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产后小腹坠痛

盆腔淤征表现为部疼痛及产后小坠痛,向下肢放射,久站及劳累后加重。贯彻“预防为”的针,针对盆腔瘀血症的病因,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其发生。一、中医病因病机据其临床表现,本病可归属于“妇人中痛”、“腹痛”、“产后腹痛”“带下”等疾病的范畴。中医对此病没有具体明确的论述,但对它的症状的论述却有许多,如隋代巢元《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云:“小腹痛者,此由胞之间宿有......
目录

病因

一、中医病因病机

据其临床表现,本病可归属于“妇人中痛”、“腹痛”、“产后腹痛”“带下”等疾病的范畴。中医对此病没有具体明确的论述,但对它的症状的论述却有许多,如隋代巢元《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云:“小腹痛者,此由胞之间宿有冷搏击,停结小,因虚发动与相击故痛;”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亦云:“妇人瘀血者,有月经湿不通,或产后余秽未尽,因而乘取凉,为冷所乘,得冷则成瘀血也。”但均与瘀有乏。瘀血留滞冲任胞宫,不畅,不通则痛。中医认为,之帅,气虚无力推动不畅,瘀阻经脉气滞瘀,气虚则见不胜劳累,疲乏力,气短,小肛门坠胀;气滞则见乳房胀痛心烦易怒;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故见骶疼痛,性交后疼痛。总之,本病的病理基础是气虚瘀兼有气滞气虚为本,气滞瘀为标。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瘀血成,常与以下因素有

1.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而致瘀。内伤七情肝气郁滞,不畅,冲任胞宫郁阻而成本病。

2.湿热蕴结下焦而致瘀。因外感湿热湿热蕴,或流连冲任,阻遏经脉,盘踞胞宫,不畅,停滞而成本病。

3.虚损所致瘀。早婚、房劳、多产或素体虚弱以致精气亏损,无力涩滞畅,冲任胞宫失于濡润而生本病。

二、西医病因病理

(一)病因

任何使盆腔静液流出盆腔不畅或受阻的因素,均可以导致盆腔静。和男子相比,女性盆腔环在解剖环动力和力面有很大的不同。是易于盆腔瘀血的原因。

1.解剖因素。女性盆腔环的特点要是静数量增多和构造薄弱。一般是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静伴随一条同动脉,有较多的支及静丛,流缓慢,如盆腔的中等静子宫阴道卵巢,大多是2~3条静伴随一条同动脉卵巢甚至可多达5~6条,成蔓状静丛,弯子宫体两侧后,直到它们流盆缘前才成单一的卵巢。在子宫输卵管卵巢之间有许多支,在输卵管系膜,有子宫卵巢支,并成环状的静环,再与外侧的卵巢

起源于盆腔脏器黏膜、层及其浆膜下的静丛,汇集成两支以上的静,流向粗大的髂。盆腔静数量上的增多是为了适应盆腔静流动缓慢的需要。

盆腔静较身体其他部位的静壁薄,缺乏筋膜组成的外鞘,没有弹性,大多没有瓣膜,且一些产妇的瓣膜功能常不全。穿在盆腔疏松的结缔组织中,且女性盆腔静容量多,故容易起盆腔、外生殖器、膀胱直肠及肛门周围静,造成管迂、扩张、淤。同时并外阴、宫颈、下张。另外膀胱直肠、生殖器三个系统静彼此相通,任何一个系统发生障碍,均可以影响到另外两个系统。

2.体质因素。有些患者因体质因素,其管壁组织显著薄弱,弹力纤维少,弹性差,容易成静淤滞。

3.力因素。因早婚早育者,在其生殖器未完全成熟时负担过重,或房事不、孕产频繁都容易产生盆腔静,因大量激素激素的影响,再加上子宫周围静的压迫,可子宫周围静扩张。长期站立或久坐体位、由于子宫体的重力作用及膀胱充盈使子宫体向后移位,也可影响盆腔静的流出。习惯仰卧睡眠者,盆腔大部分静的位置均低于下腔静,不利于盆腔静液流出盆腔。

4.输卵管结扎术。由于输卵管供为双重供应,动脉源于子宫动脉输卵管支及峡支,漏斗部由卵巢动脉的伞支分布而来,两者之间相互,而静一部分入卵巢丛,一部分入宫颈阴道丛,这样就成了输卵管动脉与静走向不同的特点。在输卵管结扎的过程中,如果损伤了输卵管系膜静或局部病变,使供的平衡系受到了破坏,就会影响盆腔静环动力的改变。使系膜管网环受阻,造成静张。可以认为输卵管结扎术造成的损伤或局部病变是发生盆腔张的众多因素的要因素之一。

5.自神经功能紊乱。不少者认为本综征的症状是容易疲劳痛,性感不快等,并发生失眠、抑郁、癔症与盆腔静系密切,因此,自神经功能失去平衡而导致盆腔局部静

6.其他因素。子宫慢性盆腔炎(尤其是输卵管卵巢囊肿者)、哺乳期慢性闭经宫颈炎等,造影时可显示盆腔静影像。

(二)病理

由于以上几种因素,使一部分解剖结构薄弱的盆腔静在功能上发生变化,影响流运成淤水肿,长久则组织缺氧而导致结缔组织增生或纤维化,再通过神经管之间相互影响,波及整个生殖器和乳房,而表现为临床一系列综征。由于淤起的局部组织及相器官水肿始是暂时性的、可逆性的,持续多年或反复加重后,则可以发生永久性变化。大体病理所见为外阴静充盈以致张,阴道黏膜紫蓝着色,宫颈肥大水肿,颈管黏膜常呈外翻性糜烂,周围有黏膜紫蓝着色,有时可在宫颈后看到充盈的小静,宫颈分泌物很多。

诊断

1.阴道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

2.腔镜检查 同手术,但因盆部抬高,有些病例不一定能看出张的静,但能与其他病变如炎症等鉴

3.螺旋CT 最近有文献报道,螺旋CT是一种无创的诊断盆腔静征的有效法,在病人深呼吸时拍摄动脉时像的螺旋CT,因为深呼吸时腔静压增高,导致,充盈子宫卵巢周围的张静张静的直径>5mm就可显影。常规CT仅显示一些扩张的静,与盆腔静征无

4.盆腔静造影术 盆腔静造影术是将造影注射在子宫腔底,使子宫卵巢及部分阴道、髂显影,并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连续拍,了解盆腔液(要是子宫卵巢)流出盆腔的时间,作为助诊断盆腔淤征的一个法。在盆腔静运正常时,造影通常20s完全流出盆腔;而在盆腔淤征时,静回流速度明显变慢,造影流出盆腔,要20s以上的时间。

5.放射性核素盆腔池扫描 利用此法诊断输卵管结扎术后盆腔静。其原理为盆腔静时局部张,液淤积成“池”,从而获得放射性可读性核素浓聚的扫描图像。

6.体位实验。胸膝卧位时,盆腔静压力降低,无疼痛或轻微疼痛,若立刻改为部向后紧紧坐在足跟部,保持略高于部的位置,由于沟屈较紧,髂外动脉动脉流受阻,从而动脉流增多,使盆腔静压力升高而产生淤,出现疼痛回到胸膝卧位时则症状减轻,称为“体位实验阳性”。

鉴别诊断

(1)盆腔淤征 表现为部疼痛及小坠痛,向下肢放射,久站及劳累后加重。检查宫颈呈紫蓝色,但子宫及附件无异常,与盆腔炎症状与体征不符。通过B超,盆腔静造影可以确诊。

(2)子宫膜异位症 要表现是继发渐进性痛经,伴月经失调或不孕。若在于宫后壁、子宫韧带、后陷凹处有触痛性结,即可诊断。此外,慢性盆腔炎久治无效者,应考虑有膜异位症的可能。

(3)卵巢卵巢恶性肿亦可表现为盆腔包块,与周围黏连.不活动,有压痛,与炎性包块易混淆。但其一般健康情况较差,病情发展迅速,疼痛为持续性,与月经周期无。B超检查,可见部包块,有助于诊断。

预防

贯彻“预防为”的针,针对盆腔瘀血症的病因,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其发生。

加强计划生育宣传,防止早婚、早育、性交过频及生育较密,提倡最多生两个孩子,两次生产至少应有3~5年的间隔,使生殖器官不仅在解剖上、生理功能上,而且管的性能都得充分的恢复。宣传科避孕,不采用性交中断避孕法。也不欲。

重视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改善一般健康情况,对某些体质较弱的人尤为重要。

加强产后卫生宣传,推广产后体操,对促使生殖器官及其支持组织的恢复有很大好处。休息或睡眠时避免习惯性仰卧位,提倡两侧交替侧卧位,有利于预防子宫后位的成。防止产后大便秘结及尿潴,有助于生殖器官的恢复及盆腔静的回流。

注意劳逸结,避免过度疲劳,对长期从事站立或坐位工作者,有可能时应展工间操及适当的活动。此外,不论能否入睡,中午躺在床上休息一段时间,可消除上午的疲劳。但值得提出的是,卧床休息或睡眠时,不同的姿式对消除疲劳,改善盆腔运有不同的效果。从力的观点来说,仰卧位时,盆腔大部分静的位置均低于下腔静,其静压力虽较立或坐着时减低不少,但较侧俯卧位时明显增高。前人在养身功中就有“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的铭言。所以,提倡从习惯上采取腿侧俯卧位,对防止甚至治疗某些轻症的盆腔瘀血症,都有很好的效果。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