短;革质,状变化很大,披针、长、卵状或倒卵形,长1.5-5.5cm,先端钝或浑,微凹或微缺,基部楔形,边缘近全缘或上半部略有细锯齿,两面光滑无毛。小,单性,腋生,通常成束生于短的花梗上;萼片5,覆瓦状排列;花瓣5;白色,基部稍连雄蕊10;子房上位,3室,花柱先端3浅裂。核果浆果,直径约3mm,紫红色,先端有1残存的花柱期3-4月。

分布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鉴

果实呈不规则的球,直径约2mm。表面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先端有残存花柱,有的基部可见花萼和果柄。香,味微苦。

药理作用

性味】凉;苦;涩

归经大肠

【功能治】清热渴;利尿;提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泻痢;疲眩晕

【用法用量】服:汤,10-15g。

【附】治肠炎泻痢:野茶子马齿山石榴仙鹤草。水服。

【摘录】《中华本草》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野茶辣

下一篇 肝区摩擦音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