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野荞麦

荞麦又称金锁,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金锁是中药治:咽喉肿痛,肺热咳嗽肺痈臭,湿痹痛,关节不利等病症。多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全体微被白色柔毛。主根粗大,呈结状,横走,红褐色纤细,多分枝,具棱槽,淡绿微带红色互生,叶柄长达9厘米。上部渐短,具白色短柔毛;叶片戟状三角,长宽约相等;长于宽,长7~10厘米,先端长渐尖或尾......
目录

植物形态

野荞麦

多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全体微被白色柔毛。主根粗大,呈结状,横走,红褐色纤细,多分枝,具棱槽,淡绿微带红色互生,叶柄长达9厘米。上部渐短,具白色短柔毛;叶片戟状三角,长宽约相等;长于宽,长7~10厘米,先端长渐尖或尾尖状,全缘或具微波,基部心脏狭窄,无柄,基部抱;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上有白色细柔毛;托鞘抱聚伞花序生或腋生;总花梗长4~8厘米,具白色短柔毛;花被5;雄蕊3;花柱3,柱头头状。瘦果呈卵状三棱,长约6~8毫米,先端具短尖头,红褐色期9~10月。果期10~11月。

临床应用

1.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肺痈、咯腥臭等症。

本品功能清热解毒,临床用治咽喉肿痛,常配伍灯笼草、草等同用;用治肺热咳嗽,或肺痈,可单用本品30g,隔水汁服,也可配鱼腥草等药同用。

2.用于手足关节不利,湿痛及痛经,产后瘀血阻滞腹痛等症。

本品兼有瘀及祛湿的作用,治疗手足关节不利,湿酸痛等症,常配桑枝石藤、苍术等药同用;用治痛经及产后瘀血阻滞腹痛等症,可单用本品30g,加红糖服。

此外,本品又可用治痢疾

【处】:野荞麦金锁(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15g~30g,服须隔水汁服。

野荞麦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生活的质量在不断的提高,野荞麦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因为它是纯天然的,富含丰富的养价值。符消费者的生理需求。增加消费者的健康指数。

备注

(1)临床用治咽喉肿痛,常配伍灯笼草、草等同用;用治肺热咳嗽,或肺痈,可单用本品一两,隔水汁服,也可配鱼腥草等药同用。治疗手足关节不利,湿酸痛等症,常配桑枝石藤、苍术等药同用;用治痛经及产后瘀血阻滞腹痛等症,可单用本品一两,加红糖服。

(2)野荞麦上海地区中药店称为金锁,系由状而得。此药过去在临床上应用不多,本品有清热解毒作用,用治脓疡(肺痈),疗效很好,但必须隔水服;如加水汁服,则疗效不显。体会,本品隔水出的汁,味很涩,微苦,用治急性气管起的咳嗽多,也有疗效,可使液分泌检减少,咳嗽逐渐减轻。

摘录

《全国草药汇编》

【临床应用】:

① 治疗脓肿野荞麦晒干,每半斤加水或陈黄1250毫升,置陶器中密封,隔水3小时,得净汁约1000毫升。

据年龄和病情轻重,每次20、30或40毫升,日服3次,一般病例采用水;对高热持续、臭排出不畅、久不愈者用酒剂

曾观察232例,治愈率86.2%。

治疗前大部分病例均用过抗菌素,部分病例已不发热

服用此药后多数热度回升,咳嗽增剧,随之排出大量臭脓痰;如无并发症,可逐渐缓和而至痊愈。

恶寒发热一般在1~2周消失,臭脓痰排尽亦常在1~2周

胸痛气短咯血及不能平卧等症,随排量的增多而减轻。

X线透视或摄,病灶全部吸收消失者200例,好转者32例。

住院天数最短者5天,最长者69天,平均22天。

此药用于治疗小儿脓胸肺炎也有一定疗效 。

② 治疗菌痢取野荞麦5钱,焦山楂3钱,生甘草2钱,服,每日1

治疗46例,多数1~3见效。

对阿米巴痢疾也有一定的效果。

③ 治疗化脓性感染初起用天荞麦患处,每日换药1~2次。

如炎症严重,病人有恶寒发热、疼痛者,另用鲜1~2两分2次服,或用干粉3~5钱冲眼,每日2次,治疗疖肿、皮肤外伤感染、急性乳腺炎蜂窝织炎、深部脓肿等计436例,均有一定效果。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肝火旺盛

下一篇 野荔枝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