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肾小管坏死

急性小管坏死(ATN)是急肾衰最常见的类型,约占75%~80%。它是由于各种病因及/或毒性损害导致功能急骤、进性减退而出现的临床综征。要表现为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所致的进性氮质血症,以及小管重吸收和排泄功能低下所致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急性小管坏死的病因传统上分为急性和急性毒性损害等两大类。但溶血和某些感染起者亦不少见。有时毒性因素可......
目录

病因

急性小管坏死的病因传统上分为急性和急性毒性损害等两大类。但溶血和某些感染起者亦不少见。有时毒性因素可同时存在。

(一)急性:急性是ATN最常见的类型,它部分是由于前述前性因素持续作用和发展,造成较长时间、缺氧而起ATN。胸、部大手术中或手术后大量出或输,各种原因休克休克纠正后,体外心脏复跳,同种移植恢复环和心脏复苏等都属于再灌注的病况,故一般说来缺型急肾衰较其他类型ATN为严重功能恢复所需时间也较长。

(二)急性毒性损害:毒性损害要为外源性毒性,如药物、重金属和化毒物及生物毒等。

1、药物毒性损害: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分占总急肾衰发病率的11%和病因肾衰的17.1%。起ATN的常见药物为氨基糖甙类抗菌素如庆大霉素、卡那和丁胺卡那霉素粘菌素B妥布霉素磺胺类药物,二性霉素环孢菌素A和顺帕等。

2、毒物毒性损害:

⑴重金属类毒物:如、镉、砷、铀、铬、锂、铋、和铂等;

⑵工业毒物:如氰化物、四氯化碳、甲醇、甲苯、乙烯二醇和氯仿等;

⑶杀菌消毒:如甲酚间苯二酚、甲醛等;

⑷杀虫及除草:如有机磷、百草等,这类毒物中毒应注意早期采取清除体内毒物的措施。

3、生物毒素:有青鱼、蛇咬伤、毒蕈、蜂毒等。这类毒素中毒常易起多脏器衰竭常同时损害功能等,在急救时应注意维持各要脏器功能。

4、造影损伤:原有功能损害、糖尿病老年患者、容量不足、高尿酸血症多发性骨髓等情况存在时易发生急性功能损伤。

(三)传染性疾病:如流性出热、钩端螺旋体病起ATN。其中以出热最为常见,占急肾衰总发病率的18.6%和病因的29%。出热的病理基础是全身小管出性损害,重型者死亡率甚高应强调早期诊断及早期施透析治疗。

(四)急性溶血溶血:不相配的异型输,各种体外环造成的红细胞破坏免疫性疾病溶血贫血危象各种原因血红蛋白尿疟疾区的黑尿热、恶性疟疾抗疟药物如伯氨喹啉及奎宁起的溶血。挤压、创伤和非创伤横纹裂解起大量红蛋白沉积小管,造成与溶血相似的脏损害。

诊断

ATN临床表现包括原发疾病、急肾衰起代谢紊乱和并发症等三面。

ATN病因不一,起始表现也不同,一般起病多较急骤,全身症状明显。据临床表现和病程的共同规律,一般分为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

(一)少尿无尿

1、尿量减少 尿量骤减或逐渐减少,每日尿量维持少于400ml者称为少尿,少于50ml者称为无尿。ATN患者罕见完全无尿,持续无尿者预后较差,并应除外外梗阻和双侧皮质坏死。由于致病原因不同,病情轻重不一少尿持续时间不一致。一般为1~3周,但少数病例少尿可持续3个月以上。一般认为中毒者持续时间短而缺性者持续时间较长。若少尿持续8~12周以上应重新考虑ATN的诊断有可能存在皮质坏死原有疾患或乳头坏死等。对少尿期延长者应注意体液潴留力衰竭、高钾血症压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少尿型ATN,指患者在进性氮质血症每日尿量维持在500ml以上甚至1000~2000ml。非少尿型的发生率近年来有增加趋势,高达30%~60%其原因与人们对这一类型认识的提高毒性抗生素广泛应用和利尿如呋塞米、醇等的早期应用等有尿量不减少的原因有三种解释:①各单位受损程度不一,小部分单位的流量和小球滤过功能存在,而相应小管重吸收功能显著障碍;②所有单位的受损程度虽相同,但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在比例上远较小球滤过功能降低程度为重;③质深部成高渗状态的能力降低,致使袢滤液中水分重吸收减少非少尿型的常见病因毒性药物的长期应用、部大手术和心脏直视手术后、以及移植缺氧性损害等。一般认为,非少尿型虽较少尿型病情轻住院日数短,需透析治疗百分比低,上消化道出等并发症少,但高钾血症发生率与少尿起者相近非少尿型的病死率仍可高达26%。故在治疗上仍不能忽视任何环

2、进性氮质血症 由于小球滤过率降低少尿无尿,致使排出氮质和其他代谢废物减少酐和尿素不氮升高其升高速度与体蛋白分解状态有。在无并发症且治疗正确的病例,每日血尿毒氮上升速度较慢,约为3.6~7.1mmol/L(10~20mg/ml),酐浓度上升仅为44.2~88.4µmol/L(0.5~1.0mg/ml),但在高分解状态时,如伴广泛组织创伤血症等,每日尿素氮可升高10.1mmol/L(30mg/ml)或以上,酐每日升高176.8µmol/L(2mg/ml)或以上。促进蛋白分解亢进的因素尚有热量供给不足、肉坏死、肿、肠道出感染发热、应用上腺皮质激素等。

3、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常

⑴水过多:见于水分控制不严格,摄入量或补液量过多,出水量如呕吐出汗、伤渗液量等估计不准确以及液量补充时忽略计算生水。随少尿期延长,易发生水过多,表现为稀释性低钠血症、软组织水肿、体重增加压急性力衰竭和水肿

高钾血症:正常人摄入钾盐90%从脏排泄,ATN少尿期由于尿液排钾减少,若同时体存在高分解状态,如挤压伤肉坏死、肿和感染等热量摄入不足所致体蛋白分解、释放出钾离子,酸中毒时细胞钾转移至细胞外,有时可在几小时发生严重高钾血症。若患者未能被及时诊断摄入含钾较多的食物或饮料,静滴注大量的青霉素钾盐(每100万单位青霉素钾盐含钾1.6mmol);大出时输入大量库存(库存10天液每升含钾可达22mmol);亦可起或加重高钾血症一般在无并发症病因ATN每日钾上升不到0.5mmol/L高钾血症有时表现隐匿,可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或出现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等感觉异常率减慢,严重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恐惧、烦躁意识淡漠,直到后期出现窦室或房室传导阻滞窦性静止室传导阻滞甚至室颤动。高钾血症电图改变可先于高钾临床表现。故电图监护高钾血症的影响甚为重要。一般钾浓度在6mmol/L时电图显示高耸而基底较窄的T波,随钾增高P波消失,QRS增宽,S-T段不能辨认,最后与T波融,继之出现严重律失常,直至室颤动。高钾对毒笥作用尚受体钠、钙浓度和酸碱平衡的影响,当同时存在低钠、低钙血症或酸中毒时,高钾血症临床表现较显著,且易诱发各种律失常。值得提到的是清钾浓度与电图表现之间有时可存在不一致现象。高钾血症少尿期患者常见的死因之一,早期透析可预防其发生。但严重组织坏死仍可出现持续性高钾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正常人每日固定酸代谢产物为50~100mmol,其中20%与碳酸氢离子结80%由脏排泄。急肾衰时,由于酸性代谢产物排出减少,小管泌酸能力和保存碳酸氢钠能力下降等,致使每日浆碳酸氢浓度有不同程度下降;在高分解状态时降低更多更快。源性固定酸大部分来自蛋白分解,少部分来自糖和脂肪氧化。磷酸其它有机阴离子均释放和堆积在体液中,导致急性小管坏死患者阴离子间隙增高,少尿持续病例若代谢性酸中毒未能充分纠正,体肉分解较快。此外酸中毒尚可降低室颤动阈值,出现异位律。高钾血症严重酸中毒和低钙低钠血症是急肾衰的严重病况在已接受透析治疗的病例虽已较少见,但部分病例在透析间期仍需药物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⑷低钙血症、高磷血症:ATN时低钙和高磷血症不如慢性功能衰竭时表现突出,但有报告少尿两天后即可发生低钙血症。由于常同时伴有酸中毒使细胞外钙离子游离增多,故多不发生低钙常见的临床表现。低钙血症多由于高磷血症起,正常人摄入的磷酸盐60%~80%尿液排出。ATN少尿期常有轻度磷升高,但若有明显代谢性酸中毒高磷血症亦较突出,但罕见明显升高。酸中毒纠正后,磷可有一定程度下降,此时若持续接受全静养治疗的病例应注意低磷血症发生。

低钠血症和低氯血症:两者多同时存在低钠血症原因可由于水过多所致稀释性低钠血症因灼伤或呕吐腹泻等从皮肤或肠道丢失所致,或对大速尿尚有反应的非少尿型患者出现失钠性低钠血症。严重低钠血症可致渗透浓度降低导致水分向细胞渗透,出现细胞水肿表现急性水肿症状并加重酸中毒,临床上表现疲乏、软弱、嗜睡或意识障碍、定向力消失、甚至低渗昏迷等低氯血症常见于呕吐腹泻或非少尿型用大量袢利尿出现腹胀或呼吸表浅、抽搐等代谢性碱中毒表现。

高镁血症:正常人摄入的镁60%由粪便排泄,40%从尿液中排泄。由于镁和钾离子均为细胞要阳离子因此ATN时钾与镁浓度常平上升,在肉损伤时高镁血症较为突出。镁离子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严重高镁血症呼吸抑制抑制,应予警惕。高镁血症电图改变亦可表现P-R间期延长和QRS波增宽。当高钾血症纠正后电图仍出现P-R间期延长及/或QRS增宽时应怀疑高镁血症的可能。低钠血症高钾血症和酸中毒均增加镁离子对的毒性。

4、心血管系统表现

压:除神经体液因素作用促使收缩管的活性物质分泌增多因素外水过多起容量负荷过多可加重压。ATN早期发生压不多见,但若持续少尿,约1/3患者发生轻、中度压,一般18.62~23.94/11.97~14.63kPa(140~180/90~110mmHg),有时可更高,甚至出现脑病,伴有妊娠者尤应严密观察。

⑵急性水肿力衰竭:是少尿期常见死亡原因它要为体液潴留起,但压、严重感染、律失常和酸中毒等均为影响因素早年发生率较高采取纠正缺氧、控制水分和早期透析措施后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但仍是严重型ATN的常见死因。需观察症状和体征。

律失常:除高钾血症窦房结暂停、窦性静止、窦室传导阻滞、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室性动过速室颤动外,尚可因病毒感染和洋地黄应用等而室性早搏和阵发性房颤动等异位律发生。

心包炎:早年发生率为18%,采取早期透析后降至1%多表现为心包摩擦音和胸痛,罕见大量心包积液。

5、消化系统表现:是ATN最早期表现。常见症状为食欲显减、恶心呕吐腹胀、呃逆或腹泻等。出现消化道出黄疸等症,常有并发症发生。在早期氮质血症不甚明显时消化道症状尚与原发疾病和水、电解质紊乱或酸中毒等有。持续、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常易出现明显的代谢紊乱,增加治疗的复杂性。早期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提示尽早施透析治疗。

6、神经系统表现:轻型患者可无神经系统症状。部份患者早期表现疲倦、精神较差。若早期出现意识淡漠、嗜睡或烦躁不安甚至昏迷,提示病情重笃不宜拖延透析时间。神经系统表现与严重感染、流性出热、某些重型重金属中毒、严重创伤、多脏器衰竭等病因

7、液系统表现:贫血是部分患者较早出现的征象其程度与原发病因、病程长短、有无出并发症等密切有。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失溶血贫血因素、严重感染和急症ATN等情况,贫血多较严重。若临床上有倾向、减少、消耗性低凝血症纤维蛋白溶解征象已不属早期DIC。

(二)多尿期:每日尿量达2.5L称多尿,ATN利尿早期常见尿量逐渐增多,进性尿量增多是功能始恢复的一个标志。每日尿量可成倍增加,利尿期第3~5日可达1000ml进入多尿期后,功能并不立即恢复有时每日尿量在3L以上而GFR仍在10ml/min或以下。存在高分解代谢的病人酐和尿素氮仍可上升,当GFR明显增加时,氮质逐渐下降多尿期早期仍可发生高钾血症有时多尿期可持续2~3周或更久。持续多尿可发生低钾血症、失水和低钠血症。此外,此期仍易发生感染心血管并发症和上消化道出多尿期应密切观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

(三)恢复期:病因、病情轻重程度多尿期持续时间、并发症和年龄等因素,ATN患者在恢复早期变异较大,可毫无症状,自我感觉良好,或体质虚弱、乏力、消瘦。当血尿素氮和酐明显下降时尿量逐渐恢复正常。除少数外小球滤过功能多在3~6个月恢复正常。但部分病例小管浓缩功能不全可维持1年以上。若功能持久不恢复,可能提示脏遗留有永久性损害。

鉴别

在鉴诊断面应首先除外前性少尿后性尿路梗阻。确定为实质性时,尚应鉴小球、管或间质病变起因不同病因、不同病理改变,在早期有然不同的治疗法。如过敏间质病变和小球肾炎起者多需糖皮质激素治疗而小管坏死起者则否。

(一)与前性少尿患者有容量不足或心血管衰竭病史,单纯性前性衰竭氮质血症程度多不严重补充容量后尿量增多,Cr恢复正常。尿常规改变也不明显,尿比重在1.020以上,尿渗透浓度大于550mOsm/kg,尿钠浓度在15mmol/L以下,尿、酐和尿素氮之比分在40∶1和20∶1以上。但老年病例单纯前性衰竭时若原先已有功能损害者,则亦反映出实质衰竭的改变。

(二)与后性尿路梗阻 有泌尿系结石盆腔脏器肿或手术史,突然完全性无尿或间歇性无尿(一侧输尿管梗阻而对侧功能不全可表现为少尿或非少尿),有绞痛与区叩击痛,尿常规无明显改变,B型超声波泌尿系统检查和尿路X线检查常可较快作出鉴诊断

(三)与重症急性小球肾炎急进性小球肾炎 重症肾炎早期常有明显水肿压、大量蛋白尿伴明显镜下或肉眼血尿和各种管型等小球肾炎改变对诊断有困难,拟用免疫抑制治疗时应做组织检查明确诊断。

(四)与急性间质病变相鉴 要依据起急性间质性肾炎病因,如药物过敏或感染史,明显区疼痛药物起者尚有发热、皮疹、关节疼痛、嗜酸性细胞增多等。急性小管坏死与ATN鉴有时困难,亦应先做组织检查,多数急性间质肾炎需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组织检查对急肾衰病因的鉴有重要意义,有时通过组织检查可发现一些鉴未考虑到的疾病。

ATN临床表现包括原发疾病、急肾衰起代谢紊乱和并发症等三面。

ATN病因不一,起始表现也不同,一般起病多较急骤,全身症状明显。据临床表现和病程的共同规律,一般分为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

(一)少尿无尿

1、尿量减少 尿量骤减或逐渐减少,每日尿量维持少于400ml者称为少尿,少于50ml者称为无尿。ATN患者罕见完全无尿,持续无尿者预后较差,并应除外外梗阻和双侧皮质坏死。由于致病原因不同,病情轻重不一少尿持续时间不一致。一般为1~3周,但少数病例少尿可持续3个月以上。一般认为中毒者持续时间短而缺性者持续时间较长。若少尿持续8~12周以上应重新考虑ATN的诊断有可能存在皮质坏死原有疾患或乳头坏死等。对少尿期延长者应注意体液潴留力衰竭、高钾血症压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少尿型ATN,指患者在进性氮质血症每日尿量维持在500ml以上甚至1000~2000ml。非少尿型的发生率近年来有增加趋势,高达30%~60%其原因与人们对这一类型认识的提高毒性抗生素广泛应用和利尿如呋塞米、醇等的早期应用等有尿量不减少的原因有三种解释:①各单位受损程度不一,小部分单位的流量和小球滤过功能存在,而相应小管重吸收功能显著障碍;②所有单位的受损程度虽相同,但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在比例上远较小球滤过功能降低程度为重;③质深部成高渗状态的能力降低,致使袢滤液中水分重吸收减少非少尿型的常见病因毒性药物的长期应用、部大手术和心脏直视手术后、以及移植缺氧性损害等。一般认为,非少尿型虽较少尿型病情轻住院日数短,需透析治疗百分比低,上消化道出等并发症少,但高钾血症发生率与少尿起者相近非少尿型的病死率仍可高达26%。故在治疗上仍不能忽视任何环

2、进性氮质血症 由于小球滤过率降低少尿无尿,致使排出氮质和其他代谢废物减少酐和尿素不氮升高其升高速度与体蛋白分解状态有。在无并发症且治疗正确的病例,每日血尿毒氮上升速度较慢,约为3.6~7.1mmol/L(10~20mg/ml),酐浓度上升仅为44.2~88.4µmol/L(0.5~1.0mg/ml),但在高分解状态时,如伴广泛组织创伤血症等,每日尿素氮可升高10.1mmol/L(30mg/ml)或以上,酐每日升高176.8µmol/L(2mg/ml)或以上。促进蛋白分解亢进的因素尚有热量供给不足、肉坏死、肿、肠道出感染发热、应用上腺皮质激素等。

3、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常

⑴水过多:见于水分控制不严格,摄入量或补液量过多,出水量如呕吐出汗、伤渗液量等估计不准确以及液量补充时忽略计算生水。随少尿期延长,易发生水过多,表现为稀释性低钠血症、软组织水肿、体重增加压急性力衰竭和水肿

高钾血症:正常人摄入钾盐90%从脏排泄,ATN少尿期由于尿液排钾减少,若同时体存在高分解状态,如挤压伤肉坏死、肿和感染等热量摄入不足所致体蛋白分解、释放出钾离子,酸中毒时细胞钾转移至细胞外,有时可在几小时发生严重高钾血症。若患者未能被及时诊断摄入含钾较多的食物或饮料,静滴注大量的青霉素钾盐(每100万单位青霉素钾盐含钾1.6mmol);大出时输入大量库存(库存10天液每升含钾可达22mmol);亦可起或加重高钾血症一般在无并发症病因ATN每日钾上升不到0.5mmol/L高钾血症有时表现隐匿,可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或出现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等感觉异常率减慢,严重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恐惧、烦躁意识淡漠,直到后期出现窦室或房室传导阻滞窦性静止室传导阻滞甚至室颤动。高钾血症电图改变可先于高钾临床表现。故电图监护高钾血症的影响甚为重要。一般钾浓度在6mmol/L时电图显示高耸而基底较窄的T波,随钾增高P波消失,QRS增宽,S-T段不能辨认,最后与T波融,继之出现严重律失常,直至室颤动。高钾对毒笥作用尚受体钠、钙浓度和酸碱平衡的影响,当同时存在低钠、低钙血症或酸中毒时,高钾血症临床表现较显著,且易诱发各种律失常。值得提到的是清钾浓度与电图表现之间有时可存在不一致现象。高钾血症少尿期患者常见的死因之一,早期透析可预防其发生。但严重组织坏死仍可出现持续性高钾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正常人每日固定酸代谢产物为50~100mmol,其中20%与碳酸氢离子结80%由脏排泄。急肾衰时,由于酸性代谢产物排出减少,小管泌酸能力和保存碳酸氢钠能力下降等,致使每日浆碳酸氢浓度有不同程度下降;在高分解状态时降低更多更快。源性固定酸大部分来自蛋白分解,少部分来自糖和脂肪氧化。磷酸其它有机阴离子均释放和堆积在体液中,导致急性小管坏死患者阴离子间隙增高,少尿持续病例若代谢性酸中毒未能充分纠正,体肉分解较快。此外酸中毒尚可降低室颤动阈值,出现异位律。高钾血症严重酸中毒和低钙低钠血症是急肾衰的严重病况在已接受透析治疗的病例虽已较少见,但部分病例在透析间期仍需药物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⑷低钙血症、高磷血症:ATN时低钙和高磷血症不如慢性功能衰竭时表现突出,但有报告少尿两天后即可发生低钙血症。由于常同时伴有酸中毒使细胞外钙离子游离增多,故多不发生低钙常见的临床表现。低钙血症多由于高磷血症起,正常人摄入的磷酸盐60%~80%尿液排出。ATN少尿期常有轻度磷升高,但若有明显代谢性酸中毒高磷血症亦较突出,但罕见明显升高。酸中毒纠正后,磷可有一定程度下降,此时若持续接受全静养治疗的病例应注意低磷血症发生。

低钠血症和低氯血症:两者多同时存在低钠血症原因可由于水过多所致稀释性低钠血症因灼伤或呕吐腹泻等从皮肤或肠道丢失所致,或对大速尿尚有反应的非少尿型患者出现失钠性低钠血症。严重低钠血症可致渗透浓度降低导致水分向细胞渗透,出现细胞水肿表现急性水肿症状并加重酸中毒,临床上表现疲乏、软弱、嗜睡或意识障碍、定向力消失、甚至低渗昏迷等低氯血症常见于呕吐腹泻或非少尿型用大量袢利尿出现腹胀或呼吸表浅、抽搐等代谢性碱中毒表现。

高镁血症:正常人摄入的镁60%由粪便排泄,40%从尿液中排泄。由于镁和钾离子均为细胞要阳离子因此ATN时钾与镁浓度常平上升,在肉损伤时高镁血症较为突出。镁离子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严重高镁血症呼吸抑制抑制,应予警惕。高镁血症电图改变亦可表现P-R间期延长和QRS波增宽。当高钾血症纠正后电图仍出现P-R间期延长及/或QRS增宽时应怀疑高镁血症的可能。低钠血症高钾血症和酸中毒均增加镁离子对的毒性。

4、心血管系统表现

压:除神经体液因素作用促使收缩管的活性物质分泌增多因素外水过多起容量负荷过多可加重压。ATN早期发生压不多见,但若持续少尿,约1/3患者发生轻、中度压,一般18.62~23.94/11.97~14.63kPa(140~180/90~110mmHg),有时可更高,甚至出现脑病,伴有妊娠者尤应严密观察。

⑵急性水肿力衰竭:是少尿期常见死亡原因它要为体液潴留起,但压、严重感染、律失常和酸中毒等均为影响因素早年发生率较高采取纠正缺氧、控制水分和早期透析措施后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但仍是严重型ATN的常见死因。需观察症状和体征。

律失常:除高钾血症窦房结暂停、窦性静止、窦室传导阻滞、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室性动过速室颤动外,尚可因病毒感染和洋地黄应用等而室性早搏和阵发性房颤动等异位律发生。

心包炎:早年发生率为18%,采取早期透析后降至1%多表现为心包摩擦音和胸痛,罕见大量心包积液。

5、消化系统表现:是ATN最早期表现。常见症状为食欲显减、恶心呕吐腹胀、呃逆或腹泻等。出现消化道出黄疸等症,常有并发症发生。在早期氮质血症不甚明显时消化道症状尚与原发疾病和水、电解质紊乱或酸中毒等有。持续、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常易出现明显的代谢紊乱,增加治疗的复杂性。早期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提示尽早施透析治疗。

6、神经系统表现:轻型患者可无神经系统症状。部份患者早期表现疲倦、精神较差。若早期出现意识淡漠、嗜睡或烦躁不安甚至昏迷,提示病情重笃不宜拖延透析时间。神经系统表现与严重感染、流性出热、某些重型重金属中毒、严重创伤、多脏器衰竭等病因

7、液系统表现:贫血是部分患者较早出现的征象其程度与原发病因、病程长短、有无出并发症等密切有。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失溶血贫血因素、严重感染和急症ATN等情况,贫血多较严重。若临床上有倾向、减少、消耗性低凝血症纤维蛋白溶解征象已不属早期DIC。

(二)多尿期:每日尿量达2.5L称多尿,ATN利尿早期常见尿量逐渐增多,进性尿量增多是功能始恢复的一个标志。每日尿量可成倍增加,利尿期第3~5日可达1000ml进入多尿期后,功能并不立即恢复有时每日尿量在3L以上而GFR仍在10ml/min或以下。存在高分解代谢的病人酐和尿素氮仍可上升,当GFR明显增加时,氮质逐渐下降多尿期早期仍可发生高钾血症有时多尿期可持续2~3周或更久。持续多尿可发生低钾血症、失水和低钠血症。此外,此期仍易发生感染心血管并发症和上消化道出多尿期应密切观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

(三)恢复期:病因、病情轻重程度多尿期持续时间、并发症和年龄等因素,ATN患者在恢复早期变异较大,可毫无症状,自我感觉良好,或体质虚弱、乏力、消瘦。当血尿素氮和酐明显下降时尿量逐渐恢复正常。除少数外小球滤过功能多在3~6个月恢复正常。但部分病例小管浓缩功能不全可维持1年以上。若功能持久不恢复,可能提示脏遗留有永久性损害。

预防

积极治疗急性小管坏死的原发病,如及时纠正容量不足流量不足缺氧和感染等,彻底清除创伤坏死组织,并密切观察功能和尿量,早期解除管痉挛,理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利尿,对老年、原有脏疾患、糖尿病患者等施尿路X线造影检查,特是造影量应用尤应慎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鹰爪枫

下一篇 鹰头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