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排钾过多

排钾过多常见于长期使用利尿或者用量过多。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有可能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产生低钠、低氯和低钾血症排钾的能力极强且快,食入的钾约90%在4 h可以从尿中排出。以小管上皮细胞Na+-K+交换的式进排泄,排钾的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即脏的保钾能力低于保钠能力。通过尿液检查和液检测。清钾<3.5 mmol/L为低钾症,5.5 mmol/L 。起的原......
目录

病因

排钾的能力极强且快,食入的钾约90%在4 h可以从尿中排出。以小管上皮细胞Na+-K+交换的式进排泄,排钾的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即脏的保钾能力低于保钠能力。

诊断

通过尿液检查和液检测。清钾<3.5 mmol/L为低钾症,<2.5 mmol/L为重度低钾。正常尿中无钾或仅有少量的钾。

鉴别

钾症 钾症指钾浓度>5.5 mmol/L 。起的原因 :入体过多:大量输入库存、静注射KCl或肾衰而摄入过多含钾食物;排泄困难:脏衰竭、休克或由于长期使用醛固酮对抗如安体舒酮等,均可影响K+的排泄;细胞外转移:酸中毒抑制K+-Na+泵,刺激胰岛素分泌过多,使K+外移,大面积烧伤挤压综征使组织破坏,K+释放入而致。

钾症 可因总体钾过少或总体钾正常,但钾在细胞外分布异常,使钾过低而致的综征群。清钾<3.5 mmol/L为低钾症,<2.5 mmol/L为重度低钾。 原因 :摄入不足:如食或不能进食,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均可使钾浓度下降;排出增多:如呕吐腹泻肠减压,利尿不补钾,长期使用上腺皮质激素;大量钾向细胞转移:如烧伤期,葡萄糖并注射胰岛素,碱中毒等。

预防

对低钾患者尤其食患者,靠输液供给糖和液体,如有尿则应及时补钾,其“四不宜”是指不宜过浓,一般为0.3%的氯化钾溶液;不宜过快,以1 000 ml中2 g为宜;不宜过多,每日≤6 g,小儿0.1 g/(kg・d)~0.2g/(kg・d);不宜过早,要见尿补钾,不可在功能不全未纠正时过早补钾。由此可见,四不宜原则是以钾代谢和在体分布的特点作为理解依据,其地在于防止纠正低钾而致钾。故基层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在补钾时遵此原则。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鹰爪花果

下一篇 皮质醇增多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