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脚艾
药材基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lactiflora Wall. Ex D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根,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下部叶花期枯萎;中部叶有柄或假托叶;叶片广卵形或长卵形,长5.5-12.5cm,宽4.5-8.5cm,二回或一至二回羽状全裂,裂片3-5枚,变化大,卵形、长卵形、倒卵形或椭圆表,基部与侧边中部裂片最大,长2-8cm,宽1-3cm,先端渐尖、长尖或钝尖,边缘细裂齿或全缘;叶柄长2-5cm;上部叶与苞叶略小,羽状深裂或全裂。头状花序卵圆形,无柄,基部无小苞叶,在分枝的小枝上数枚或10余枚,密集成穗状圆锥花丛;总苞钟状卵形;总苞片3-4层,半膜质或膜质;花杂性,外层雌花3-6朵,长约2mm;中央两性花,4-10朵,长2.5mm,均有管状;雄蕊5;柱头2裂,裂片先端呈画笔状。瘦果椭圆形,长约1.5mm。花、果期8-11月。
详细介绍
异名: 甜菜子、野勒菜、四季菜(《广州植物志》),鸡甜菜(《陆川本草》),鸭脚菜、甜艾(《南宁市药物志》),珍珠菊、土鳅菜(《福建中草药》),刘寄奴(《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菊科植物四季菜的全草。
下部叶花时凋落,中部叶有柄和假托叶;叶片广卵形, 羽状分裂,裂片3~5,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两面光滑无毛,先端圆钝或短尖,基部楔形,边缘具尖锐复锯齿,顶端裂片通常3浅裂:上部叶无柄,3裂。
头状花序卵圆形,无柄,密集成穗状的圆锥花丛;总包钟状卵形,苞片3~4层,最外层者较短,卵形,内层苞片椭圆形,棕色,薄膜质;花杂性,外层雌花,长约2毫米;中央两性花,长2.5毫米,均为管状花;雄蕊5;柱头2裂,裂片先端呈画笔状。瘦果椭圆形,长约1.5毫米。
花期:9~10月。
生长地:生于路旁或山坡草地。
分布区域:分布华东、中南、西南至西部各地。
采集时节: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分
全草含黄酮甙、 酚类、挥发油和 氨基酸。
性味 辛甘,平,
历史书籍药性说明
《陆川本草》:性凉,味甘。
《南宁市药物志》:辛甘,平。
生态环境
生于林下、林缘、路旁、山坡草地及灌丛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至醅各地区。
化学成份 :鸭脚艾含挥发油,挥发油中含白花蒿烯醇(lactiflorenol),匙叶桉油烯醇(spathulenol),硫、愈创木薁(S-gua-iazulene),7-甲氧基香豆精(7-methoxycoumarin)即脱肠草素(her-niarin),气相色谱检出α-蒎烯(α-pinene),β-蒎酸(palmitic acid)。
地上部分含7-甲氧基香豆精,7-羟基香豆精(7-hydroxycoumarin)即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eone)。从花和叶中分得白花蒿素(lactiflorasyne)。
药理作用
护肝作用
鸭脚艾水煎液及乙醚提取物以相当于生药120g-kg给予,对 四氯化碳所致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且活性成分集中于乙醚提取物部分。从乙醚部分分得的7-甲氧基香豆素有明显护肝作用。伴形花内酯则无护肝作用[1]。鸭脚艾浸膏60g/kg,显着降低四氯化碳中毒大鼠的丙氨酸转氨酶(ALT),肝脏重量也减轻。当剂量达到90g/kg、120g/kg时,其治疗作用更显着。电镜观察,治疗组大鼠肝细胞形太结构为化程度减轻,脂肪滴明显减少,线粒体形态趋向正常[2]。鸭脚艾水煎剂对2-萘异硫氰酸脂造成的小鼠高胆红素血症,具有明显的退黄作用[3]。
平喘作用
鸭脚艾挥发油2.56×10-3g/kg可使组胺致痉的豚鼠离体气管肌显着松弛。挥发油0.2g/kg口服,显着延长组胺所致豚鼠的抽搐潜伏期,翻倒数也减少,该作用优于同剂量的 氨茶碱。挥发油7.74×10-2g/kg,即可显着增加小鼠离体肺的灌流量。挥发油0.5g/kg腹腔注射,明显抑制卵蛋白被动致敏豚鼠皮肤反应(PCA)。可见,鸭脚艾可直接扩张痉挛状态翅支气管平滑肥,对抗组胺,影响变态反应,从而发挥平喘作用[4]。
毒性
鸭脚艾浸膏给小鼠灌胃的LD50为156.6g/kg。鸭脚艾20g/kg连续给大鼠口服3个月,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和病量改变[2]。
挥发油给小鼠腔注射的LD50为750±30mg/kg分别给家兔灌胃,连续4星期,各脏器切片镜检均未见明显病理变化[4]。
性味 味辛;微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理气化湿。主治血瘀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慢性肝炎;肝脾肿大;食积腹胀;寒湿泄泻; 疝气;阴疽肿痛;跌打损伤;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
内陆服:煎汤,10-15g,鲜品加倍;或捣汁饮。外用:适量捣烂敷或汁涂;研末撒或调敷。
附方
①治肺热咳嗽:生鸡甜菜二两,薄荷二钱,水豆腐四两,白糖二两。炖服。(《陆川本草》)
②治跌打积瘀:鲜鸭脚菜半斤,鲜水泽兰四两。共捣烂,用酒炒热,取汁二两服;渣敷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跌打黑肿:生鸭脚菜二两,生韭菜一两。共捣烂,用酒炒热,敷患处。(《广西民间常用 草药》)
④治大小便出血:鸭脚菜、旱莲草、狗肝菜各二两,车前草一两。捣烂,加二流米水三两 取汁,冲白糖服,每日服一次,连服两三日。(《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⑥治产后积瘀腹痛或伴有寒热、肢节酸痛:鸭脚艾一两。水煎,调红糖服。
各家论述
药用价值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