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银朱

银朱,中药。为以水银、硫磺和氢氧化钾为原料,加热升华而制成的硫化(HgS)。分布于广东、湖北等地。具有攻毒,杀虫,燥湿,祛之功效。常用于,肿毒,溃疡湿疮,疥癣,结胸,小儿钓。味辛,性温,有毒。归。攻毒,杀虫,燥湿,祛,肿毒,溃疡湿疮,疥癣,结胸,小儿钓。1、治发背银朱白矾等分汤温洗,却用桑柴远远之,日三次。(《救急》)2、治疔疮,四面赤,......
目录

性味

味辛,性温,有毒。

归经

功效

攻毒,杀虫,燥湿,祛

主治

,肿毒,溃疡湿疮,疥癣,结胸,小儿钓。

相关配伍

1、治发背银朱白矾等分汤温洗,却用桑柴远远之,日三次。(《救急》)

2、治疔疮,四面赤,中央黑:银朱,水和。每服一,温下。(《普济》走马

3、治咽喉疼痛:银朱海螵蛸(末)等分。吹之取涎。(《急救》)

4、治杨梅疮:银朱轻粉各一钱,黄蜡、清油各一两。化和收,以油纸摊贴。(《纲》)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调服:研末,0.2-0.5g,每日1次;或入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服宜慎,不能过量或连续服用。孕妇服。入药忌用

1、《纲》:“今厨人往往以之染色供馔,宜去之。”

2、《本逢原》:“忌一切。”

3、《本草汇纂》:“但用以服食,古人切戒谓其性悍烈,良非所宜。”

4、张秉成《本草便读》:“不宜服。”

炮制

一、采集加工

取水银30份,升华硫11.5份,氢氧化钾7.5份。将水银、升华硫置乳钵研匀,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加温45℃为准,于发器发。补充的水分,数小时温,至色鲜红时,即投入冷水中。然后收集于滤纸上,以水洗之,倘有硫残留,则加硫酐溶液去之,次以热水洗之,最后加温干即得银朱

二、炮制

净制:除去杂质(《山东》)。原品入药(《上海》)。

性状鉴别

本品为细粒或细粉状。红色朱红色。具较强光泽。体重,质细腻、滑润、疏松,手触之染指。吸湿易结块。无臭、无味。

以体重、色红、鲜艳者为佳。

药理作用

毒性:中毒表现为少动,蜷缩,

现代应用

朱砂膏:为摊于纸上的橘红膏药。功能消肿解毒,化腐生。用于疮疡肿痛,溃久不敛。温热贴患处。

相关论述

1、论银朱烈之性与轻粉略同:李时珍:“银朱,乃硫黄升炼而成,其性烈。亦能烂挛筋,其功过与轻粉同也。”(《纲》)

2、《本草蒙筌》:“银朱烧就,时俗又唤红。染画色最奇,杀虫虱亦验,庸医不晓,研为药衣。违误太深,伤害宁免。”

附注

纯品为硫化银朱灵砂均为水银与硫磺制成的赤色硫化,中药并无区灵砂质量较银朱为好。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大便粘腻

下一篇 银木荷皮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