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仙鹤草

中药仙鹤草:金、龙草、狼草等。为蔷薇植物草的干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茂盛时采割,除去杂质,干。 生于荒地、山坡、路旁、草地。有收敛止,止痢,杀虫的功效。咯血吐血尿血便血;赤白痢疾;崩漏带下;劳伤力;肿;跌打;创伤。药材基源:为蔷薇植物草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Agrimonia pilosa Ledeb.采收和储藏:夏、秋间,在......
目录

入药部位

药材基源:为蔷薇植物草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Agrimonia pilosa Ledeb.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在茂盛未时,割取全草,除净泥土,晒干。

性味归经

性味】 苦辛,平。

①《履巉本草》:"味辛涩,温,无毒。"

②《滇南本草》:"性微温,味苦涩。"

③《生草药性备要》:"味甜,性平。"

归经】 入

用法用量

服,汤,9~15g(鲜者加倍),捣汁或入;外用捣。外用适量。

禁/宜人群

非出不止者不用。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残,洗净,润透,切断,晒干。

仙鹤草炭 取净仙鹤草小段,置药锅,用武加热翻至表面大半显炭黑色,存性,并见有星,喷淋清水灭净星,取出摊晾,制炭后可增强止的作用。

地理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溪边、路旁、草地、灌丛、林缘及疏林下。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药材性状

直长。,基部木质化,淡紫红色,直径0.4—0.6cm。上部淡黄棕色或绿褐色,被白色柔毛,下部有时可见托叶残存,明显,节间离2-2.5cm,愈向上愈长。奇数羽状复叶端小稍大,下面小3-4对,小卵形、倒卵状或倒卵状披针,长1.5—5cm,宽1-2.5cm,边缘有钝锯齿灰绿色,皱缩且卷。有时可见部的花序及带钩刺的小花或果。味微苦涩。

  

化学成分

仙鹤草酚A、B、C、D、E,木犀草素--7一葡萄糖甙、大波斯菊甙,鞣质及挥发油。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产育过多后腰痛

下一篇 仙顶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