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粪便排出过程异常

粪便排出过程异常(急迫感、排便不尽感、费力)是肠易激综征的临床诊断之一。肠易激综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为一种与肠功能改变有,以慢性或复发性腹痛腹泻、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症状而又缺乏肠道结构或生化异常的综征,常与肠道其他功能性疾病如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同时存在。(一)发病原因 IBS病因尚不明确。前认为与以......
目录

原因

(一)发病原因

IBS病因尚不明确。前认为与以下因素有

1.精神神经因素

IBS患者精神理异常的出现率明显高于普通人。有研究表明,精神紧张可以改变肠道的mmc,精神刺激对IBS病人比正常人更易起肠动力紊乱。现代神经生理认为IBS患者的肠道对于张力和多种刺激的敏感性增加。但这究竟是由于肠壁神经丛及其感受器或传入神经通路上的异常,还是中枢神经系统对肠道的调异常前还不明确。另外有研究发现应激可起大功能性结肠动力紊乱,同时发现应激后一些肠道激素的释放增加,说明神经分泌的调参与应激所起的肠功能紊乱反应过程。以上精神神经因素与IBS的系,支持前认为IBS是属于身疾病类肠病的观点。

2.肠道刺激因素

肠道某些因素可能改变肠功能,加重原有的肠易激综征。这些刺激因素包括外部的食物、药物、微生物等,也可能包括消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某些部物质。有实验发现腔抗原激发致敏的肠道可明显诱导肠道收缩活动和产生腹泻。有分析认为,当某些刺激物多次作用于肠道时,可能改变肠道的感觉运动功能以及对于刺激的敏感性,从而使肠管产生易激性。有报道IBS病人回肠对灌注胆汁酸的分泌作用非常敏感,但可能未被诊断为胆汁酸吸收不良。短链或中链脂肪酸在吸收容量受限或在小肠快速运转等的病人中可能到达右半结肠起右半结肠出现快速通过的高压力波,这些波极有效地推进结肠容物并可能起疼痛和腹泻。这些肠道刺激物在IBS中是诱因还是病因前尚未定论。

(二)发病机

1.肠运动异常

IBS的要发病机制是肠运动功能异常。有研究发现IBS患者空肠段丛集状收缩波(discretedclusteredconstrictions,DCCs)及回肠推进性收缩波(prolongedpropagatedconstrictions,PPCs)增多,且与痉挛性疼痛一致。腹泻型IBS患者白天的移性运动复波(migratingmotorcomplex,MMc)出现次数增多,周期缩短;在Ⅱ期和进餐后有较多的空肠收缩;结肠显示大量的快速收缩和推进性收缩;近段结肠快速通过且与大便的重量呈正相;碱能刺激后降-乙状结肠多项动力指标增加。相反便秘型IBS患者近段结肠通过时间延长,排空明显减慢;高幅推进性收缩减少;降、乙状结肠在基础状态下的收缩频率和收缩时间减少,对碱能刺激的反应性降低,与此同时近端结肠收缩时间的百分比却显著增加,表现为不协调性。肛管压力升高,肛门括约直肠扩张的反应性松弛迟钝。排便时外括约异常收缩,与IBS患者排便困难

IBS动力异常不仅限于肠道,食管道均存在动力紊乱,以致有肠道哮喘(asthmaofgut)之称。前有IBS动力的研究结果尚不完全一致,有些甚至得出相反的结果。说明IBS的动力紊乱是很复杂的,它不单是某一肠段动力发生某种异常,而存在着相互间的协调问题。

2.感觉异常

IBS患者的腹痛阈值较正常人低,因此对标准的结肠扩张产生过度的感觉。这种感觉异常与丛集运动异常的协同作用是IBS患者出现痉挛性疼痛的要因素。精神压力、焦虑加重患者结肠扩张时的疼痛感觉。相反,松弛状态下对肠扩张知觉减低。超常的直肠肛门感觉排便不尽感,甚至排便前的腹痛感。而直肠肛门的过度感觉又与直肠过度的反射运动相伴随。即排便不尽感刺激起运动应答增强,从而导致排便频度增加,但不伴排便重量增加。

3.分泌异常

IBS患者小肠黏膜对刺激性物质的分泌反应增强。结肠黏膜分泌黏液增多。

检查

1、一般检查:IBS患者以肠道症状腹胀严重者可见部膨隆;腹痛者为脐周及左下可有轻压痛;腹泻者肠鸣音可亢进;便秘者肠鸣音可减弱;部分患者直肠指诊可有直肠后壁触痛,也有的患者可无明显的阳性体征。

2、实验室检查:粪常规检查可见大量粘液或正常,血尿常规、大便隐细菌培养(至少3次)、甲状腺功能测定、功能、沉、电解质、清酶检查等均正常。

3、X线检查:X线钡灌肠可见结肠充盈迅速及激惹征,但无明显肠结构改变;全消化道钡餐有时可见钡餐通过小肠过速,钡头于0.5~1.5小时即可到达回盲部。在进钡灌肠检查时,宜用温生理盐水灌肠,因为肥皂水或冷液化灌肠能起结肠痉挛而产生激惹现象。

4、结肠镜检查:肉眼观察粘膜无异常或仅有较度充水肿和过度粘液分泌,结肠粘膜活检正常。有的IBS患者进镜检查时,因痛觉过敏,常因腹痛不能耐受需中途终止检查或不能检查。有的患者检查后,有较长时间腹痛腹胀,且较难恢复,可能与肠镜检查时刺激有

5、结肠运动功能检查:乙状结肠压,在无痛性腹泻者降低,便秘者则增加;直肠压,便秘者增加,腹泻者则降低,并可有肛门松弛;不论便秘抑或腹泻者,均可导致乙状结肠直肠的运动指数增高。

鉴别诊断

诊断:

1.慢性细菌感染

多次粪便常规及培养有阳性发现,以及充分有效地抗生素系统性治疗,症状改善明显,可明确诊断。

2.慢性阿米巴痢疾

多次大便找阿米巴及甲硝唑试验治疗可明确诊断。

3.吸虫感染

吸虫疫区病人可作乙状镜检查,取直肠黏膜找吸虫卵,或用粪便孵化法和其他法加以鉴

4.吸收不良综

腹泻,但大便中常有脂肪和未消化食物。

5.肠肿

小肠的良性小肿可发生腹泻和间歇性发作的部分肠梗阻结肠也可以出现类似肠道功能性疾病的症状。特是对老年人应注意。可进X线钡造影检查或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6.溃疡结肠

发热便等异常表现。X线钡造影或结肠镜检查可以鉴

7.克罗恩病

常有发热贫血、虚弱等全身症状。X线钡造影或结肠镜检查即可鉴

8.乳糖酶缺乏

乳糖耐量试验可以鉴。乳糖酶缺乏有先天和后天之分。临床表现为吃乳制品后有严重的腹泻,大便含有大量沫和乳糖、乳酸。食物中去掉牛奶或奶制品,症状即可改善。酸牛奶乳酸菌将乳糖分解,可供这类病人食用。

9.肠道分泌肿

液素可出现严重的腹泻和顽固的溃疡病,清促液素水平极高,一般治疗无效。管活性肠肽(Vipoma)也起严重腹泻;清VIP水平增高。

10.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出现腹泻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出现便秘。可作甲状腺、甲状旁腺功能检查以进

缓解方法

一、常放松情,多做深呼吸,多外出走走。

二、生活饮食注意,少吃对肠刺激性较强的东西。应避免过分辛辣、甘、酸、粗糙等刺激性食物。减少对消化道的不良刺激,避免食物过敏反应和少摄入能在消化道的食品。对疑有乳糖不耐受者,应避免摄入大量牛奶牛奶制品。

三、服用一些对调整肠道菌群比较有效的东西。多食易消化、富养的食品。便秘患者应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和水果。宜细嚼慢、戒烟、少饮碳酸饮料。

四、对有过敏史者,就避免摄入可能过敏的食物。

五、如患者有明显的精神神经因素,则应从解除病人多疑虑的态,消除恐惧的理着手,预防本病的发生或加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