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野黄麻

野黄麻,中药。为椴树植物甜麻CorchorusaestuansL.的全草。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具有清热解,消肿解毒之功效。用于中暑发热咽喉肿痛,痢疾小儿疳积麻疹,跌打损伤,疮疥疖肿。假麻区、水丁香黄麻、野木槿、雨伞草、长果山油麻山黄麻茵陈、藤连皂、土巨、野麻、麻、针筒草。全草。味淡,性。归大肠清热解,消肿解毒。用于中暑发热咽喉肿痛,痢疾小儿疳积麻疹,......
目录

别名

假麻区、水丁香黄麻、野木槿、雨伞草、长果山油麻山黄麻茵陈、藤连皂、土巨、野麻、麻、针筒草。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淡,性

归经

大肠

功效

清热解,消肿解毒。

主治

用于中暑发热咽喉肿痛,痢疾小儿疳积麻疹,跌打损伤,疮疥疖肿

相关配伍

1、解暑热:甜麻嫩适量,作菜汤食。

2、治疮毒:甜麻嫩适量,和黄捣烂患处。(1-2出自《广州植物志》)

3、治性感冒,小儿肚痛,胃气痛:野麻黄30g。水服。(《广西民族药简编》)

用法用量

服:汤,15-30g。外用:适量,捣,或水洗患处。

使用注意

孕妇服。

采集加工

9-10月选晴天挖取全株,洗去泥土,切段,晒干。

形态特性

一年生草本,高约1米,褐色,稍被淡黄色柔毛;细长,披卵形或阔卵形,长4.5-6.5厘米,宽3-4厘米,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两面均有稀疏的长粗毛,边缘有锯齿,近基部一对锯齿往往延伸成尾状的小裂,基出5-7条;叶柄长0.9-1.6厘米,被淡黄色的长粗毛。单独或数朵组成聚伞花序生于腋或腋外,花序柄或花柄均极短或近于无;萼片5,狭窄长,长约5毫米,上部半凹陷如舟状,端具角,外面紫红色;花瓣5,与萼片近等长,倒卵形黄色雄蕊多数,长约3毫米,黄色;子房长,被柔毛,花柱棒状,柱头,5齿裂。蒴果长筒,长约2.5厘米,直径约5毫米,具6条纵棱,其中3-4棱呈翅状突起,端有3-4条向外延伸的角,角二叉,成熟时3-4瓣裂,果瓣有浅横隔;种子多数。期夏季。

生长环境

生于荒地、旷野、村旁、路边、田边。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药材性状

草绿黄色,皱缩,,直径3-6mm;表面棕褐色,微被淡黄色柔毛;质韧,难折断,皮薄而强纤维性,皱缩,完整叶片卵形,长2-5cm,宽1-3cm,边缘有锯齿,基部一对锯齿往往延伸成尾状的小裂;表面绿黄色,有疏长毛,基出3条;易落。蒴果长筒,长约2.5cm,有3-10棱,其中3-4棱有狭翅;表面棕褐色,易裂,种子多数,微,味淡。以完整、果多、色绿者为佳。

药理作用

1、祛止咳作用。

2、其他作用,防治纤维化。

3、毒性,无毒

相关论述

《岭南采药录》:“治伤寒误下痢不止,水洗疥癞,麻痘。”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银不换

下一篇 儿童大便失禁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