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穿孔
疾病病因
1、药物因素:长期或大量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肠溃疡,进而导致肠穿孔。此外,大剂量服用胃肠道激动剂,如新斯的明,可诱发原已扩张变薄的结肠剧烈蠕动而造成肠穿孔。
2、饮食因素:暴饮暴食,进食生、冷、硬食物,可导致胃肠道炎症、溃疡加重,从而诱发肠穿孔。
3、肠道疾病:原有肠管或肠管外相邻器官病变,进一步发展恶化,可能会导致肠穿孔,如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憩室、肠道肿瘤、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绞窄性肠梗阻、嵌顿疝及自发性肠穿孔等。
4、手术或外伤:结肠镜检查或肠息肉切除可能会导致肠穿孔;肠道受到直接暴力损伤,吞服的异物如鱼骨等穿透肠管,均可造成肠穿孔。
疾病症状
疾病诊断
急性肠穿孔的腹痛常突然发生,呈持续性剧痛,常使患者难以忍受,并在深呼吸与咳嗽时加重。疼痛范围与腹膜炎扩散的程度有关。患者采取仰卧位,两下肢屈曲,不愿转动。腹部检查可见呼吸运动显著减弱,腹肌板硬,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等,X线检查可发现膈下有游离气体。
疾病治疗
治疗肠穿孔的主要方法是手术修复,通过缝合或切除病变部分,并重新连接肠道,以恢复其正常功能。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肠道切除术并创建人工肛门(造瘘术)。同时,患者还应进行抗感染治疗。肠穿孔能否成功治愈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穿孔的位置、大小、病因和患者的整体状况。对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干预的患者,治愈率通常较高。但对于穿孔较大或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情况,则治疗可能更加困难。
手术修复
1、手术时要对整个肠段和系膜进行系统细致的探查,系膜缘血肿即使不大,也应打开检查以免遗漏小的穿孔。边缘整齐的裂伤,可用丝线作横向两层内翻缝合。边缘组织有碾挫及血运障碍者(如高速弹片伤)应进行清创,证实创缘有良好血运后再缝合。
2、遇有下列情况应做肠切除术:
(2)多出破裂集中在一小段肠管上;
(3)肠管严重碾挫,血运障碍;
3、处理系膜损伤应十分细致,既要妥善止血,又要避免缝扎尚未受累的血管,系膜大血管损伤,动脉能修补者尽量修补,少数需吻合重建,避免广泛切除小肠造成短肠综合征。静脉的侧支循环比较丰富,结扎后发生缺血坏死的机会减少,但也应审慎施行。系膜上的裂孔应予修补,防止发生内疝。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